主辦:全國婦聯宣傳部
承辦:央視網
  • /
    一座面積僅有0.76平方公里的小島,8年來風雪無阻、寸步不離的堅守,顧洪昌和于秀琴夫妻用時間無聲訴説著作為普通中國人對於國土神聖的理解,也用行動詮釋了他們古稀之年的信仰與愛戀。
  • /
    同北島,當地人俗稱黑同島,長約2600米,寬約300米,與俄羅斯山水相連,位於我國北邊境線上。同北島沿岸是一片大面積裸露的沙灘,“一旦合理開發利用,其旅遊價值決不亞於電視畫面上見過的深圳大小梅沙”,顧洪昌一邊比劃一邊興致勃勃地介紹。
  • /
    顧洪昌今年71歲的,老伴兒于秀琴70歲,夫妻倆是黑龍江省綏濱農場的一對退休職工。2007年起,他們開始駐守在此,成為島上唯一一戶居民。
  • /
    島上自然植被非常茂盛,生長著數十種樹木和植物,還有其它叫不上名的珍稀鳥類。小島之所以能保持今天的原始風貌,離不開兩位老人的努力。
  • /
    2007年駐守島上至今,他們每年都要勸退數十起亂砍濫伐、隨意採挖沙灘的行為。遇到通情達理的村民,老兩口一説馬上就會自覺離開,個別不聽勸阻的,他們只能及時向場部彙報,由組織出面處理。圖為顧洪昌在河邊夜巡。
  • /
    顧洪昌和老伴兒在島上的生活很有規律:夏季時淩晨三點半至四點之間起床,一日三餐,每天晚上九點之前必須睡覺。
  • /
    無論冬夏,顧洪昌起床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沙灘上轉一圈,撿拾那些人為或因大風、漲潮等漂刮過來的垃圾。
  • /
    巡視一圈之後,顧洪昌開始檢查漁網是否有漏洞,維修漁船時能派上大用場的滑輪吊是否正常等,做好出江前的準備工作。
  • /
    老伴兒去巡查時,于秀琴開始打掃院落。吃過早飯後,老兩口將一起去執行今天的任務。
  • /
    島南靠內陸水域的位置,常年停著一條小舢板。老人介紹,舢板並非用來打漁。因為外圍水域較淺,柴油機船在其中無法行駛,河流周邊的巡查、垃圾清理全靠開它進行。
  • /
    作為島上最早也是唯一的住戶,顧洪昌回憶,剛上島的那幾年條件極其艱苦。他和老伴兒住泥巴糊的草棚窩,沒有電就全靠點蠟燭照明。到了冬季更難熬,未曾體驗過的人很難想象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
  • /
    在船上作業時,他們夫唱婦隨配合默契:老伴兒起網時,顧洪昌掌舵;當他下網時,老伴兒可以像男人一般,駕輕就熟地把舵牢牢掌握在手中。
  • /
    初來乍到,這裡沒有城市生活舒適,時間久了,原生態的環境也讓兩位老人遠離污染,身體相當棒。上島至今整整八年,他們感冒發燒的次數屈指可數。老兩口與世無爭、恩愛有加,過起了勤勞節儉的漁夫生活。幹著活時,于秀琴時不時還會哼幾句流行小調。
  • /
    在清理江面時,他們意外打撈到一條魚。顧洪昌自小在黑龍江邊長大,以前就是綏濱農場挖泥船隊的隊長,在江邊水上工作生活了幾十年。退休以後沒事的時候,他就和老伴一起打漁養家。
  • /
    顧洪昌開始守島,還要從那件事説起。2007年的一天,顧洪昌正在黑通島附近打漁,正巧趕上對岸俄羅斯邊防哨所向天空發射信號彈,他趕緊向邊防部門反映情況。雖然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顧洪昌心裏犯嘀咕:黑通島是兩國邊境線最近的地方,僅相隔1000多米,而邊防站距這裡還有一定的距離,萬一漁民在這一帶作業時有個啥事咱這邊連個知道的人都沒有。乾脆,我去守島,護著邊,打著漁,一舉兩得。
  • /
    在罕有人至的河灘上,足跡分明,拖拉機碾過的長轍更是獨特一景。顧洪昌的大四輪拖拉機平時不怎麼用,當有漁船損壞時,可以用它直接將漁船從水裏拖上岸。
  • /
    多年在島上默默堅守的顧洪昌和于秀琴,如今已名副其實地成了邊防官兵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一對非編制“老戰士”。戰士們每每巡邏至此,總要上兩位“老兵”那裏來取點經。
  • /
    在顧洪昌夫妻身後,有一個幸福的大家庭。顧洪昌有兒女五人,“大孫子已經娶媳婦了”。1987年,家裏承包了農場挖泥船隊的貨船做水上運輸生意,顧洪昌是船上的“總指揮”,大女婿是船長,大兒子是大副,妻子全面負責船上的後勤保障。有時一齣船要航行十來天,一艘大貨船載著全家人,忙忙碌碌中,享受著生意給生活帶來的無比快樂和幸福。
  • /
    上島以後,他們養了些雞鴨提供食材,為了以身作則保護島上環境,一直堅持圈養。與老人相依為命的五條大狗,就像家庭成員一樣,被視為重點保護對象。
  • /
    顧洪昌特別喜歡看新聞,每天都要不定時收看100分鐘左右,家裏的電視基本鎖定在軍事農業、海峽兩岸、中文國際三個頻道。
  • /
    隨著島上條件改善,夫妻倆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政府為他們安裝了太陽能、電視網絡地面接收器等設施。(拼圖)
  • /
    去年,大兒媳為讓公公婆婆能隨時收看到電視,自掏腰包給老人家購買了一台手提電視機,目前可收看四十幾個頻道。9月11日晚,顧洪昌的女兒特地打電話告知父親,新聞説延壽縣越獄逃跑的最後一名要犯已逮住了。顧洪昌聽了一個勁兒説:“好!好!終於逮住了!”
  • /
    經上級主管部門批示,他們駐守的這座小島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
    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顧洪昌説不知為什麼,自己會神情非常莊重地久久凝望著東方,仿佛看到了某種信仰的力量一樣。那一刻,他默念最多的並非牽掛,而是那首耳熟能詳的國歌。他和老伴兒約定好了:只要身體允許,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惜島上的一草一木,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
  • /

同北島的“黃昏戀”

攝影/吳胡荼 編輯/于曉丹
責編郵箱/1714523629@qq.com

【媒體轉載須經央視網及作者授權】2014/10/22

北國邊境線的“孤島居民”:七旬夫妻義務守島8年


        (通訊員吳胡荼 報道)在我國北端黑龍江綏濱段的國境線上有一座並不知名的小島--同北島,小島全長1900米,寬400米,島雖不知名,但卻有著重要的國防意義,從小島到江對面俄羅斯的村莊,僅隔1300多米的江面。

      顧洪昌和老伴兒就是這島上住著的唯一的人家,老兩口一輩子“與水結緣,與船為伴”。2007年開始,71歲的顧洪昌和他70歲的老伴于秀琴,駐守在這座只有0.76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義務守護著祖國的神聖領土,和他們古稀之年的信仰。

      1987年,顧洪昌全家承包了綏濱農場挖泥船隊的貨船做起了水上運輸的生意。顧洪昌是船上的“指揮官”,大女婿是船長,大兒子是大副,老兒子和老女婿是輪機長,他們都獲得了正規的資格證,而自己的老伴在船上負責全家的飲食。他家的貨船運載過木材、鋼材、糧食、水果等,有時一齣船要走十幾天。一條大貨船載著全家人,既是生活又是生意,快樂而幸福。

      2006年把船轉讓出去以後,退休後的顧洪昌常在附近捕魚。一天,他偶然看見江對岸有信號彈升空,運動的人影依稀可見。“這可是邊境線,信號彈是怎麼回事?”他馬上調轉船頭,到最近的邊防站彙報。雖然最後證實只是虛驚一場,但事後顧洪昌心裏老犯嘀咕:黑通島是離邊境線最近的地方,“一時有個啥事,第一時間連個知道的人都沒有。乾脆,我去守島,連帶打魚,一舉兩得。”顧洪昌説服老伴後,給當地政府和邊防部門打了“守島申請”。

      島上沒有電,沒有像樣的住處,種不了蔬菜,手機還老沒信號。顧洪昌老兩口堅持了下來:沒有電,就準備很多蠟燭,撿幹樹枝取暖、做飯;房子沒修好,就住在塑料布搭的窩棚裏。沒有菜,就隔段時間離島到附近村鎮去置辦。2009年冬天,大雪封島,老兩口被困十幾天,兩人就靠冰窟窿裏起網的魚和存下的一點肉維持,直到他們的兒子找來大馬力農用機車,兩天推雪開路,才接回了老兩口。

      這一切在旁人看來艱苦的生活,顧洪昌夫婦卻絲毫不覺。他們已經把黑通島當成了自己的家,當成一個“邊防哨所”。“退休了還能為祖國守大門,很難得。”顧洪昌説。由於島上沒有駐軍,盜採砂石、盜砍樹木常有發生,老兩口當起了義務巡邏員。

      2007年夏,顧洪昌老兩口剛到島上不久。一天夜裏,隱約聽到機器的轟鳴聲,警覺的顧洪昌馬上穿好衣服,和老伴駕船循聲找去。借著月光,遠遠望見一艘採砂船在採砂。顧洪昌高聲喊話制止,盜採沙石的人逃之大吉。同年冬天,顧洪昌巡邏小島時,發現周邊的老百姓為蓋房子在附近採砂石。雖然鄉里鄉親,他始終就是一句話:“啥事都能談,就這事不行,你們走不走,不走我就報告邊防。”他們每年都要勸退數十起,來自當地村民亂砍濫伐、隨意採挖沙灘的破壞行為。通情達理的經老兩口一説馬上就會自覺離開,個別不聽勸阻的,顧叔會及時向場部彙報,又組織出面處理。如今,島上自然植被非常茂盛,生長著數十種落葉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以及其它叫不上名的珍稀鳥類。

      對於駐守在綏濱邊防線上的邊防戰士來説,在這裡他們還有一個“家”--“顧大爺家”。2007年冬,是顧洪昌夫婦守島的第一個冬天,也是黑通島上冬季有人居住的第一冬。已經駐守在此7年的邊防某部連長王鵬在巡邏時,邂逅顧洪昌夫婦。看著臉凍得通紅,帽子上挂滿冰霜的邊防戰士,顧洪昌夫婦心裏發酸,他們拽著戰士們進屋,端上熱水。本不想叨擾“顧大爺”,可硬生生地被夫婦倆留下。每次談到第一次在“顧大爺”家取暖、吃飯,王鵬總感到心裏熱乎乎的。“那是我第一次在黑通島上喝上熱水,吃上熱飯。”每次官兵們巡邏到這裡,顧洪昌家簡易的土草房便是邊防官兵們心中最溫暖的一站。每年到了禁捕期,江裏的水位最高,有時邊防戰士駐紮在小島上一個星期才能輪換一回。他們經常照顧戰士們的飲食起居,有時還特意划船去為生病的戰士買藥。小屋是邊防官兵們心中一座最溫暖的燈塔。

      每年的6月禁捕期,邊防連隊都會在黑通島上駐點,支起帳篷和“顧大爺”做起鄰居。每遇戰士生病,顧洪昌夫婦都會給予父母般的照顧。這些身在異地他鄉的戰士們,在這裡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多年堅守小島和邊境安全,顧洪昌已經成為了名符其實的“邊境老戰士”,與這裡的漁民和邊防部隊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有新來的漁民作業,他就上船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下網。有個大事小情的,大家也都非常願意聽他的意見,請他給“掌掌舵”。

      顧洪昌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孫子都已經娶了媳婦。2007年,他們夫妻告別繁華的都市生活,選擇了小島上艱苦的半隱居式生活。孝順的兒女心疼他們二老,可也扭不過他們。雖然兒女們都有了各自的營生,但他們經常同父母一起守島。如今,顧洪昌每天和大兒子在島上巡邏、打魚。“守邊衛國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父親的年歲也大了,如果我還算合格,我願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將這份責任延續下去。”顧洪昌的大兒子説。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