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習近平同志不久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大到“治國、平天下”,小到“修身、齊家”,中國人民的生活充滿著禮儀制度。這些禮儀制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行為的規範,維護著中華民族的和諧延續。“禮儀”二字意涵豐富,中國古代就是“禮治”的社會,“禮”是國家政治與個人生活的規範。古代有“五禮”之説,體現了政治生活與個人生活中的道德規範。傳統社會的“禮”也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使“禮”與“法”並重成為治國之道、仁政標準。作為行為方式的“禮”便是“儀(式)”,儀式作為禮的表現形式,在不斷的演化中形成了自身的價值。制度化的“儀式”來源於國家對“禮”的規範和引導,也發展成了禮儀制度,體現了國家的主流價值觀。“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政”,從傳説中的三皇五帝起,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禮儀典範的作用,將禮儀規範上升為國家的禮儀制度,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一般來講,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禮儀規範是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汪民安主編的《文化研究關鍵詞》所説,文化通過一套“標記符號”能夠構造一種意識形態,對人民的生活進行深層次的“介入”。文化是一種能夠激發政治本能的力量,通過刺激、引導和控制的作用,達成對政治統治一種寬泛的認同。丹尼爾·貝爾亦言,文化通過儀式“以想象的表現方法詮釋世界的意義”。建立和規範社會主義禮儀制度,就要挖掘和闡發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彰顯國家正能量,需要依靠各種儀式活動來維持活力。正如愛彌爾·涂爾幹所言,信仰、思想體系並不能單獨地存在,唯有依賴於社會儀式才得以表現。儀式是集人、物、語言、行為等多種要素于一體的意義“綜合表述”,其表現力也最為集中和強烈。儀式不僅是直接影響政治生活的形式資源,它還通過象徵性的政治符號滲透進人民社會生活內部,影響人民的文化修養和價值觀念,塑造形成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彰顯出國家對人民生活的主動介入和規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的禮儀制度,是黨和國家在新時期對人民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重構,是黨和國家重塑政治資源、政治符號的基本措施,體現出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堅守和發展。建立和規範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禮儀制度,要求創新儀式和符號,彰顯共産黨的領導和國家正能量。當前,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改造傳統儀式。我國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傳統道德精神體現在傳統節日當中,節日體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國家也在對節日的構建中鞏固著統治的合法性。傳統節日,比如清明節與重陽節都表達了對祖先和尊長的崇敬,這些在當代應當繼承發揚,但是清明節的燒紙、焚香等形式應當加以改造,使其更符合生態文明,更符合現代社會發展潮流。
創新儀式形式和內涵。發揮重要節慶日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的獨特優勢。發揚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挖掘各種重要節慶日、紀念日蘊藏的豐富資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節日,黨史國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紀念日等,舉辦莊嚴莊重、內涵豐富的群眾性慶祝和紀念活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形成實體展館與網上展館相結合、涵蓋各個歷史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系。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免費開放,積極發展紅色旅遊。
激活被遮蔽的儀式。過去由於某些方面的原因,沒有形成對一些歷史事件的深刻認識,現在應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激發起應有的政治含義。比如設立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等,激發人民對國家的責任感,增強民族凝聚力。
簡化繁複禮儀。我國是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形成了無數禮儀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原來的許多禮儀已經失去了積極意義,一些講求排場、大操大辦的形式主義,應當改造和簡化。比如中央規定簡化“迎來送往”形式,出臺八項規定等,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舉措,傳遞出社會的正能量,體現了時代的要求。
取締落後非法儀式。我國處於社會轉型期,一些假惡醜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影響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團聚的儀式也悄悄出現,比如打著“靈修”的名義行不義之舉的現象應當加以取締。當然,國家和社會應當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鼓勵在法律允許範圍內的宗教儀式,可以提高人民道德水平,也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
文明崇高的禮儀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以引導和規範,使不同的禮儀在社會現實中轉化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規範儀式,以文化符號和政治符號的形式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像空氣一樣成為人們須臾不離的必需品。通過語言、行為、服飾、禮樂、圖文等儀式化、符號化的政治象徵,感受到“國家在場”,國家對人民生活的關切。社會主義儀式制度,通過政治象徵和政治符號將黨和國家的意志傳遞給了人民,凝聚了人心和力量;人民也在踐行各種儀式和慶典中,通過身體和心靈的投入,堅定了對黨和國家的認同與信任。(陳偉平 程承坪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