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污染源普查等相關情況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7日 1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網

發佈會現場

  6月4日,陜西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佈會,新聞發佈會的主要內容有兩項,一是發佈陜西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結果;二是發佈2010年省級環境違法掛牌督辦和限期治理企業名單。

  現在發佈第一項,陜西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結果。

  污染源數據是重要的基礎環境數據,但從整體上看,環保部門對污染源底數並不十分清楚。現行的環境統計調查主要是針對工業企業而言,且重點調查的企業數量較小,如我省每年重點調查的企業僅在2000至3000家左右。農業源污染一直是個空白,生活污染源也只統計了縣級政府所在地及以上城鎮的居民生活污染排放量。污染源“底數不清”一是影響了我們對環境形勢的判斷。二是影響到環境規劃、環境政策的制定,甚至影響到宏觀調控政策的制定。三是影響了環境保護任務的完成,或者是影響環保目標的實現。基於此,按照國務院的統一安排,省政府在2008年開展了陜西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已完成任務。現將主要結果公佈如下:

  一、普查的時點、對象、範圍和組織實施

  本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普查對像是我省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以下簡稱“工業源”)、農業污染源(以下簡稱“農業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簡稱“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

  其中:工業源主要普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第二産業中除建築業(含4個行業)外39個行業中的所有産業活動單位。農業源主要普查第一産業中的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選擇三個産業中規模以上的種植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水産養殖專業戶、淡水養殖場進行調查。如對生豬年出欄大於或等於500頭的畜禽養殖場、生豬年出欄大於或等於50頭的養殖專業戶等均納入普查。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産業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單位和建制鄉鎮及以上城鎮的居民生活污染。第三産業普查範圍主要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宿業、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包括洗染、理髮及美容保健、洗浴、攝影擴印、汽車與摩托車維修與保養業)、醫院、具有獨立燃燒設施的機關事業單位、機動車、民用核技術利用和大型電磁輻射設施使用單位等。如床位數大於或等於30張的住宿業,餐位數大於或等於30個以上的餐飲業等均在普查範圍。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普查範圍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場)和危險廢物處置廠等。

  本次普查工作由省政府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實施,領導小組由省政府領導&&,省環保廳、省農業廳、省統計局等部門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環保廳。地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均設立了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按照省政府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統一規定和要求,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的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分準備試點、全面普查和總結發佈三個階段進行。普查內容包括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34種主要污染物的産生和排放數量、污染治理情況等。

  二、普查主要結果

  全省普查對象總數102066個,包括:工業源15963個,農業源49636個,生活源36406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61個。

  各類源共排放廢水130700萬噸,廢氣11716億立方米;化學需氧量52.07萬噸(其中,農業源排放13.81萬噸),氨氮4.37萬噸(其中,農業源流失0.69萬噸),總磷0.78萬噸(其中,農業源流失0.45萬噸),總氮11.81萬噸(其中,農業源流失6.91萬噸),石油類1.73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下同)14.82噸;二氧化硫93.87萬噸,氮氧化物52.12萬噸(其中,機動車排放14.66萬噸),煙塵29.17萬噸,粉塵27.82萬噸,氟化物549.44噸。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7812.50萬噸,工業危險廢物産生量22.82萬噸。

  為確保普查工作質量,國務院發佈了《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和《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對普查的主要原則和普查對象、普查的工作人員、普查機構的職責任務作了明確界定。對普查目的、技術路線、組織實施、各部門任務以及普查數據管理做了清楚的規定。國務院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制定了九項技術規範、五項工作細則,來具體規範指導全國的普查工作。按照技術規範,所有普查數據均經過了五級審核。全省普查結果進行了8次內審,並通過了國家組織的3次大規模核查。2009年9月下旬,我省普查工作順利通過了國務院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驗收。通過以上工作,我省基本夯實了普查數據。普查結果與我省2007年的産業結構、發展水平、能源使用、污染治理水平、環境質量等基本一致,普查結果真實合理。  

  三、普查主要成果

  通過本次普查,我們一是查實了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普查首次將農業源、縣級政府所在地以外全部城鎮的生活源以及垃圾處理廠的滲濾液等納入調查範圍。在科學制定污染物産排核算方法的基礎上,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各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二是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區域和行業特徵以及治理情況。我省的黃河流域仍是污染大戶和今後治理的重點流域。該流域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佔全省排放總量的62%、78%、89%和88%,均遠遠大於長江流域排放量。造紙及紙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6個行業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以廠區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計)分別佔工業排放總量的79%和74%。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7個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佔工業排放總量的91%和94%。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佔排放總量的28%,對城市空氣污染影響很大。本次普查還首次系統掌握了我省第三産業主要污染行業、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情況。

  三是掌握了農業源污染物排放狀況。農業源污染物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較大,其污水排放量為2.26億噸,佔污水排放總量的17.3%;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3.81萬噸,佔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26.5%;氨氮排放量為0.69萬噸,佔排放總量的15.8%。農業源也是總氮、總磷排放的主要來源,其排放量分別為6.91萬噸和0.45萬噸,分別佔排放總量的58.5%和57.7%。要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問題,必須把農業源污染防治納入環境保護的重要議程。

  四是強化了環境保護基礎工作。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將全省102066個普查對象與環境有關的基本數據錄入普查信息數據庫,並編制了統一的編號代碼,可根據需求按行業、地區、指標等不同類型分組進行數據檢索和查詢,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改革現行環境統計調查體系,進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普查,提出了核定主要污染物産生和排放的系統方法,鍛鍊了環境保護隊伍,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根據對污染源普查結果的分析,目前全省污染呈現五大特點。一是污染來源面寬。包括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和集中污染治理設施。二是面源污染和點源污染都很突出。三是污染結構出現新的變化。四是城市汽車污染明顯增長。五是老污染問題尚未解決,新污染問題逐漸顯現,灰霾天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湖泊富營養化等新的污染問題近年來出現增長趨勢。這些特點對今後正確判斷全省環境形勢,科學制定全省環境保護近期和長期政策和規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普查成果對今後環保工作的指導意義

  在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總結表彰電視電話會上,李克強副總理致信,充分肯定了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績,強調要開發應用好普查成果,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普查工作結束後,我們一是要繼續全面分析普查數據,綜合判斷我省面臨的環境形勢。要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分析後金融危機時代面臨的環境形勢,分析各地環境承載能力和目前的環境質量,分析各類産業、企業對環境狀況的影響,充分發揮環境保護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抓手的作用,制定和完善法規政策標準,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二是要牢牢抓住普查反映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加以解決。要有序出臺一批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解決污染源普查中凸顯出的突出環境問題,重點抓好農業源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集中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以及研究潛在環境風險防範預案等工作。三是要研究運用普查成果反映出的客觀規律,謀劃好“十二五”環保工作。科學評估節能減排潛力,制定可行的節能減排方案,合理確定區域減排目標與排污總量控制計劃;分析當前污染排放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及污染治理水平,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程減排;正確判斷主要行業産能與能耗水平,制定完善有利於推動清潔生産、關停淘汰落後工藝的政策和産業準入制度。四是要在新的起點上,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現在發佈第二項,通報2010年第一批省級掛牌督辦環境問題、限期治理企業和予以摘牌的掛牌督辦環境違法問題。

  為進一步貫徹全省環保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環保後督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2010年3月22日至4月2日,省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春季環保後督查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2008-2009年未摘牌的省級掛牌督辦環境問題整改情況、2007年-2009年群眾反復投訴的環境問題查處整改情況、2009年四季度超標排放的重點污染源整治情況、2005年-2009年未完成清潔生産審核工作重點企業的整改情況、存在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的行業環保制度執行情況、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等六個方面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檢查。共現場檢查企事業單位260家,提取水樣46個,發現各類環境違法問題135起。

  經請示省政府同意,決定對檢查發現的旬陽汞礦區環境污染等9起重點環境問題進行省級掛牌督辦;對12家屬産能過剩行業且超標排污的企業進行省級限期治理(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9起省級掛牌督辦環境違法問題為:

  旬陽汞礦區污染問題;咸陽市秦都區、涇陽縣非法塑料加工作坊環境污染問題;富平、蒲城縣石灰窯群污染;合力、金馬、大前、同興焦化公司未按計劃淘汰落後産能問題;銅川市新耀污水處理廠、宜君縣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緩慢問題;城固縣黃姜皂素企業環境污染問題;陜西大西溝礦業有限公司環境污染問題;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家採油廠污水處理設施未按期建成投運問題;榆林經濟開發區閆莊則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進展緩慢問題。

  12起省級限期治理(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企業為:

  省級限期治理7家:西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冀東海德堡(扶風)水泥有限公司,陜西豐寶化工有限公司,陜西陜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廠),陜西銅川秦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紫陽紅蝶化工有限公司,米脂氮肥廠。

  省級限期改正違法行為5家:陜西龍門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陜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聲威建材集團(涇陽)有限公司,陜西漢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略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對於省級掛牌督辦環境違法問題和省級限期治理(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企業,省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向各市發出通知,明確了主要問題,責任單位,監管單位,解決時限。要求各市和各有關部門按照督辦要求,嚴格履行各自的監管職能,切實加強對省級掛牌督辦環境違法問題和限期治理企業的監管力度。對省級掛牌督辦環境違法問題,要向金融部門通報情況,將企業環境違法信息納入金融徵信系統。涉及進出口的企業,要向商務部門通報情況,暫停受理企業進出口業務申請。涉及上市融資的企業,在出具的環保核查證明中要註明環境違法情況。同時暫停審批企業新、擴、改建項目。對處以行政罰款的掛牌督辦環境問題單位,按上限給予經濟處罰。對列入省級限期治理企業,要督促加快治理進度,確保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對被責令限期治理的企業在限期治理期間排放污染物超標超總量的,要責令限産限排或停産整治。對未按時完成治理任務的,要依法報請政府予以關閉。省環保廳還與12家省級限期治理(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企業簽定限期治理目標責任書。

  上述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省環保廳將作為對各市環保工作的考核內容,並納入各市污染減排監察系數的核算內容。省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年內將適時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省內主流媒體,就上述問題整改進展情況開展“回頭看”檢查和現場採訪,對一些整改認識不到位、進展緩慢的問題,在省內主流媒體上,開專欄進行曝光。在本次檢查中,省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還重點對全省2008-2009年省級未摘牌的掛牌督辦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檢查,按照《陜西省環境保護違法問題省級掛牌督辦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有13起環境問題已經整改到位,符合摘牌條件(其中09年掛牌的7起,08年掛牌6起),予以摘牌。這13個問題分別是:西安市熱力公司城區供熱分公司朝陽門供熱站、銅川市安君山水泥廠、銅川市銅城水泥廠、眉縣太白酒業灌裝分廠、寶雞市陳倉區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污問題、大荔縣南七紙業集團、老香君糧油油脂有限公司、咸陽天成煤焦化公司、千陽縣陶瓷工業園、咸陽市垃圾填埋場、楊淩垃圾填埋場、無定河流域環境污染問題、陜西榆林銀河發電公司

  對於已經摘牌的企業,我們希望各市要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嚴防反彈。尚未完成整改任務掛牌督辦環境問題的,各市要督促他們按照整改期限,倒排工作任務,確保整改任務順利完成。對逾期未完成掛牌督辦要求的責任單位,以及在掛牌督辦工作中,督辦不力、監管不到位的監管單位,省環保廳將移交紀檢監察部門或建議當地政府依據《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並視情對企業所屬縣(區)、流域及行業,實施區域限批、流域限批或行業限批,直到整改合格並摘牌為止。

責編:王璐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