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環境狀況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7日 1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江蘇省政府6月3日環境保護新聞發佈會: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環保優先,也是我省的重大發展戰略。我省具有人口密度全國最大、人均環境容量全國最小、單位國土面積工業負荷全國最高的特殊省情,環境保護任務更為繁重。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省環保廳領導主題介紹2009年度全省環境狀況,併發布今年一季度的有關情況。

發佈會現場

肖泉: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

陳濛濛:江蘇省環保廳廳長

于紅霞:江蘇省環保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

  主持人:

  記者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省政府新聞發佈會。

  6月5日,是第39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的主題是“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旨在呼籲保護物種多樣性。為呼應這一主題,國家環保部將我國的主題確定為“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環境日當天,省和南京市將舉行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環保優先,也是我省的重大發展戰略。我省具有人口密度全國最大、人均環境容量全國最小、單位國土面積工業負荷全國最高的特殊省情,環境保護任務更為繁重。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狠抓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協調推進經濟建設、環境保護等各方面工作,使我省總體呈現經濟持續增長、污染持續下降、生態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全省生態示範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我省有國家環保模範城市19個,佔全國總數的1/4,並已建成國家生態市5個,佔全國總數的近一半。最近,省委、省政府還將召開生態省建設大會,進一步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省環保廳領導主題介紹2009年度全省環境狀況,併發布今年一季度的有關情況。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是:省環保廳廳長陳濛濛先生和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于紅霞女士。

  現在,請省環保廳陳濛濛廳長髮布新聞。

  陳濛濛廳長:

  新聞界的朋友們、同志們,大家下午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發佈環境狀況公報”。今天,在全球環境保護的重大節日——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省政府在這裡召開全省環境狀況新聞發佈會。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我先就2009年全省環境狀況的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一個簡要介紹。

  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和複雜局面,全省環保系統牢牢把握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克服困難,積極作為,創新舉措,在污染減排、流域治理、生態保護和建設、應對環境突發事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我省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環境狀況保持了“兩個下降、三個改善”的良好態勢。

  “兩個下降”,即在全省GDP增長12.4%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總量繼續呈現“雙下降”。根據國家核查情況,全省COD和SO2排放總量分別削減3.1%和4.1%,連續第4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其中SO2提前一年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

  去年,我省積極克服減排空間縮小等諸多困難,深挖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的潛力,進一步完善倒逼、約束和激勵機制。全年完成1121個重點減排項目,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20萬立方米,新鋪污水收集管網超過4000公里,135兆瓦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建成脫硫設施;同時繼續淘汰落後産能,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累計關閉小火電機組近700萬千瓦,淘汰落後鋼鐵、水泥産能800萬噸和2900萬噸;所有市縣均建成污水處理廠,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030萬立方米,較“十五”末翻了一番;大型火電機組全部安裝脫硫設施,脫硫能力提高3倍多。我省還強化運營監管,建成省級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788家國控省控污染源在線監控聯網率達100%。根據國家核查,全省COD和SO2削減量已完成“十一五”目標的98.93%和121.1%。 

  “三個改善”,即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太湖流域53個國家考核斷面,有41個水質達標,達標率同比提高10.9個百分點。淮河流域45個國家考核斷面,有38個水質達標,水質保持穩定。長江幹流江蘇段總體水質為優。大氣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按SO2、NO2和PM10三項指標日均值評價,省轄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均達85%以上;全省酸雨發生率降低2.3個百分點,降水酸性進一步減弱。局部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穩定在65左右,部分地區的物種豐度有所提高。

  今年環保工作的主要目標,我們確定為“三個確保、一個改善”:確保全省COD、SO2排放總量分別削減3%和2.2%;確保太湖、淮河流域重點斷面水質和治污工程建設達到國家階段性考核目標,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5%左右;確保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環境安全;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

  從省環境監測中心今年一季度對環境質量的分析報告看,全省13個省轄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佔總天數90.66%,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3個百分點。優良天數比例均在80%以上。按空氣污染物的主要指標SO2、NO2和PM10評價,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和鹽城5個市僅有PM10未達到二級標準,其他指標濃度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全省124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上升了5.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了4.1個百分點。全省90個集中式飲用水地表水源地達標率為100%,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淮河流域省界斷面奎河黃橋、沛沿河李集橋均達標,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水質達標率為85.7%,同比上升8.8個百分點。太湖湖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9.1,同比上升1.9;53個國家考核斷面達標率為86.0%,同比提高15.4個百分點;15條“雙河長制”河流有2條劣于Ⅴ類,同比減少1條。

  有關我省環境狀況的具體內容,請大家觀看多媒體演示。多媒體演示後,我很樂意回答諸位記者的提問。

  再次感謝各新聞媒體和在座各位對環保工作的大力支持!

  主持人:

  謝謝陳濛濛廳長。下面,請大家觀看2009年度全省環境狀況演示片。

  主持人:

  下面,各位記者朋友可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一、現代快報記者問于紅霞副廳長:近年來,我省城市的灰霾天氣逐漸增多,除氣象因素外,與空氣污染有很大關係。請介紹我省灰霾污染主要成因和採取的防控措施?

  答:江蘇城市灰霾在60年代至70年代末很少,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為快速上升期,從90年代中期至本世紀初維持在較高水平,本世紀初為急劇上升期。

  城市化和工業化是灰霾污染加劇的主要因素。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高樓的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不利於大氣污染物的擴展稀釋;城市上空的逆溫層現象,導致污染物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城市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也使得城市污染物排放、揚塵、汽車尾氣大量增加,導致了灰霾污染加劇。

  灰霾污染防治是個新課題,需要各地區、多部門協作,需要政府、科研單位以及公眾的共同參與。一是建立區域聯防防控工作機制。在長江三角洲,現在基本上隔幾十公里就會有一座城市。城市密集成群,減少了以前存在於城鄉接合部的空氣污染緩衝區,一方面造成污染物不易擴散,另一方面也把很多城市連成污染關聯度越來越密切的整體。通過建立長三角城市灰霾污染控制合作平臺,統一監測體系,及時溝通相關信息,實施聯防聯治。二是抓緊開展霾污染的現狀及控制對策研究。相對霾污染的嚴重性、緊迫性,江蘇在霾的監測、防治及相關研究卻比較滯後。目前只有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從去年開始著手霾污染的監測,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對江蘇城市霾污染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因此要儘快啟動江蘇城市霾污染的成分、特徵、控制對策等系統研究,為環境管理及應急提供依據。三是建立霾污染預警預報系統。目前國內城市空氣質量一般只監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指標,而對與霾相關的幾項主要指標如一氧化碳、細粒子顆粒物(PM2.5、PM1)、能見度等卻沒有監測。因此,有必要在江蘇典型城市增加這些指標的監測。同時環保部門還應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協作,建立霾污染的預警預報系統。四是要著重抓好城市揚塵污染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油氣回收、秸桿綜合利用工作。

  二、江蘇電臺記者問于紅霞副廳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一直是環保工作的重頭戲,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請問目前我省太湖、淮河兩大流域水環境質量情況如何?水污染治理工作進展怎樣?在環境經濟政策創新方面有什麼新舉措?

  答: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省兩大流域水環境質量繼續改善。太湖湖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同比下降2.2,國家考核斷面達標率同比提高10.9個百分點,15條主要入湖河流劣Ⅴ類數量由上年的3條減少到1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藍藻水華發生面積和藻類密度均小于上年,未發生大面積“湖泛”,實現了“兩個確保、三個下降”的年度目標;淮河流域兩個省界斷面水質達到國家階段性考核目標要求,11個城市重點水域水質達標率為81.8%,14個南水北調東線斷面水質達標率為85.7%。

  2009年,重點流域治理工作取得諸多方面進展。一是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省政府分別召開了治太、治淮的年度工作會議,省委書記梁保華作出重要批示,省長羅志軍親自部署治污工作。省政府召開十多次次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兩大流域的治污方案、資金投入、工程推進事項。省長、分管省長十多次親臨一線調研指導,檢查治污工程建設、斷面水質達標情況。二是治污責任進一步強化。省政府與太湖流域5市、10個省有關部門簽訂了年度治太目標責任書;出臺《江蘇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執行情況考核暫行辦法》,強化責任和考核。在兩大流域全面推行“河長”制,由地方黨委、政府負責同志擔任“河長”,兩大流域已有1500多條河流建立“河長制”,其中無錫、淮安鄉鎮以上河流實現“河長制”全覆蓋,一些地方還根據流域治理達標考核的實際情況,還建立了“片長制”、“斷面長制”,使“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有了具體抓手。三是治污投入進一步加大。去年,各級財政環保投入達115.78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93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和10%,僅省級財政用於太湖、淮河治理的專項資金就近30億元,是“十一五”以來投入最多的一年。太湖流域各市縣還拿出每年新增財力10~20%專項用於太湖治理。四是工程推進進一步加快。太湖流域列入國家總體方案的634項工程已實施413項。淮河規劃中的146項治污工程已完成85項,完成率同比增長30個百分點。目前,兩大流域污水日處理能力已達834萬立方米,較“十五”末翻了一番。太湖流域實現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制鎮以上全覆蓋,並逐步延伸到村;淮河流域實現縣級以上全覆蓋,並逐步延伸到鄉鎮,其中南通地區已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在環境經濟政策創新方面,我省通過樹立更加鮮明的環保政策導向,來影響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讓污染者來承擔改善環境的責任,引導企業將污染成本內部化,調動企業治污的積極性。一是深化環境資源價格改革。目前,太湖流域的污水處理費已普遍調整到每噸1.3元左右,淮河流域也已調整到每噸1元左右。污水處理費的上調,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治污的積極性,為各地撬動污水處理市場,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運行管理市場化創造了條件。二是完善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制度。太湖流域補償範圍已從入湖河道為主的9個斷面擴大到全流域30個斷面,無錫、常州等地也建立了本轄區的資源補償制度,一些縣(市)還將補償延伸到鄉鎮。借鑒太湖流域經驗,正在淮河流域選擇部分重點河流開展試點。三是加快推進太湖流域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制定實施排污指標核定、申購等一系列配套管理辦法,已有515家企業繳納了排污指標有償使用費7600萬元,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四是創新綠色信貸、綠色保險政策。與銀行系統共建企業環保信用體系,兩大流域參加環境行為評級的企業已達1.3萬家,同比增長10%。積極開展企業和船舶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全省參保的油品和化學品運輸船隻已佔總數的1/3。五是提高科技支撐能力。積極實施國家重大水專項,太湖流域45個研究課題已經全面啟動,總投資超過5億元,部分階段性研究成果已應用到治污實踐中。

  三、新華日報記者問陳濛濛廳長:我省即將召開生態省建設工作會議,請問江蘇生態省建設,特別是生態創建有哪些亮點?

  答:我們省的生態省建設是省委省政府在本世紀初作出的一個重大決定,省人大於2001年又作出了加強綜合環境治理建設生態省的決定,提出了到2020年初步建成生態省,這個生態省的建設要重點放在我們産業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資源的保護、環境的改善、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環境質量水平的提高、污染物總量的下降以及生態文化、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內容。省委省政府已經決定今年近期要召開生態省建設的大會,對全省的生態省建設做進一步的再動員再部署。江蘇省創建生態省建設這麼多年來,在全國來説,我們的特點主要是從基層創建做起,我們的市縣、鄉鎮、園區,甚至我們的社區、學校基層生態單位的創建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自1996年張家港市成為全國第一個環保模範城市以來,我省已建成19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佔全國總數76個的1/4;張家港、常熟、昆山、江陰、太倉5市獲國家生態市命名,佔全國總數11個的近一半,去年又有8個市(區)通過國家考核驗收,這個比例也是在全國最高的。蘇州、無錫所屬各縣(市)全部創成國家生態縣(市),形成全國區域範圍最大的生態市群。全省累計建成全國生態鄉鎮145個、國家級生態村13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81個、省級生態村1011個,國家級環境友好企業10個、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2個(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佔全國總數3個的2/3,無錫高新區已通過驗收,尚未命名)。國家級、省級綠色學校1295所,國家級、省級綠色社區676個,國家級、省級綠色家庭311個,省級綠色賓館58所,省級環境教育基地116個。在以上各類生態示範創建工作中,凡屬於國家級的,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在生態縣(市、區)創建的基礎上,我省許多地方積極開展建設生態文明試點工作,無錫、張家港、常熟、昆山、江陰、太倉被列為全國試點單位,佔全國總數18個的1/3,南京市江寧區、常州市武進區也全面開展生態文明試點工作。

  我們今年一方面推進全省生態省建設,要在面上加以考核,同時還要邁出新的步伐,一是爭取蘇州無錫這樣的省轄市、大市,我們在蘇州無錫這樣的太湖流域有一個生態縣市群,基層的創建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比例,我們爭取有兩個大市在今年或者明年適當時候突破創建為國家生態市,同時這個生態創建要過江,蘇州蘇北地區的縣級市要在生態市的創建上拿到國家級稱號,取得新的突破。

  四、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記者問于紅霞副廳長:我們採訪中發現某些地方的園區和居民越來越近,打擾了居民的生活,請問環保部門對工業園區的污染有什麼監管?還有對於一些居民反映工業園區污染導致患病的事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

  答:自我省2006年開展化工生産企業專項整治以來,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計關閉淘汰“小化工”生産企業4631家,各項目標任務已提前超額完成任務。通過3年的專項整治,使化工生産企業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全省化工行業環境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我省在控制化工污染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優化化工區佈局與産業定位。按照“控制數量、優化佈局、提升檔次、擴大規模”的原則,從區域環境容量和生態安全出發,對原有的化工園區進行全面調整、整合。對保留的化工園區,按新的要求重新定位産業方向,確定産業檔次、規劃産業規模,並注重形成特色、差異、互補的化工産業構架;對選址不當、污染嚴重、管理不善,屬關閉範圍的化工園區,實行嚴格的萎縮政策,禁止新上化工項目,限期搬遷或淘汰已有化工項目。

  加快化工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超前規劃、建設化工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和集中供熱設施,優化、完善污水處理工藝,按清污分流、生産廢水“一企一管”要求同步配套建設污水管網系統。完善化工園區風險防範體系,制定應急預案,配備專門人員及設備,提高化工園區環境及安全風險防範能力。建立完善的化工園區污染監控體系,委託專業機構統一運行管理,對園區各類污染物排放情況實行實時監控,並建立定期報告制度。

  加強開發區環境監測、監控和監管能力建設。督促開發區落實監測計劃,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區設置專門的環境管理機構。加強對區內重污染企業的現場監管,在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制定並落實企業營運期周邊環境監測計劃,根據監測結果對企業提出整改要求,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針對化工企業污染特點,開展有機污染物凈化技術、生化強化技術、綜合生化尾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研究與相關示範工程建設,提供化工污染治理的技術支撐。對化工園區環保管理人員、入區企業環保專業人員開展培訓,實行持證上崗。

  開展化工園區回顧性環評。對問題嚴重的化工園區開展回顧性環境影響評價。對區域環評批復執行情況、化工園區環境質量狀況、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情況以及入區項目與化工園區産業定位相符情況開展深入、系統檢查、評估,並提出整改要求。同時參照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模式,對化工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情況進行驗收。

  強制推進清潔生産審核。對污染嚴重企業,進行強制性清潔生産審核。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625家實施強審企業。同時加強對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堅決淘汰陳舊設備和落後工藝,嚴格執行江蘇省新發佈的《化學工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淮》和《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切實減少化工企業污染物排放量。

  另外針對老百姓一些相關的投訴,我廳有一個制度,就是每個月每位長領導&&下訪,這個也是為了確保老百姓有一個生態健康的環境。

  五、江蘇衛視記者問陳濛濛廳長:十一五以來,江蘇連續四年超額完成了年度減排任務,江蘇的成績在全國是領跑的,請陳廳長介紹一下我們江蘇的做法,另外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後一年,我們的減排壓力巨大,我們怎麼繼續更好地走在全國的第一方陣。

  答:正如剛才記者講的,我們江蘇的減排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十一五”以來,我省連續4年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經環保部審核認定,全省COD和SO2削減量已完成“十一五”目標的98.93%和121.1%,完成比例居全國前列。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減排責任,完善減排體系。一是以“擴權強縣”為契機,以縣為單位確定年度減排目標,將國家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指標直接下達到縣(市)。二是印發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監測、統計和考核辦法,以“三大體系”為抓手,分解任務,強化考核,促進減排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創新制度,完善減排機制。我省出臺《江蘇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方案細則》等一系列配套的管理辦法,並在太湖流域試點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入開展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工作,在太湖流域率先試點,淮河流域快速跟進,完善30個交界斷面水質目標設定、補償標準、資金核算等一整套補償運行機制。

  第二,嚴格環境準入,強化總量控制,減輕增量壓力。一是嚴把環保審批關,實施區域限批。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項目,做到“四個不批”。2009年,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共審批工業項目14251個,入園進區率保持在70%左右,項目主要集中在機械電子類,結構總體偏輕,質量有所提高;全省共否決項目466個,總投資達97.63億元。在太湖流域全面禁批化學制漿造紙、製革、釀造、染料、印染、電鍍等6類重污染項目,停止審批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項目。進一步加強全省化工項目的管理,嚴格控制中小化工項目。二是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規劃管理。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展緩慢、達不到要求的開發區,實施限期整改,對逾期未整改到位、情節嚴重的開發區,實施區域限批。2009年,我省在化工行業3年綜合整治的基礎上,按照控制數量、優化佈局、提升檔次、擴大規模的原則,積極推進化工行業的産業優化升級,注重形成特色、差異、互補的化工産業構架。三是強化建設項目總量控制,嚴格“三同時”制度。出臺建設項目總量指標平衡辦法,將新建項目總量審核與所在地總量減排計劃及其完成情況挂鉤。在“三同時”驗收時將總量指標是否完成作為重要驗收標準,不符合要求或超過審批總量的項目,暫緩驗收或重新履行有關手續。

  第三,狠抓減排措施,深挖減排潛力,大力削減存量。一是主動參與,服務經濟,助推産業結構調整。根據省委省政府“保增長、調結構、促內需”的要求,我省將污染減排主動融入經濟發展大局,引導企業進行産品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和調整産業産品結構。截至2009年底,我省已關閉小火電機組687.6萬千瓦,淘汰落後煉鐵能力245萬噸、落後煉鋼能力547.2萬噸,已分別完成“十一五”目標的224.3%、51.1%和77.4%。二是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加快重點工程建設。繼續抓好城市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和污水管網配套:截至2009年底,全省縣及以上城市和太湖流域所有建制鎮實現了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省共有332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連續4年每年增量超過100萬立方米,至2009年底日處理能力已達1030萬立方米,是“十五”末的兩倍,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大力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據統計,全省目前已有195個鄉鎮(街道)建有污水處理廠239座,形成日處理能力315.43萬立方米,2009年太湖流域所有建制鎮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加快企業污水深度處理:以太湖流域為例,2009年有506家工業企業開展了提標改造工作,109家企業開展了強制性清潔生産審核,31家工業企業開展了中水回用示範。三是強化監管,提標升級,發揮管理減排效益。全面落實環保部對污水處理廠和電廠脫硫中控系統的管理要求,進一步完善在線監控系統,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加強對重點企業在線監測系統的監督性監測和比對監測。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全省化工企業專項執法檢查等活動,據統計,環保專項行動期間,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30萬餘人次,檢查企業12萬餘廠次,立案查處違法企業1205家,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384件;化工企業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共責令關閉企業232家,停産整頓970家。

  今年的任務確實比較重,我們又確定了超額完成的目標,我們全省一定圍繞這個目標,加強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的三大約束,深挖減排潛力,同時加強結構調整,運用減排的倒逼機制,加快淘汰一批落後産能,保證減排任務順利完成,並保持在全國的前列。

  六、中新社的記者問陳濛濛廳長:我請教陳廳長兩個關於水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我看到材料上説今年一季度太湖湖體,從營養狀況的輕重級別來講,我們現在是屬於什麼級別?還有一個是關於洪澤湖,洪澤湖磷的濃度去年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綜合營養指數也是逐年上升,我想問一下,這個原因是什麼,目前的藻類監測情況如何?

  答:對於富營養化指數從監測上來看有一個評判,按照目前的標準來看,去年是屬於輕度富營養狀態。但是隨著我們生活污水尤其是氨氮進入太湖,目前是在輕度和中度兩個範圍之內的波動。對於洪澤湖,作為我們環保廳也高度關注,常年對其進行監測,尤其是湖泊富營養化指標上,總的來説,幾年前是不錯的,但是由於現在的工業發展、人口的密度增加,尤其面源排入等等,在總氮、氨氮、總磷等方面濃度有所上升,我們現在至少先從摸清家底,到底是什麼狀態,今年再爭取國家的水專項,這也是我們今年除了關注太湖,對於洪澤湖包括滆湖、長蕩湖等在富營養化方面的一個關注重點,今年也將投入資金進行一些基礎調查。

  七、揚子晚報的記者問于紅霞副廳長:去年南京徐州兩個地方開始試點徵收揚塵費,這個到底有什麼作用,成效怎麼樣,今年會不會擴大試點範圍?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飲用水源地保護是讓群眾喝上放心水的關鍵,我們省採取了什麼措施確保飲用水安全?

  答:對於揚塵收費,應該説是社會所關注的,因為我們前面講到了灰霾天氣的問題,揚塵也是一個因素之一。為了調動施工單位控制揚塵的積極性,省物價、財政、環保等部門聯合製訂頒布了江蘇省城市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徵收試行辦法,在南京、徐州兩個地方開展徵收試點工作,經過政策宣傳,南京徐州兩地本著積極穩妥,先試點後推廣的原則,開展揚塵排污費徵收工作,在徐州,是在2個區開徵,南京是在10個區縣開徵,這一政策的實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試點城市揚塵污染問題,但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個是徵收的標準偏低,使得施工工地寧願繳費也不願意控制揚塵。第二是施工方控制揚塵的費用難以落實,實際操作當中,因為與建設等相關部門協調機制沒有完全形成,施工單位還無法取得揚塵控制措施費用,從而直接影響了揚塵排污費的徵收。第三,部分條款設定不完全合理,不利於操作。因此我們覺得下一步著手針對三個方面進一步強化這個工作。第一適當調整試點城市揚塵排污費徵收標準,第二,揚塵費用作為獨立費用施工前支付,確保費用的落實到位。第三,建立激勵機制,一是對揚塵控制較好的工地增加達標削減系數,二是對治污費用超出部分給予費用補助,謝謝。

  水源地的問題簡要回答一下。近年來,我省環保部門將保障環境安全,特別是把確保飲用水安全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大隱患整治力度,主要做法一個是開展全省引用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整和評估,二是加快推進飲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三是加大水源地保護的資金支持力度。2008年到2009年,我們對33個飲用水源地的環境整治進行資助,資金達到950萬元。通過加強飲用水源地自動檢測、例行檢測和巡查監測有效提高了飲用水源地環境監管能力,飲用水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主持人: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發佈會就開到這裡。謝謝大家!

責編:王璐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