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瀟放:從“端午節”透視中國傳統文化保護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3日 17: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

[內容速覽]  在中國古代先有節氣,後有節日;所以,先有夏至,後有端午。於是“端午粽”也叫“夏至粽”,在這個季節吃粽子,有益人的身體健康。

民俗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教授 瀟放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詩嘉 北京報道):

    端午節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採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為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在沿續著。

    “端午粽”原名“夏至粽” 夏天食用益健康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民間廣為流傳的有好多個版本,但是無論哪個版本,都免不了吃粽子。“在中國古代先有節氣,後有節日;所以,先有夏至,後有端午。於是‘端午粽’也叫‘夏至粽’,在這個季節吃粽子,有益人的身體健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教授瀟放介紹説。在中醫裏,包粽子的葦葉及荷葉均是清熱解暑的良藥,就連我們司空見慣的糯米,在中醫裏也具有益氣生津、清熱的藥效。端午節後,便進入了夏季最熱的月份,由於苦夏難耐,人們普遍會有上火、中暑現象發生,而此時常吃粽子,確實是藥食同源的解暑良“藥”。

“端午粽”也叫“夏至粽”,在這個季節吃粽子,有益人的身體健康。

每逢陰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

    重視中國傳統節日 強化民族文化自信

    當然,對於中國人來説端午節的意義絕不僅限與衛生保健的功能措施,追憶歷史人物,強化愛國熱情更成為人們重視傳統節日的重要原因。從人們對於歷史人物屈原的追念,足以看出人們對愛國情懷的抒發、高尚人格的崇拜和歷史文化的傳承。瀟放教授説,“在現今科技社會的高速發展之下,節日期間人們借助網絡等通訊設備進行跨時空的互動交流,都是在實現一種情緒表達,而這種情緒就源自人們對中國古老民族文化的自信。”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