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3日 16: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三峽秭歸在線
據新華網宜昌6月12日電(記者劉紫淩、吳植、馮國棟)6月16日,“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將在湖北秭歸開幕,由文化部、國臺辦、湖北省政府共同主辦。這是申遺成功後舉辦的第一個國家級端午文化節。
端午節在我國有著2000多年曆史,去年三省四地“打包”申遺,成為首個列入世界“非遺”名錄的民族節日,其操作手法為今後我國智慧申遺樹立了典範。但從端午及其他一些文化遺産的申遺歷程和保護管理中,暴露出我國在文化保護方面,還面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和挑戰。
三省四地“打包”申遺是智慧之舉
端午節去年申遺時,材料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與湖南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的“蘇州端午習俗”四方內容“打包”組成。當時我國共有22個項目入選,端午節是唯一入選的節日類項目。
三峽大學湖北省非遺研究基地教授黃柏權説,節日蘊涵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倫理道德、哲學思想、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等豐富內容,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傳統文化又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把重要民族節日列入非遺名錄和法定節日,能喚醒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和凝聚力。
很多國家和地區早已認識到這一重要性。在三省四地聯合申報前,宜昌市和秭歸縣對端午節申遺的腳步一直沒停過,早在2004年就正式向湖北省文化廳申請,要求將屈原故里端午文化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南省汨羅市、江蘇省蘇州市等地,也都提出端午申遺報告。各提要求,各有理由,因此較長時間沒有定論。
2005年,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宣佈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這一消息當時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民眾對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開始産生強烈的危機感,也促動了國家對文化遺産保護的緊迫感。
2006年,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包括屈原故里秭歸端午習俗、黃石西塞神舟會、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蘇州端午習俗的端午節名列其中。隨後,我國啟動了端午節向聯合國申遺的工作。
秭歸縣文化館副館長盧丹説,我國各地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三省四地活動規模相較更隆重,群眾參與性也更強,是端午習俗分佈的重點地區。雖然各具特色,但核心主題都是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四合一”才稱得上是“中國端午節”,分則不全,于文化傳承和申報非遺都不利。創造性地四地“打包”申報是務實之舉、明智之舉,這也是端午申遺圓滿的關鍵因素。
屈原故里民俗傳承堪稱保護典範
湖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江清和告訴記者,各地都有端午習俗活動,但以湖北秭歸縣、黃石市尤具典型性。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國家委託湖北代表三省向聯合國遞交申遺材料的主要原因。
記者在秭歸採訪發現,各種民俗活動隨時隨處可見,吊屈子、插艾蒿、吃粽子……幾乎人人知曉、家家參與。作為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的群眾認可度和參與度非常高,端午儼然已成秭當“名片”。
秭歸縣委宣傳文化戰線的負責人鄭之問説,儘管人力和經費有限,但縣裏十分重視支持端午民俗保護工作,多年來進行了細緻的普查歸檔,成立專門研究機構,還對屈原誕生地樂平裏重點保護,建立原生態保護村;堅持每年農曆五月“逢五三個端午節”,舉辦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包粽子、艾葉沐浴、制雄黃酒、回娘家“躲午”等;對我國第一個農民詩社“騷壇詩社”加強保護,將社員詩作和屈原生平及辭賦編入鄉土教材,從孩子抓起,讓他們從小受熏陶,繼承屈子遺風。每年開展騷壇詩會,以詩會友,以詩明志;舉辦端午龍舟競渡活動,使之發展為具有品牌效應的國際龍舟拉力賽,同時注重對傳統龍舟打造工藝的傳承。
“非遺”保護喜中有憂任重道遠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文化遺産保護,由端午節申遺成功和這次舉辦高規格活動可見一斑。據初步統計,全國非遺資源豐富,總量共87萬項,中央和省級財政已累計投入17.89億元用於保護,確保相關工作的開展。
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近日表示,我國政府和群眾對非遺保護的意識日益增強,保護領域不斷拓展;正逐步形成科學的保護體系,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次全國普查工作,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命名了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命名了6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還重視參與國際間合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肯定。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成效。
但另一方面,記者調查發現,我國的文化保護工作也面臨一些令人擔憂的地方。從端午節以及國內許多文化遺産申遺之路的曲折和保護管理的難處,也暴露出我國文化保護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各地同類民俗惡性爭搶、保護人才匱乏、維護經費窘迫、開掘內涵不力等。
我國不少文化遺産消亡速度快得驚人,一大批老藝人去世,使得不少民間技藝瀕臨滅絕。湖北省著名曲藝家譚少泉説,以曲藝為例,不只是“傳”的問題,關鍵還有“承”的問題。現在學曲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秭歸經驗值得學習,曲藝保護也應從孩童教育抓起,通過參與度高的形式,吸引年輕人愛曲藝,擔起傳承責任。
黃柏權教授也表示,一些地方對文化遺産保護重要性認識不夠,“説得多,做得少”。有些地方把申遺當宣傳工具和面子工程,重申報數量,輕保護質量,“一旦申報成功,就疏于管理了”。
黃柏權建議,國家要加快完善有關文化保護的法規體系,使這方面的工作有法可依;可考慮將文化保護納入地方政績考評,促進各地加強支持力度和保護效果;加大對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宣傳教育力度,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增強民族文化保護意識。
責編:喻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