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翟惠生作動員講話 張文齋攝
地春秘書長、中央新聞單位"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同志、各位中央新聞單位的名編輯名記者: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中央新聞單位名編輯名記者江西老區行"出發儀式,18家中央新聞單位的101位采編骨幹將從這裡出發,開始為期一週的體驗之旅,前往"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和紅色故都瑞金,深入農村、廠礦、企業、林場、街道、社區、醫院、派出所等,了解國情、體驗生活,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新聞工作傳統教育,與各條戰線的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以實際行動落實新聞工作"三貼近"原則,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理解,進一步促進"三項學習教育"活動與新聞采編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這次活動是根據中央領導同志指示精神,按照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由中宣部和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的。這也是繼7月份"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之後組織的第二批記者到基層體驗生活的活動。第一批"延安行"活動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成效顯著,並不斷延伸。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在人民群眾的沃土中,參加活動的青年編輯記者的思想得到錘煉,感情得到昇華,實現了從形式上的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到內心裏的"三同"的轉變;活動拉近了編輯記者同人民群眾的距離,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評價,進一步提升了新聞隊伍的良好形象。"延安行"活動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李長春同志在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簡報》第270期"提高‘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取得豐碩成果"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很好。要研究制度化的辦法,新進中央重點媒體的年輕同志,都要到延安去"祭祖"、拜"祠堂"。劉雲山同志批示:要按長春同志批示,制定新進中央媒體人員到延安、井岡山等革命聖地學習的具體意見。實踐證明,到基層去體驗生活,了解國情、社情、民情,是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創新載體,是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好方法。
這一次的"江西老區行"和"延安行"有兩個相同之處。一個是井岡山、贛州、瑞金地區和延安一樣都是革命聖地和革命老區,分別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和偉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與井岡山精神一脈相承,同時又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井岡山精神;同時,江西老區和延安一樣都是黨的新聞事業的搖籃,新華社的前身紅中社是在瑞金創立的,《人民日報》的前身《解放日報》是在延安創立的。另一個相同之處是活動中都要求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因為只有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深入深入再深入,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真正貼近基層群眾的心靈,真正在活動中有所感悟,有所收穫,也才能使活動不走形式、不走過場,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這一次的"江西老區行"和"延安行"相比還有兩個不同之處。一個是參加活動人員不同。參加"延安行"的是中央新聞單位從事新聞工作三年以內、在采編一線工作的青年編輯記者,身上更多的是青春與熱情、生機與活力,對一切新鮮事物有一種天然的好奇和求知的渴望,很容易在體驗中受到教育,收穫感動。參加"江西老區行"的則是中央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的采編業務骨幹,有許多還是在新聞界甚至在社會上有相當知名度的名編輯、名記者、名播音員、名主持人,你們身上更多的是經驗與歷練、成熟與穩重。據了解,參加活動的編輯記者年齡最大的已經50多歲了,不少人上過山、下過鄉,吃過苦、受過累,還有不少人長年在基層采編一線從事新聞報道,可能會覺得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方式流於形式,沒有新意,很難引起心靈上的共鳴和感動。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從新中國成立起,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並且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些可喜變化是日新月異的,不斷令人耳目一新的,一天不深入到實際中去,你就會脫離實際;一天不深入到生活中去,你就脫離生活;一天不深入到群眾中去,你就會脫離群眾。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但對青年編輯記者更好地從事新聞報道有所幫助,對名編輯名記者的幫助更大,你們一定會從"三同"中感受到今昔對比的巨大變化,也一定會從今昔對比中感受到更多、也感受得更深,從而更好地從事基層工作報道,更好地報道基層群眾。
另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活動的形式。"延安行"活動,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分成十個組到安塞縣的十個鄉村與老鄉同吃、同住、同勞動。"江西老區行"也分成十個組,但大家不僅要去農村,還有幾個組要到廠礦、企業、街道、社區、林場、醫院、派出所等各條戰線,體驗的領域更廣了,角度更全了,視野更寬了;同時要求每個組結束體驗後完成一個調研報告,這個調研不是對各條戰線本身工作經驗的總結和問題的發現,而是通過與各條戰線的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貼近式體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何指導社會生活實踐有更深刻的理解,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如何與新聞采編實際相結合有更深刻的理解,對當前社會對新聞隊伍的要求與期待以及弘揚新聞職業精神、恪守新聞職業道德的時代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在從事相關報道時更加準確地把握輿論導向,不斷提高輿論引導的水平。各位都是采編業務骨幹、名編輯名記者,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心"去參加這次體驗活動,用"心"去感悟和調研,用"心"去完成這份特殊的調研報告。
毛澤東同志1942年曾為延安《解放日報》題詞:"深入群眾,不尚空談",這是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和期望。這句話就刻在延安新聞紀念館前的石碑上,也一直刻在我的心裏。今天把這句話送給各位中央新聞單位的名編輯名記者,與君共勉,衷心祝願大家在這次"江西老區行"活動中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謝謝大家!
責編:張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