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赴海地記者歸來講述海地地震見聞和感受

發佈時間:2010年02月01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北京時間1月13日下午5時53分,海地發生7.3級強烈地震。國際社會迅速反應,中國政府于震後第一時間派出中國國際救援隊奔赴海地參與救援。中央電視臺也在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趕赴前方跟蹤報道救援情況,時刻關注海地大營救。
    2月1日下午2:30-3:30,中央電視臺赴海地採訪記者冀惠彥、熊傳剛做客央視網,與廣大網友分享他們採訪中的見聞和感受,為網友講述海地地震中鮮為人知的故事。以下為訪談實錄。

央視赴海地記者歸來講述海地地震見聞和感受

  

  熊傳剛:穿一身冬裝拿一台電腦,拿一個攝像機就走了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收看《記者歸來》系列訪談,我是主持人張瑩。當地時間1月12日,海地發生強烈地震,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派出中國國際救援隊赴海地參與救援。隨行的救援隊伍中,還有三位央視記者,今天我們很榮幸的請到其中的兩位,中央電視臺軍事部副主任、首席攝像師冀惠彥老師,您好。
    冀惠彥:您好,主持人好,網友好。
    主持人:還有一位是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著名記者熊傳剛。
    熊傳剛: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兩位非常辛苦,剛從海地回來不久,跟我們説説哪一天回國的?
    冀惠彥:27號,星期三。
    主持人:我們想請兩位首先回憶一下,當初第一次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是什麼時間?起赴的時間,包括當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兩位都想了一些什麼?
    冀惠彥:海地地震這個消息很早就知道了,地震發生之後就知道了,但是咱們中國的國際救援隊去不去?如果去記者能不能跟著去?這都不知道,下午兩點的時候得到通知,説可以派記者去跟著一塊兒採訪,4點鐘必須到機場,就留給我們2個小時的時間,這必須帶給一切的器材,要把這些東西都弄齊了,其實還需要一些時間的,攝像機、編輯機,還有傳送的東西,因為當時得到的消息,從我們這個渠道,因為我們有的時候,有一個上下聯絡的渠道,從我們渠道去一個人,後來從地震局渠道,他們又派了咱們兩位記者,這樣到機場我們才知道是三個人。
    主持人:我覺得因為是一個災難性的報道,可能走之前心理上也會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兩位在出發前有沒有覺得,當時了解到海地的情況什麼樣的?你們心裏有沒有數?
    熊傳剛:我主要跑地震局的一個記者,當時淩晨大概5:53分的時候,因為我的手機接到了地震局發過來的短信,當時我第一時間看海地到底在什麼樣的地方,因為對它很陌生,同時也是問地震局專家,那個地方,因為看它是一個海域的地方,問會不會發生海嘯,他們就説海嘯的警報已經解除了,但是我們會不會派救援隊要等待通知,冀主任接到通知比我們還早一點,我們大概到,接近快到下午的3:30那個時候,我們差不多才從臺裏出發,當時也是緊急通知,説可以再增加兩名記者,當時我們就,可以説是在北京穿著這樣一身冬裝拿一台電腦,拿一個攝像機就走了。
    冀惠彥:應對緊急任務,作為我們來講還多多少少有一些經驗,因為呢國內有一些重大的突發事件有的時候我們也去現場,如果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沒有一點物質上的一些積累,還有一些對於這些大的,重大的突發事件報道的一些規律上的認識,要想在2個小時之內就出發,幾乎不可能,很困難。所以我們當時,你看像新聞中心它的應急機制其實也在逐漸的建立,像我們隨身帶的一些東西,有一些在突發事件應急生活的必需品,包括採訪的一些輔助的器材,包括像沒有電的情況下頭頂戴的照明燈,還有指南針,還有睡覺的東西,睡袋,還有一些小東西,新聞中心早就準備好了,一個包一個包都放好了,所以當時準備好機器的時候,就是從新聞中心應急庫裏面拿了一個包,連看都不用看,裝著就直接到機場去了。
    主持人:到了機場以後才發現同行的人員。
    冀惠彥:對,那個時候才聯絡上。我們搞電視報道,靠一個人兩個人幾乎很難完成任務,所以心裏打著鼓,到機場的路上,我還一直以為就一個人去,那一個人只能適當的拍一些資料,找機會傳一些新聞,要想做大規模的報道,那幾乎不可能。所以到機場看到他們以後,才覺得心裏有底了,三個人在一起肯定是互相照顧,互相那個什麼,對完成報道任務就有把握了。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