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4月25日,沖繩民眾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美軍基地遷移計劃。
2006年9月26日,當執政5年、民意支持率也高揚了5年的小泉純一郎率領自己的內閣總辭職時,他也給自己的繼任者們留下了一個“魔咒”。
從2006年9月到2010年6月,接近四年的時間裏,日本民眾對政權的支持率,變得像一輛循環往復的過山車,而日本的首相官邸,也來來去去換了四位主人。
無論是鷹派、還是溫和派,無論是自民黨人,還是民主黨人,沒有任何一位首相能擺脫因民意而起,而很快又因民意而退的尷尬循環。
在高支持率背景下上任時,他們無一不是雄心勃勃,而當民意很快像冰山崩塌,他們又毫無例外地黯然離場。
後小泉時代的日本政壇,到底怎麼了?
安倍、福田、麻生和鳩山四位首相,為何總面臨“致命的民意”?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安倍晉三;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福田康夫;
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麻生太郎;
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鳩山由紀夫……
四年、四位首相,日本,也由此成為冷戰後西方七國中政權最不穩定的國家。日本政壇,也如同這個國家獨特的地質地貌,變成“地震多發地”。
“五年六相”創歷史紀錄
日本的政體是議會內閣制,佔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是執政黨,執政黨的黨首,一般而言都可以成為內閣的首相。和實行總統制的美國不同,日本的首相實際上沒有任期保障,理論上,如果執政黨不變,那麼執政黨的黨首可以一直連任首相。但是,日本各政黨黨首卻多有任期限制,所以決定首相任期長短的,往往是黨章而非日本的憲法。
從小泉之後的安倍晉三開始,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沒有一個能夠幹滿自己的黨首任期,幹的最長的也僅僅是1年,最短的鳩山由紀夫只有8個月,2006年至2010年短短5年,包括2006年9月卸任的小泉和新上任的菅直人,領導日本的竟先後有6位首相,這不僅在發達國家中極為少見,在日本政治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