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概況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22日 18: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國名】芬蘭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獨立日】 12月6日(1917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説象徵藍天。芬蘭有三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係。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裏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

  【國徽】 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隻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後爪踩著一把彎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獅子象徵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九個省。

  【國歌】《祖國》

  【國家政要】 總統塔裏婭哈洛寧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職;總理馬蒂萬哈寧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職,2007年4月再次任總理;議長紹利尼尼斯特,2007年4月當選 。

  【自然地理】面積為33.8145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東面是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沒有潮汐的波的尼亞灣。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亞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為200—300米的冰磧丘陵,沿海地區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蘭境內擁有極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國森林面積達2600萬公頃,人均林地5公頃,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國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其覆蓋率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樹種以雲杉林、松樹林和白樺林居多,茂密的叢林中到處是鮮花和漿果。南部的塞馬湖面積達4400平方公里,是芬蘭第一大湖。芬蘭的湖泊與狹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連,從而形成互相溝通的水路。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素以“千湖之國”著稱,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0%。芬蘭的海岸線曲折,長達1100公里。魚類資源豐富。芬蘭有三分之一地區位於北極圈內,北部氣候寒冷、多積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陽,夏季5月底至7月底晝夜都可見到太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30萬。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氣侯比較溫和的南部。其中芬蘭族佔91.2%,其它有瑞典族及少量薩米人(又稱拉普人)。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82.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東正教。

  【首都】赫爾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約為56.9萬(2009年) 。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五個省和一個自治區:南芬蘭省、東芬蘭省、西芬蘭省、奧魯省、拉畢省和奧蘭島自治區。

  【簡史】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12世紀前,芬蘭為原始公社社會時期。12世紀後半葉開始隸屬於瑞典,1581年起成為瑞典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國、瑞典戰爭後,被俄國佔領並成為沙俄統治下的一個大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後,芬蘭于同年12月6日宣佈獨立,1919年成立共和國。1939年至1940年芬蘇戰爭(芬稱“冬戰”)之後,芬被迫同前蘇聯簽訂了向蘇聯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參與了對蘇戰爭(芬稱“續戰”)。1944年2月,芬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1948年4月,又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1955年加入聯合國。1995年加入歐盟。

責編:扈玲娟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