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榮:傾心為民 永葆本色
皮膚黝黑,手指粗糙,一位土生土長的獨龍族幹部,一輩子本色不改。風風火火,苦幹實幹,幾十年傾心盡力幹著一件天大的事,那就是讓4300名獨龍族同胞儘快擺脫貧困奔向小康。執著堅守,不計得失,從獨龍江來,回獨龍江去,“老縣長”的公僕形象,牢牢定格在獨龍族同胞和怒江人民的心中。他就是高德榮,一個紅色的“路標”,一面閃亮的“鏡子”。很多人雖還沒見過他,就已聽過他的“傳奇”,他的故事已在獨龍江、怒江沿岸流傳多年。
他是獨龍江畔土生土長的獨龍族幹部,擔任過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長,被選舉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之時,卻向組織上申請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獨龍江,毅然選擇回到獨龍江帶領鄉親們修路架橋、發展産業、脫貧致富。他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在為改變獨龍江鄉和獨龍族同胞的生産生活面貌而艱苦努力著。他紮根基層,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為了群眾,用38年無怨無悔的奉獻,成為當地群眾由衷敬愛的“老縣長”,樹立起黨員幹部可親可敬的公僕形象。
高德榮講過獨龍族的“三次跨越”:一次是1949年貢山和平解放,獨龍族由原始社會末期“直過”社會主義;第二次是1999年獨龍江簡易公路修通,獨龍江終於和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了;第三次從2010年算起,啟動“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三年行動計劃”,省委、省政府莊嚴承諾--“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絕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
作為人口較少的民族,加上地理位置偏遠、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等原因,獨龍族享受黨和國家以及各級政府制定的一些優惠政策。但高德榮覺得,獨龍族同胞的生活總是靠吃國家的“低保”不好,“不要總想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幹”。
獨龍江邊長大的高德榮,深知獨龍江兩岸的自然地理條件和風土人情。他常對鄉親們説:“現在獨龍江路也修好了,房子也蓋好了,電也通了,水也來了,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發展産業。”雖已卸任縣長之職多年,但群眾還是習慣親切地稱呼他為“老縣長”。為了讓獨龍族人民早日脫貧,他毅然回到獨龍江畔,手把手指導和幫助群眾發展特色産業。無論在什麼崗位,他都堅持民族平等;無論辦事還是重大決策,都尊重民族意願和感情,讓獨龍族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
高德榮在鄉里建了一個育苗基地。基地不僅試種草果,還對全鄉的老百姓進行種植、苗圃管理、殺蟲等方面的技術培訓,並將質量優等的品種進行分苗,免費分發給老百姓。在他的帶領下,草果已成為獨龍江鄉重要的致富産業。以草果種植為依託,鄉里的第一個企業--草果烘焙廠也建成投産。
從引領全鄉、全縣發展大計的使命感,到關懷一家一戶群眾生活冷暖的人情味,對於高德榮來説,堅持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是他從未改變的信念和準則,因為他一直就站在群眾中間,鄉親們就是他的同胞手足,對親人的關懷、牽掛對他來説,理所應當。他總是説:“我們當幹部、當領導的能不能走群眾路線,首先看對群眾有沒有割不斷的實實在在的感情。生活在群眾中讓人過得更充實,漂浮在官場上使人越來越浮躁。”
每年快要到封山和開山季節,高德榮都要駐守雪山,少則一星期,多則兩個月,與交通部門的工人一道一鏟鏟、一鋤鋤刨開雪堆,為的是讓獨龍江的開山期長一些,讓為獨龍族群眾運輸物資的車輛多走一些,給在獨龍江施工的人們多留一些運輸材料和物資的時間。可為了這個簡單的願望,2007年5月,高德榮差點下不了雪山--他和褚利光、魯春平一起被突如其來的雪崩掩埋,幸虧在場的交通局裝載機手阿塞及時發現,才把他們救了出來。
如今,獨龍江畔草果飄香,“蜜”香四溢;一幢幢別墅式的農家小樓拔地而起,平整的柏油路通向各村各寨;獨龍族人和城裏人一樣享受上網、通話、看數字電視……一年不見,獨龍江大變。獨龍江之變,離不開一個人:他把自己“封入”高黎貢山,履行職務在獨龍江邊;他離群眾需求很近很近,卻離身邊人要求很遠很遠;他傾力讓獨龍江的發展快起來,也讓發展對生態的影響慢下去。
時代在變,他一身行頭30年沒變,一塊手錶一戴30年,一件衣服一穿10年,還自詡為高德榮式“風格”。清廉,源於無私。
高德榮本來有條件、有資格享受較好的物質待遇,但他捨棄了,甘願回到條件艱苦的山區去,和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奮鬥在一起,事事衝在第一線,以此為樂;他本來可以正當合理地搞搞“家庭建設”,讓自己和家人過得舒適一些,但他沒有,而是時刻掛念著國家、民族、家鄉和鄉親,只要“大家庭”過得好,他就開心;他本來可以含飴弄孫、旅遊消遣,但他選擇繼續發光發熱,把時間精力甚至工資花在為家鄉建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上。
一個人的氣質,不在他的形象和著裝;一個人的力量,與他的體格和身高無關;一個人是否高貴,不能看他擁有多少錢多少房,而要看他是否有尊嚴、有擔當、肯付出、重使命。高德榮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對敬業奉獻做出了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