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給總理出“考題”的互聯網導師

2015-12-18 第16期 行業先鋒

他是總理點名會見的四位中國互聯網精英中唯一的院士,短短8分鐘給總理出了四個“考題”;他在首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40分鐘主題演講,被馬雲稱為“院士單口相聲”;他是國內最早從事數字通信技術研究的骨幹之一;他是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他是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

1994年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中國正式與國際互聯網接軌。這背後,鄔賀銓及其同事們,為了中國互聯網的接入,準備了整整15年。1979年,鄔賀銓在成都郵電部五所,主持開發出國內第一個60路復用設備;隨後,研發中國第一套SDH設備,為日後他最早從事的ISDN(“一線通”上網技術)的研究打下基礎,此後,作為項目和總體設計負責人完成了ISDN 2B+D和 30B+D NT1的開發,也即完成了“七五”攻關任務。

中國人從最早的撥號上網,到ISDN一線通、寬帶ADSL、光纖入戶、3G網絡、4G網絡、移動互聯網,乃至今天的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鄔賀銓他們面臨更多的是對“過去自己”的一次次顛覆。

2003年,中國還沒有聽説3G的時候,作為戰略研究者,鄔賀銓便組織起草了一批互聯網基礎研究的課題,其中,包括無線互聯網研究的方向。同年,作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起草組成員,他提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的重大專項,項目定位就是3G、4G,甚至5G,這一預算達到500億的項目,預計歷時14年。綱要2006年頒布,預計到2020年,將中國建成無線通信強國。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網絡規模、網絡用戶數全球第一。這位和互聯網事業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古稀老人説,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讓他有三個沒想到。

“挑戰機遇同在,風光風險共存,未知多於已知,永遠都有故事,顛覆不是新聞,一切皆有可能。” 這是鄔老對互聯網在中國發展20年最真切的感受,但他説這是現在總結出來的,1994年中國作為第77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國家時,他根本沒有想到在20年的時間裏,中國迅速崛起為互聯網大國並向互聯網強國邁進。1994年的網速最快只有十幾K,而現在一些家庭帶寬已達到20M,在往百M發展。1997年我國第一次統計網民數量,當時只有60多萬網民,到2008年的時候就接近了3個億,相當於美國人口總數,現在已經接近7個億,約佔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我國手機用戶13億,普及率達到95%,手機上網人數超過一半以上。微信各種各樣的APP,已經非常豐富。另外移動互聯網跟物聯網的結合,現在可穿戴終端的大量出現,在繼續拓展消費互聯網發展的同時開啟了産業互聯網的歷程。

鄔老説除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讓他沒想到的就是中國出現了這麼多世界級的互聯網大企業,2014年世界前十大互聯網企業就有四家是中國企業。在搜索引擎上,百度已經在中國市場佔第一位,在電子商務上阿裏佔第一位,在社交網絡騰訊佔第一位,他們不單在中國佔有位置,那麼像阿裏啊,騰訊現在也開始向國外發展。

最讓鄔老想不到的是,國家對互聯網事業的發展的越來越重視。習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讓鄔老感慨:“從來沒有一個國家領導人,站的這麼高評價互聯網,為互聯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如果説以前更多關注自身的發展,那從習主席的講話看到,現在已經走向世界,不僅關注自身發展,還希望希望帶動全世界一同發展。”

鄔賀銓年逾古稀,仍在創新,就像互聯網發展永遠有新的業態出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