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民家門口的醫生】 昂青(右二)每月要到貢公麻村巡診,像昂青一樣每月走村串戶的村醫有6689名,分散在青海省4243個行政村衛生室。[詳細]

才讓三智
Cai Rang San Zhi

概況

2012-09-25 央視網記者 馬旭

才讓三智,23歲,藏族牧民,主業放牧。才讓三智是切日登的大兒子,初中文化水平。因為家族成員較少,主動承擔起家族裏的放牧任務。由於沒有分家,才讓三智一家三口跟父母一起居住,妻子和女兒主要負責照顧老人和商店。

2012年8月27日,記者見到切日登,他説,大兒子才讓三智去夏季草場放牧,離家100多公里,那裏海拔在4000米以上,手機沒有信號,很難找到。[詳細]

昂青
Ang Qing

專訪

傳承責任 堅守榮耀

2012-09-25 央視網記者 馬旭

昂青認為醫生這個職業不能拿金錢來衡量。他説,藏醫是一門學問,必須傳承下去,這是作為藏族子孫的一份責任。[詳細]

切日登
Qie RiDeng

專訪

從身無分文到商店老闆

2012-09-25 央視網記者 馬旭

切日登為人熱情,受村民喜歡,商店生意越來越火。2008年,縣政府給貢公麻村通上電和水,切日登家添置了電視機和新傢具。[詳細]

李毛
Li Mao

專訪

相扶相持 苦盡甘來

2012-09-25 央視網記者 馬旭

李毛説,現在的幸福,真的來之不易,她首先要感激本村的醫生昂青,因為他,自己才活到現在。[詳細]

往期回顧REVIEW

  • 第37期

    藏族醫生勇救漢族父子

    拉薩暴力事件中,勇救漢族父子的洛桑醫生身受重傷,少先隊員去看望他時,洛桑和護士次吉忍不住落淚。 [詳細]

  • 第36期

    “威風腰鼓隊”歡慶十七大

    2007年10月19日,武警徐州支隊第二大隊四中隊的官兵敲起喜慶的腰鼓,歡慶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詳細]

  • 第35期

    雪災抗擊中的年夜飯

    08年冰災中的美麗瞬間,大年三十,浙江省嘉善縣電力工人就地煮起了方便麵。他們説,這是平生最難忘的年夜飯。 [詳細]

  • 第34期

    老黨員們的幸福

    2011年,北京市20位有50年黨齡的黨員代表,濟濟一堂,重拾紅色記憶,並獲得了優秀共産黨員榮譽證書和獎章。 [詳細]

  • 第33期

    社會盛開和諧花

    2006年,江蘇淮安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萬人自行車巡遊,四位淮安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幹部打出“社會和諧”標語。 [詳細]

  • 第32期

    志願者眼中的上海世博會

    2010年,顧思文、馮晟和王褚英在太倉市一副大型世博宣傳畫前露出微笑。一位新華社攝影師記錄下了那一刻。 [詳細]

  • 第31期

    “希望工程”讓愛傳遞

    2005年5月21日,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蘇明娟、“小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首次在北京聚首。 [詳細]

  • 第30期

    汶川地震災區家庭的重建

    這對雙胞胎于2009年4月23日出生在什邡市婦幼保健院,彼時震驚世界的5.12地震即將一週年。 [詳細]

  • 第21期

    “非典”阻擊戰的英雄們

    2003年5月6日,北京地壇醫院,郭利民和張紅宇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正通過透析機研究SARS病毒。 [詳細]

  • 第20期

    新農保暖了農民心

    1月22日,王文林領到養老金後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當日,武川縣在可可以力更鎮巨字號村為60歲老人發放養老金。 [詳細]

  • 第19期

    玉樹人樂觀重建家園

    2010年4月14日,王景超、王啟虎、韓濛濛和張鳴崗,扎西桑周以及路過的藏族小夥一起,用一條棉被將江嘎救出。 [詳細]

  • 第18期

    超級水稻,讓糧農快速致富

    2010年,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Y兩優2號”高産雜交水稻在德安縣河東鄉“隆平超級稻示範基地”喜獲豐收。 [詳細]

網友留言

登錄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