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月嫂奶奶
  • 我家老二
  • 離村
  • 霾城
  • 離開北京之後
  • 火火的少年
  • 救爹
      成功躲過了延遲退休,卻躲不開為高房價,不得不替兒孫打工;別人當高薪月嫂,咱當天價“月奶”;忙完了孫子,還得繼續忙“單獨”政策給的二孫子;2017年盼到了功成身退,老伴延遲退了休,換他老驥伏櫪。這就是我,一個奶奶的再就業自白。
      二胎政策放開了,鄭錢花卻在擇“二”的門檻前,進退維谷。婆婆拿出了30萬“特別獎金”,她最終有沒有要“老二”?
      在北京,閏土已經很難吃到地道的家鄉飯了,近20年來,每天的電話、短信,成為他和家鄉血脈的唯一連接。日漸模糊的家鄉,在親人們的描述中,漸漸清晰,乃至成為隱痛——對,那是故鄉,可又是那樣陌生。
      40歲的屋冉媛下班走出辦公室,天空灰濛濛一片。她打開手機軟體,空氣質量指數超過200,2017年的第一個重污染日不期而遇。
      家鄉熟悉、安逸,也庸常、蜚短流長。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董小姐都在和週遭的成見、內心的魔咒做著鬥爭:“只有混得不好的人才會回來!”而下一秒,她便會偽裝心底的不安,平靜淡然地回應:“哦,我在北京呆過那麼久,我不喜歡那兒。”
      可能是剛出生的“二胎”妹妹沒日沒夜的哭,可能是爸媽不再關注自己,14歲的艾王子白天都像在夢裏,想使勁嘶喊卻發不出聲。等終於吼叫出來,卻在發泄中用倣真槍誤傷了壞人,原是扶老奶奶、做好事,卻不得不接受懲戒。幸好毀人無數的勞教制度早已被廢止,2017年,犯錯的少年可以在成熟的社區矯正與服務中,找到未來……
       為了給病危父親搶奪時間,她也希望得到“特權”,可以讓父親直達重症監護室。為了20萬手術費,畢業才一年的她四下籌借,也想給醫生塞紅包。父親病危,而救護車卻不能跨市,繳費15萬才能開始手術,而繳費時間卻要等到9:00,體制的種種弊病也讓她心酸。

        在時間面前,現實總是給過去的我們一個重重的耳光,卻從未叫醒我們的幻想,我們只渴望前行,卻走的太快以至於忽略了旅程中那些本應避免的傷痛,現在我們渴望終點能夠如願,則需要慎重地審視未來的每一步,2017年並不遙遠,我們用虛構的故事梳理出一種可能,對未來報以最殘酷的想象,給現在預留出調整的空間。

製作/馮曄 黃田園 楊翰寧 魏宇 設計/初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