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對於個人和社會來説,都具有重要意義。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及其道德實踐標準,是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的延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要求。
黨的十六大以來,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開展“雙百”人物、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宣傳郭明義、楊善洲、沈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使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持續推進。
趙維富,四川閬中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以不圖回報的質樸情懷,靠一己之力,幫助了100多個老弱病殘者。
尹升,近半個世紀撿了17個“爹”,他讓這些來自故鄉、流落街頭的孤苦老漢有了一個溫暖的晚年,用自己的行動譜寫著燕趙之子的人性之美。
王金清,從17歲黃河裏救起第一個人開始,22年間,他已記不清自己救活了多少人。被大家稱為“黃河義士”、“包頭好人”。
章金媛,1929年出生在南昌縣。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工作到100歲,在社區護理崗位上再奮鬥17年,最好的結束就是倒在講臺上。
張繼鎖,山東省單縣高老家村人。在煙臺牟平打工時,他曾撿到70萬元鉅款,儘管母親病重缺錢,他仍原數還給失主,沒有留下姓名。
王自殿,北京門頭溝郵遞員,負責區域內有2000多住戶、20多個單位和一個煤礦,這共計1萬多人口的報刊、包裹、信件等郵件,都要經他手遞送。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頒獎典禮——《德耀中華》2011年9月20日晚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