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全部視頻
  •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應外交部長王毅邀請,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裏將於4月13日至14日訪華。美國國務院稱,克裏將在4月出席完在倫敦舉行的八國集團外長會議之後,從4月12日至15日先後訪問韓國、中國和日本。這是克裏任國務卿後首次訪問亞洲。

  •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透露,克裏訪華期間,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中國領導人也將予以會見。“中方願同美方一道,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保持高層交往,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管控好分歧與敏感問題,”

高清圖集
克裏與中國
"我們在經濟市場是競爭對手,但我們不應該將彼此視為敵手,而使我們在許多事情上喪失合作能力。"——2013年1月24日,美國參議院舉行新一任國務卿提名聽證會,候任國務卿克裏在會上亮出了較為溫和理性的"中國觀"。
"如果中國成功實現經濟再平衡,全球經濟都將從中受益,我們也不例外;如果中國失敗,或者更糟糕,如果我們試圖去'遏制中國',則將一損俱損。"——2010年12月,克裏在民主黨智庫"美國進步中心"發表演講時,就中美關係走向發表看法説。
"美中關係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美國政府和國會高度重視發展美中關係。"——2009年5月27日,克裏在接受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會見時表示。
"我們處於充滿挑戰的時期,挑戰往往蘊藏機會,鄧小平説過'不管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那就讓我們多抓老鼠吧。"——2009年奧巴馬上任伊始,克裏曾引用鄧小平的話闡述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焦點一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從克裏在國會涉華議案的審議和投票記錄來看,對有利於促進中美關係發展的議案,他一般投贊成票,反之,他一般投反對票或發表反對意見。 [詳細]

焦點二平衡“再平衡”?

奧巴馬現在要糾正希拉裏對華的“過激”行為,對再平衡政策進行微調,行事溫和的克裏因此成為最佳人選,另外,克裏在美國國會有著超高“人氣”。[詳細]

焦點三或更溫和務實

從根本上看,克裏與希拉裏的處事風格相異但外交理念趨同,克裏可能展現更多的是溫和、務實和理性,但他們都將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 [詳細]

外交“核潛艇”

論美國重返亞太:軍事基地已夠多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多。每一個行動都會帶來反應,我認為美國不得不對將來如何行動考慮更週全些。”[詳細]

論朝鮮半島危機:不會承認朝鮮為核國家

"十分簡單,底線在於,金正恩所選擇做的事情是挑釁性的、危險的、魯莽的,美國不會接受朝鮮成為核國家。"[詳細]

論釣魚島問題: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

"釣魚島在《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內,但對於其主權歸屬問題不站隊,美國不支持任何一方。美方的一貫立場是希望中日兩國通過對話解決問題。"[詳細]

論伊朗核問題:無法接受擁有核武器的伊朗

“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朗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美將以最大的‘善意和尊重’力求政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訴諸武力,以免導致更嚴重的後果。”[詳細]

論敘利亞問題:巴沙爾必須下臺

“巴沙爾政權發動的猛攻是巴沙爾殘酷執政的新例證。我們譴責其濫殺無辜平民,強烈譴責巴沙爾政權,這進一步證明了巴沙爾必須下臺。”[詳細]

論美亞歐關係:決不會犧牲歐洲的利益

“我們重視亞洲的程度與重視歐洲是一樣的,我們決不會以犧牲歐洲利益去做任何事情,美歐將聯手應對來自亞洲經濟崛起的挑戰。”[詳細]

論中美非關係:美國對非投資應看齊中國

“非洲大陸蘊含巨大商機,美國對非洲投資應看齊中國。中美在非洲的影響力之爭就像一場'博弈',但美國人不必發愁,這是一場美國能贏的‘博弈’。”[詳細]

論巴以關係問題:推動巴以和平進程

解決巴以爭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奧巴馬政府將採取措施重啟巴以和平進程。而在總體戰略中,有關巴勒斯坦建國的談判位於核心地位。[詳細]

作為奧巴馬2.0時期的首席外交官,克裏國務卿又會展現怎樣一張“美國的臉”?

克裏國務卿之路

約翰·福布斯·克裏(John Forbes Kerry,1943年12月11日-)美國政治家,國務卿,馬薩諸塞州參議員。1962年,克裏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政治學,1966畢業獲學士學位。他畢業後即加入海軍預備役,1968至1969年參加越南戰爭,並因此獲得三枚紫心勳章。2004年7月29日獲民主黨提名為該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候選人,同當時的在任總統小布什競選美國總統一職。2008年12月,克裏當選為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2013年1月29日,接替希拉裏出任新一任美國國務卿,這是16年來美國第一位白人男性國務卿。

約翰•克裏的“總統”情緣

1、1960年11月,克裏進行了生命中第一次政治演説,內容是支持約翰•F•肯尼迪參選美國總統。

2、1962年,克裏開始成為愛德華•肯尼迪競選參議員的志願工作人員,並在羅德島上的一個農場
    第一次見到了約翰•F•肯尼迪總統。

3、克裏曾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加2004年總統選舉,但以微弱劣勢敗給時任總統共和黨人喬治•W•布什。

4、2007年,克裏也曾表態可能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但最終放棄。

5、2013年1月29日,克裏出任新一任美國國務卿,成為奧巴馬總統內閣的核心成員。

克裏:奧巴馬的政壇貴人

2004年,克裏指名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發表演講,闡述民主黨綱領和政策,使奧巴馬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2008年奧巴馬當選後,克裏在外交陣線給予他諸多支持,時常充任總統特使出訪他國。

戴越戰勳章的反戰鬥士

1966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克裏報名加入了海軍,自願到越南參加戰鬥。他在越南的四個月為他帶來了一枚銀星勳章,一枚銅星勳章和三枚紫心勳章,並稱為“越戰英雄”。

克裏為何成為國務卿?

曾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外交領域經驗豐富;在美國國內和國際上均人脈廣泛,與不少國家領導人保持較好的關係;在外交政策上的理念同奧巴馬非常接近,都主張務實外交。

身世顯赫與歐洲多個王室有淵源

克裏的父親是外交官,母親則是貴族千金。據調查,克裏家族的"根"可以追溯到科羅拉多州史上第一任州長和波士頓幾乎所有上流社會的大家族。且在海外,克裏家族與歐洲幾個王室都有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