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近年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文化因素開始發揮著原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國文藝創作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不斷開拓創新,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特別是國慶60週年系列文藝活動的成功舉辦,集中展示了我國舞臺藝術優秀作品和傑出成就,社會反響熱烈,向新中國60華誕獻上了一份生日厚禮。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長、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總指揮陳曉光3月9日14:30做客中國網絡電視臺復興訪談,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歡迎廣大網友就文化藝術創作及《復興之路》的相關幕後故事暢所欲言! >>>點擊參進入與互動
“讓人民群眾成為文藝精品的欣賞者、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和諧文化的建設者、節慶文化的享受者,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作為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主任、文化部副部長、著名詞作家,陳曉光認為,這是舉辦本屆藝術節的最終目標。
1月17日(週日)晚,《復興之路》如約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中國音協主席、著名作曲家趙季平親臨現場。他是《復興之路》中節目交響合唱《永世不忘》的作曲。對於自己節目的呈現,趙季平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到這個節目,總體效果不錯。
一直以來很少觀看關於主旋律題材的劇目,我沒有想到現場觀看《復興之路》會有如此大的震撼。作為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這部音樂舞蹈史詩具有格外重要的教育意義。通過《山河祭》《熱血賦》等五大部分的講述,將共和國成長的艱辛生動地再現在觀眾面前,即便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也可以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大學生王小姐23歲
《復興之路》之所以充滿魅力,還因為她集中反映了中華文明的積澱、我國當代文化的碩果和舞臺藝術的現代化成就。無論歌曲、歌詞、舞蹈、戲曲、雜技,還是演奏、演唱、朗誦,或是舞美和燈光,這裡聚集了最優秀的創作和演出人才,他們既延續傳統,又力求創新。在這個大舞臺上,人們可以盡情領略我國舞臺文化的最新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