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路透社9月12日報道,一位利比亞官員稱,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裏斯多佛 史蒂文森(christopher Stevens)和其他三名使館官員于當地時間9月11日在該國東部城市班加西(Benghazi)遭火箭彈襲擊身亡。 據悉,為抗議美國拍攝的一部電影"侮辱"伊斯蘭教先知,數十名利比亞示威者11日衝進美國在利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領事館內,將多處建築點燃。[詳細]
利比亞內政部副部長謝裏夫(Wanis al-Sharif)12日證實,美國大使史蒂文森與另外3名官員遇襲身亡。利比亞副總理沙古爾(Mustafa Abu Shagur)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證實了史蒂文森死亡的消息。史蒂文森是一名職業外交官,自今年5月抵達的黎波裏擔任美國大使以來,在利比亞還不到4個月。[詳細]
在各方譴責衝擊美國使領館行為的同時,包括利比亞、埃及和聯合國在內的各方也都提到不應容忍侮辱伊斯蘭教的行為。近來在網上流傳的一部美國影片正是激起利比亞和埃及兩國民眾憤怒的直接原因,也是這次衝擊事件的導火索。[詳細]
今年2月,駐紮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美國士兵焚燒大量包括《古蘭經》在內的伊斯蘭宗教書籍,在阿富汗等國引起軒然大波。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隨即爆發大規模反美遊行,發生了多起針對美國目標的襲擊事件。[詳細]
今年4月,美國牧師特裏 瓊斯等人在佛羅裏達州的一教堂前焚燒多本《古蘭經》,並通過網絡直播全過程。這一行為遭到了穆斯林世界的強烈譴責。瓊斯聲稱,焚經是為抗議伊朗關押新教牧師優素福 納達爾哈尼。[詳細]
近年來,美國漠視、甚至侮辱穆斯林宗教習俗的事件時有發生。幾乎每次事件都會立刻引發新一輪反美浪潮。然而,美國似乎並不願正視這些問題的根源,反而強調這是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存在所謂的“文化衝突”。[詳細]
製作這部電影的導演巴奇萊目前已經躲了起來。不過,他還是于12號接受了美聯社的電話採訪。在採訪中,巴奇萊表示他之所以製作這部電影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反對伊斯蘭教的政治觀點。對於自己的電影間接導致美國外交人員遇難一事,巴奇萊表示非常抱歉,但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使領館安保措施不當所導致的,同時他也不願意改變自己對於伊斯蘭教的負面看法。[詳細]
近些年,美國使領館在世界各地遭到的抗議不少,但直接針對美國使領館的恐怖襲擊即使在反美勢力囂張的國家都比較罕見,更何況這次流血事件發生在曾被稱為利比亞革命堡壘的班加西。 [詳細]
為抗議美國拍攝的“侮辱”伊斯蘭教先知的電影,數十名利比亞示威者9月11日衝進美國在利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領事館內,將多處建築點燃。[詳細]
9月11日晚,美國駐埃及大使館遭到當地示威者的衝擊,數千名示威者衝擊位於解放廣場附近的美駐埃大使館,數十人爬上使館高大的圍墻,扯下美國國旗。[詳細]
12號,阿富汗塔利班組織發表聲明對這部電影表示強烈抗議,並號召阿富汗人對駐阿美軍展開報復行動,他們聲稱已經做好了向美國發起長期戰爭的準備。[詳細]
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遭襲身亡,恰好發生在美國9 11爆發十一週年的紀念日當天。分析人士認為,一國大使在駐在國被殺害是外交意義上的極端事件,它往往標誌著受害國外交政策的重大失敗。 [詳細]
這次大使遇害事件顯示了中東地區民主化的現實不可琢磨性,它並沒有帶來當地秩序的良性演進,也沒有導致阿拉伯世界親西方的明顯傾向。[詳細]
奧巴馬政府鼓勵中東民主化,但美國拒絕對中東地區做新的投入,而是把更多力量朝亞太地區轉移,致使美國控制中東局勢的實際杠桿越來越少。[詳細]
去年拉登被擊斃後,美國一度以為反恐可以告一段落,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級別可以調低。但大使之死勢必讓美國重新面臨反恐的壓力。[詳細]
這部名叫《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先知》的影片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地産開發商巴奇萊製作。影片中,巴奇萊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描繪成一個騙子,還聲稱追隨他的穆斯林是一群無知的人,並宣揚伊斯蘭教是一個“毒瘤”。這部影片立刻在利比亞、埃及等穆斯林國家引發民眾的強烈抗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