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把“善”做到群眾心裏去 推動大愛鎮江建設_專題_央視網(cctv.com)

百家經驗

鎮江市:把“善”做到群眾心裏去 推動大愛鎮江建設

先進事跡宣傳報道 專題頻道出品

近年來,鎮江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以社區為主陣地,依託一張榜、一堂課、一項服務,積極開展“立德行善”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精心培育、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地激發了全市人民“存善心、講善言、行善舉、做善事”的道德熱情,有力推動了和諧社會、大愛鎮江建設。

田間“魔術師”趙亞夫 為農民服務了大半輩子
趙亞夫,這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一輩子都在服務農民的老人,希望在未來的十年,可以培養一支“職業化”的農民隊伍,讓“職業農民”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

“要致富,找亞夫,找到亞夫準能富。”這句順口溜在句容、在鎮江乃至在江蘇全省口口相傳30年。為農民服務了大半輩子的“時代楷模”趙亞夫,退休後仍奔波在田間地頭,帶領鎮江戴莊農戶發展有機農業,走現代化農業的勤勞致富之路。

今年,趙亞夫的提案是建議發展“新型的職業農民”。在趙亞夫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農民拋棄了農田,選擇進城打工,但通過打工富裕,並不是“農業發達”的體現。他提出通過武裝農民的腦袋,來致富農民的口袋。應該重視田地裏的普通農民,他們有實際經驗,只要有人教會他們技術,通過合作社帶著農民運作,他們就能成長為“新型職業農民”。農民這個職業做得好的,年入幾十萬甚至百萬,比在城裏的生活更好。

“回顧我的工作,改革開放的前20年,我努力使農民們得到溫飽,改革開放後的30年,是努力讓農民們實現小康,實現現代化。下一個十年, 我希望咱們能實現農業現代化,城鄉發展一體化,生態文明建設大提高,糧食安全有保障, 務農農民生活水平趕上鄰近城鎮居民,咱們的農民可以安心地留在農村,安心務農,創造農民們的美好時代。”趙亞夫這樣總結道。

揚中“星光義工”便民服務獲點讚
相關圖片:民一社區婦聯攜手星光義工唱響親民樂章

“白天要上班,幸好社區晚上有人在,不然辦事就麻煩了。”23日晚8點,揚中市三茅街道文化新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燈火通明,值夜班的工作人員和黨員義工們或整理相關材料或幫居民登記辦理相關手續。前來辦理社保卡信息核實業務的居民劉阿姨説,“夜間辦公制度給我們這些上班族帶來了很多便利,社區黨組織現在是越來越貼心了!”

今年以來,針對社區群眾普遍反映的社區幹部和居民上班時間都是“朝九晚五”、服務供需不“匹配”的問題,揚中市在全市開展社區“星光義工”活動,在社區推行錯時服務,正常工作時間之外,由1名社區幹部和2名“星光義工”在綜合服務中心值班,將服務居民的時間延展到“朝八晚八”,提供政策諮詢、手續代辦、應急互助、維權保障等各類服務,居民即便是晚上也能把事情辦好。文化新村社區黨委書記朱孝衛説,“星光義工”活動開展後,中午12點至2點也都有義工值班。這樣算起來,社區服務時間比原先延長了6個小時。

為了確保“星光義工”活動落到實處,揚中市深化社區黨員志願者活動,完善駐區黨員到社區報到制度,加強社區網格長和民情信息員隊伍建設,吸納多方力量參與“星光義工”活動,目前,共有6000余名社區黨員、駐區黨員、網格長和民情信息員作為志願者參與“星光義工”活動。

為了確保“星光義工”活動有序開展,揚中市委組織部建立公示制度、日誌制度、督查制度,以健全的制度來提高服務實效:將“星光義工”值班表提前一個月在社區公開欄公示,方便居民辦事和監督;對“星光義工”活動進行全程紀實,形成工作日誌;鎮(街、區)定期、不定期對“星光義工”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如今,路燈不亮了、下水道堵了、停電斷水了這些麻煩鬧心的事情,居民不擔心了,無假日、全天候、全覆蓋的社區貼心服務,讓他們深感生活更便利了。據了解,“星光義工”活動開展以來,已接待來訪群眾4000余人次,受理各類事務18500余件,一次性辦結率70%,三日內辦結率90%,群眾滿意率95%以上。

真正把“善”做到群眾心裏去
3月18日,在鎮江市迎江路中心社區,61歲的志願者賞寶瑋展示她剛領到的“大愛鎮江”愛心卡。她已經連續十多年為社區孤寡老人愛心送餐、義務保潔。

一是用善行義舉榜揚善。充分利用媒體樹善揚善的同時,積極創設向善載體,推出了立在群眾身邊的“善行義舉榜”。在“上榜”對象上,突出身邊人,著眼身邊事,抓住社會大眾關注點、群眾道德訴求興奮點,分別選出平常生活中孝、勤、和三個方面的凡人善舉,平凡崗位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優質服務三方面的先進典型。在“選榜”方式上,按照“群眾選、選群眾”的要求,做到群眾初推、社區復推和評議小組競推“三推並重”。在“立榜”形式上,堅持虛實結合,一方面利用單位社區宣傳陣地,樹立醒目的實體榜,一方面利用各門戶網站、社區網絡,設立專門的網絡榜,做到一榜兩公佈,看學兩不誤。在“榜單”管理上,各級文明辦對榜單建設和發佈實行動態管理,每季度更新發佈一次。今年以來全市共設立善行義舉榜551個,推舉評選各類上榜好人3168名。這其中既有全國時代楷模趙亞夫、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張雅琴等一批有影響的先進人物,也有一大批深受廣大市民喜愛的草根模範、平民好人,為人們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善行風向標”。

4月28日上午,由市文明辦&&,鎮江市首批童謠説唱站檢查組對官小童謠説唱站工作進行了現場評估。

二是用道德講堂勸善。著眼于促進教善學善良性循環、營造揚善行善濃厚氛圍,不斷拓展“道德講堂”的形式,豐富“道德講堂”的內容,多途徑發動社會各界一起辦講堂,多層面吸引廣大群眾一起進講堂。政府主導開設講堂,全市各層各級加大投入,開設了527個道德講堂,實現了市及轄市區、主城區所有社區、市級以上文明單位、食品藥品企業、100人以上窗口單位道德講堂“五個全覆蓋”。動員社會創辦講堂,全市有7家民營企業建立道德講堂,5位“鎮江好人”以個人名義“私人定制”開辦道德講堂。積極創設特色講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的要求,全市中小學以“八禮四儀”教育為主題,建成52個“養正學堂”;以道德童謠傳唱為主題,建成30個“道德童謠説唱站”。道德講堂的廣泛開設,有效地帶動了廣大市民崇德向善,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心靈加油站”。

三是用志願服務行善。堅持把社區作為主要陣地,把志願服務作為主要抓手,積極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黨員幹部,進點學善,駐點揚善,在點行善。領導幹部定點挂鉤行善,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市及轄市區所有領導,機關部門以及街道負責人全部挂鉤相應社區,並把開展立德行善主題教育活動作為挂鉤的一項重要任務,把定期駐村進社區説善揚善勸善行善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黨員特別是公務員駐點領崗行善。全市制定了黨員進社區“三崗三責”志願服務制度,建立公務員參加志願服務工作機制,明確公務員每月進社區開展志願服務不得少於20小時。志願者入點自發行善,全市1082支“學雷鋒志願服務隊”,連續11年每月開展社區志願服務集中行動。全市成立了“大愛鎮江愛心聯盟”,扶持壯大“社會媽媽”“社會兒女”等20多支品牌愛心團隊,長年開展“愛之行”系列服務活動,帶動數十萬群眾投身愛心公益行動。以骨髓捐獻為例,佔全國人口總數不到0.2%的鎮江,擁有骨髓捐獻志願者12423人,佔到了中華骨髓庫的1.3%。

行善是過程,立德是目的。通過一段時期“立德行善”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我們欣喜地看到,從善行善正在成為全市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群體行動、系列行動,體現了和諧社會建設的新要求,反映了鎮江道德建設的新高度。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宣部的要求,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把主題教育活動深入持久地推進下去,真正把“善”做到群眾心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