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國夢宣傳教育"五進五促"、全省"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活動,普定縣積極探索開展"立賢榜、樹德榜"工作,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目標,以"樹榜樣"為手段,大力推進道德建設。
一是樹立"先賢榜"。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長河中,先賢名士一直是引領道德風尚的標桿。先賢引領的傳統道德是民族精神所在、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傳統的核心內容。普定縣在探索開展"積德榜"工作中,將"先賢榜"作為"積德榜"首要內容,以先賢們的人格魅力、道德力量引領社會道德風尚,使"先賢榜"成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有力抓手。在學校,選擇雷鋒、李四光、鄧稼先、袁隆平等(如職中"先賢榜"中魯班是排在第一位的先賢);在村居和社區,選擇孔子、關羽、岳飛和新中國領導人等;在機關單位選擇焦玉祿、孔繁森等為"先賢榜"人物。"先賢榜"給以莊嚴、肅穆、崇敬之感,給人們心靈的震憾與洗禮;
二是樹立"鄉賢榜"。縣內的名人賢士一直為全縣人民引以為自豪,是全縣人民心中的榜樣,樹立"鄉賢榜"讓榜樣化人更直接、更接地氣,在鼓舞激勵全縣人民崇德向善時更加倍感親切,在為鄉賢樹榜中,選取普定籍人士:民國時期教育總長、曾主修《貴州通志》的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任可澄,花鳥畫大師袁曉岑,著名藝術家袁熙坤,著名美學家、哲學家劉綱紀,古文獻研究專家、《詩經全譯》作者袁愈嫈,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吳梅,全省誠實守信道德模範汪朝陽等作為"鄉賢榜"上榜人物。"鄉賢榜"上榜一經公佈,立即引起縣內文人、學者的關注。
明確上榜標準和程序。
一是評榜。在評榜前開展廣泛宣傳動員,發動群眾積極推薦,選出候榜人;
二是議榜。組織評議團,對候榜人進行評議、討論、調查了解、核實,初步確定上榜人選;
三是曬榜。對初步確定的上榜人選進行公示,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和投訴,最終確定上榜人選。根據農村、社區、企業、窗口單位和學校的人群特點,突出"積德榜"的側重點。農村和社區突出"五禮"中的"仁、義、孝",營造鄰里守望、樂善好義、孝老愛親的良好道德環境;企業和窗口行業突出"五禮"中的"仁、誠、敬",營造節儉環保、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的良好道德環境;學校突出"五禮"中的"誠、敬、孝",營造勤儉誠信、敬愛祖國、孝老愛親的良好道德環境。用身邊人説身邊事,以身邊理教育身邊人,讓"有德"人上榜,讓身邊人學榜,分類指導"樹榜立德"工作深入開展。
統一"積德榜"展示標識和內容。
為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讓群眾樂於接受,普定縣以"六有兩大一鮮活"作為"積德榜"展現形式,設計了"有統一的logo、有"文明普定"的圖章標識、有"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字樣、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基礎內容、有評選標準、有上榜程序";版面大方、大氣,莊嚴醒目、雅俗共賞,根據上榜人的年齡結構、職業配與生活照、先進事跡實景照,給人以生動、親切、鮮活之感。
學榜。
一是榜進講堂。上榜人物進道德講堂,為廣大群眾上一堂"看得見、摸得著"的上榜人物道德課,用身邊"德"説身邊理,用身邊"德"感化身邊人,讓廣大群眾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傳統美德的魅力。
二是榜進學堂。開展以"積德榜"為主題的班會課、團(隊)會課、主題的板報、手抄報、徵文活動、中華經典詩文朗誦、增強學生對"積德榜"的理解和參與;
三是榜進廣場。設立縣級"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廣場,在縣級"積德榜"集中展示基層榜中推薦出來先進典型,讓廣大市民參與"積德榜"的工作中來,學習身邊榜樣,提升道德修養。
用榜。
一是集中宣傳。對進入縣級"積德榜"的先進典型通過電視、報紙、手機報、微博、戶外廣告開展集中宣傳報道,形成上榜為榮的良好氛圍;
二是組織表彰。對上榜的人進行表彰,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營造以爭榜、上榜為榮、激勵群眾自覺修身積德。
三是向上推薦。對上榜人物中事跡突出、影響廣泛、群眾認可的先進人物作為全縣"明禮知恥•崇德向善"身邊好人、道德模範等先進典型重點人選優先推薦。
通過樹榜學榜用榜,普定縣以榜樣的力量推進道德建設,激勵市民不斷提高道德修養,促進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促進社會主會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通過榜樹心中,以榜化人的方式,在全縣形成上榜為榮、崇德向善的道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