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德市桃源縣觀音寺鎮深入開展“美麗鄉村 道德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實用思想道德的力量讓這個鄉鎮的落後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充分利用宣教資源,不斷助推思想道德自覺。開闢《觀音寺手機報》、《觀音寺之聲》廣播專題節目,圍繞“仁、義、禮、信、忠、孝”等傳統道德文化,向群眾傳頌歷史典故、名人雅士、寓言哲理,講述道德故事,傳播文明風尚。利用村級文化活動室設立道德講堂19個,聘請60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幹部現身説法,累計開課200多次,受眾1.3萬人次。
結合當地鎮情,在機關、學校、集鎮、村部以及交通要道設立通俗易懂的公益廣告宣傳牌60處,免費下發《新農村農民道德行為規範通俗讀本》2萬餘本,大大提高了群眾的道德素養。同時,該鎮每年都舉辦以元旦農民運動會、國慶農民藝術節、春秋兩季文藝巡演、電影進村為主要內容的“一會一節兩巡演”文化活動,全鎮38個民間文藝團體、800多名民間藝人積極參與其中,以文明、和諧、誠信、友善為主題開展文藝巡演,年平均演出300多場次,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讓群眾在喜聞樂見中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
該鎮整合綜治政法、人民信訪、三調聯動、心理諮詢、社會救助五大職能,設立群眾工作站,堅持在面對面、實打實的服務中立德立信、倡導文明。群眾工作站設立3年多來,已有700多名群眾主動息訪,100多個家庭不計前嫌、和睦相處;選派859名德行如一、群眾認可度高的黨員組建135個服務型黨小組,深入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宣講政策法規、調處矛盾糾紛、興辦為民實事,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為群眾明理、為群眾解難,輻射全鎮6000多個農戶,凝聚了人心,引領了風氣。制定出臺《觀音寺鎮群眾協會組織建設指導意見》,以村組為單位引導農民自主建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致富産業協會等100多個“小協會”組織,讓群眾自主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在全鎮範圍廣泛開展“公務銘”、“村規民約”、“治家格言”徵集提煉活動,全鎮80%的群眾參與其中,通過大徵集、大討論、大評議,真正把活動過程變成了幹部群眾熔鑄思想靈魂,凝聚價值共識的過程。目前,鎮黨委每週一的例會,全鎮幹部誦讀公務銘已經成為每週的必修課程,全鎮18個村都有了符合村情實際的《村規民約》,30條治家格言成為廣大家庭的家風家規。
該鎮堅持百姓故事百姓講,讓群眾感受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每兩年集中開展一次“10個十佳”(即十佳離職老幹部、創業標兵、弘揚正氣模範、道德模範、新村建設功臣、好兒媳、好公婆、新型農民、優秀黨員、清潔文明戶)評選活動。評選對象全部由村民投票評定,並接受鎮精神文明建設社會監督員的監督和公證。評選出的100名優秀人員,鎮黨委、政府通過開大會、挂紅花、授證書、給獎勵等形式予以隆重表彰,讓他們在當地像“影視明星”一樣家喻戶曉,在群眾中引領出了一股“羨星、捧星、追星”的文明風尚。以100名優秀典型的事跡為原型,該鎮組建了5支“身邊的感動故事”宣講小分隊,每月圍繞一個主題進村入戶宣講身邊典型,用這些身邊故事激起了黨員群眾的強烈共鳴。特別是以其中30名先進典型為原型,自編自導自拍30部微電影,在黨員培訓課、田間地頭、場期播放,以典型帶民風樹新風,用標桿激勵人鼓舞人,弘揚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真正起到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