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以“四重四在”建立善行義舉榜,推動鄉風文明大行動_專題_央視網(cctv.com)

百家經驗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以“四重四在”建立善行義舉榜,推動鄉風文明大行動

先進事跡宣傳報道 專題頻道出品

鄂爾多斯市把建立善行義舉榜作為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的有力抓手,認真落實“四重四在”的要求,按時評選,及時更新,動態管理,善行義舉榜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在農村牧區唱響善行好聲音、匯聚義舉正能量。

重示範帶動,關鍵在榜樣
電子屏滾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

在善行義舉榜的推進工作上,鄂爾多斯市圍繞“四德”五個類別立榜,先期組織58個重點村嘎查,按照位置顯眼、材質較好、內容實際、人流密集的要求,在村嘎查入口、文化大院、旅遊點、示範基地、市場等位置,高標準建設“四德”示範榜,以“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思路,穩步推進,全面鋪開。

目前,建成“四德”示範榜200個,採取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的形式,擴大“四德”榜的影響力。陸續在農牧區設立“四德”榜400個,按照這樣的速度,三年的時間實現村嘎查上榜全覆蓋。

重內容把握,關鍵在評選
鄂旗桃力民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孩子合唱《七子之歌》

鄂爾多斯市因地制宜,貼近生活,巧設“獎項”, 把握內容。依託道德評議會、民主議事會、村民代表會,採用民主推薦、集體評價、全體表決的方式,深入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女婿”、“好家風”、“潔凈人家”、“和諧鄰里”、“誠信經營戶”、“誠信種植戶”等評選活動。

今年評選好媳婦150人,好婆婆150人,好鄰居300人,好家風100個,推出身邊好人1000多人。對於鄉風文明大行動中涌現出的這些先進典型,及時進行張榜公示,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身邊的人。100戶 “潔凈人家”的評選,帶動農牧民主動清理垃圾1萬噸,糾正亂搭亂建1000多處。以報告會、座談會、微電影等形式,對先進典型事跡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豐富了榜的內容。“四德”榜公示的全部內容,讓農牧民都覺得“我也能做到”,能觸手可及,而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

重特色展示,關鍵在規劃
伊旗新街小學開學第一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

鄂爾多斯市在堅持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的前提下,以簡榜為主,實行差異化推進。在榜材選擇、外形設計、張榜內容上提出主導方向,不搞一刀切。在規定內容的基礎上,村嘎查結合實際,推行“村村有特色、戶戶有品牌”的做法。達旗展旦召嘎查村擁有豐富的“響沙”資源,突出旅遊的特點,在榜中設立“誠信牧家樂”、“你盡興、我快樂”的內容。

準旗五家堯子村在張榜內容上,評選表彰“誠信種植戶”、“有機種植戶”等,大力宣揚“有公德無公害”、“靠道德種田、收良心産品”,引導農牧民有機種植、誠信經營,確保農産品質量安全。東勝區建成“感恩文化長廊”,準旗建立“好人好事墻”,杭錦旗的移動榜、康巴什的網上榜、鄂旗文化戶的服務公約都各具特色,傳播了凡人善舉的正能量。

重機制建立,關鍵在獎懲
 播文明之種,人人爭做文明小明星

鄂爾多斯市在旗區、鄉鎮、村嘎查都建立檔案,凡在“四德”榜中發佈的先進典型,一律記入檔案,作為評選身邊好人、最美人物和鄂爾多斯楷模等的重要依據,給予獎勵。同時,把建立“四德”榜作為創建“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重要條件,一旦創建成功,還在基礎建設、項目安排、産業佈局上優先考慮。

這樣,緊緊地把農牧民的個人榮譽與集體的發展捆綁在一起,當個人和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能夠做出“舍小家為大家”的選擇,從機制上凸顯“集體主義”觀念。逐步推行紅、黃、藍發榜制,是該市張榜的發展方向,以此來表彰先進,曝光後進,激勵後進。在善行義舉榜的推動下,參與活動的農牧戶保持在95%以上,“十星級文明戶”達到40%,文明村嘎查創建比例達到20%,文明蘇木鄉鎮的創建比例達到65.3%,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