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建設文化樓門 打造和諧社區_專題_央視網(cctv.com)

百家經驗

北京通州:建設文化樓門 打造和諧社區

先進事跡宣傳報道 專題頻道出品

衚同、四合院曾經是北京重要的文化基因,但隨著首都市民居住形態的改變,住進高樓內的居民互不熟悉、互不往來,傳統的鄰里文化也在逐漸消失。北京市通州區大力踐行的樓門文化,使這種局面得到了較大改觀。通州區不斷加強文化樓門建設,打造新型鄰里關係,構建和諧社區,努力宣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建機制,讓宣傳踐行動起來
首都文明辦深入調研通州區樓門文化建設(資料圖)

通州區注重發揮“一長五員”的引領作用,在全區6000余個文化樓門建成“一長五員”工作格局,“一長”即樓門長,“五員”即治安調解員、政策講解員、衛生管理員、文化宣傳員及生活服務員。各社區針對“一長五員”,認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培訓,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引領社區居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依託黨組織這一戰鬥堡壘,構建“三區一門”工作網絡體系,即黨總支包社區、黨支部包小區、黨小組包樓區、黨員包樓門,明確工作責任,加強宣傳引導,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喻戶曉。注重建立完善監督制度,提高樓門管理水平,通過居民代表議事會、聽證會、樓門長會等,對樓門管理中的各個事項進行全程監督,實現居民的事情自己研究、自覺參與、自行辦理、自己明白,同時邀請轄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樓門管理工作,並徵求其對樓門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樓門管理的良好運轉,傳遞遵章守紀、民主規範的價值理念。

二、重熏陶,讓環境氛圍濃起來
通州區著力創建社區文明樓門

通州區樹立樓門就是“公共客廳”的理念,按照樓門客廳化的建設要求,結合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週年等重大主題、重大活動,創作以國旗、天安門、北京城市副中心藍圖等為題材的手工製品,張貼反映祖國富強、通州發展的宣傳畫,增強居民的自豪感,營造文明向上的良好環境,同時實施“一樓一品”工程,集中打造一批以“法治”、“誠信”、“和諧”等為主題的特色樓門。樹立文化宣傳進樓門的理念,在原有樓宇宣傳欄的基礎上,加裝LED宣傳屏,滾動播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宣傳短片、報紙摘要、科學知識講座等信息,弘揚正能量,佔領輿論陣地。

打造“樓道博物館”,搭建居民才藝展示平臺,堅持樓道內的作品“自主創作、統一裝裱、集中展示”,將居民的書法、繪畫、攝影、手工藝品等文化作品塑造為樓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扶持“十姐妹”等自發組織的創作團體,提供必要的場地和經費支持,充分激發居民的參與熱情。樹立惠民服務到樓門的理念,整合計劃生育、安全生産、綜合治理、勞動保障等政務服務信息,製作辦事指南板報欄,在各社區樓門進行巡迴展示,並定期更換板報內容,形成政務服務進樓門工作模式,提高政務服務信息普及程度,引導居民由“被動”了解相關的政策、法規到“主動”尋求政務服務。樹立樓門衛生社區乾淨的理念,大力治理社區衛生,組織動員樓門長,廣泛發動居民,對轄區內樓道墻壁、樓梯、窗戶進行粉刷,安裝防盜門,解決樓道黑、臟、亂等問題,徹底根除樓道小廣告“牛皮癬”現象,增強居民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三、齊參與,讓樓門自治活起來
玉橋南裏南社區“十姐妹”用珠鏈親手穿制黨旗和革命根據地圖像等文化作品

通州區從關愛樓門弱勢群體入手,利用春節、五一、重陽節、助殘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青少年主動到樓門內空巢老人、殘疾人、高齡老紅軍等重點人群家中走訪慰問,送去一份溫暖。在傳遞愛心、送去關愛的同時,贈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品,把學習、宣傳和踐行有機結合起來。從解決樓門住戶的實際困難入手,建設“劉姥姥溫馨小屋”工作室,照看放學後小區內家長沒到家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學習、休息、玩耍的場所,填補了“學生放學了,家長沒下班”的看管空白,拉近了鄰里關係,增強了相互信任,形成了與鄰為樂、親如一家的和諧景象。從提高樓門各家各戶的互助意識入手,在樓門中推廣“自我服務、鄰里互助”行動。倡導社區居民“一家有難鄰里幫”,啟動以“為本樓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擔任一項社會工作、認領一個公益崗位、組織一次鄰里聚會、提供一次鄰里互助”為內容的“鄰里守望五個一”活動,讓自我服務的意識成為樓門自治的強大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