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十一五”時期,我國沒有出現歷史上大災之後大減産的現象,2010年糧食實現連續第7年增産。糧食總産10928億斤,比上年增加312億斤,增長2.9%,再創歷史新高,糧食産量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6.48億畝,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7年增加;單産提高對增産的貢獻率達到72%,再創歷史新高。
“十一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框架體系,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在各級各部門和億萬農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農業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影響和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呈現了持續穩定發展的好勢頭。
“十一五”期間,我國糧食連續5年增産,總産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這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棉花、油料、糖料生産穩定發展。肉蛋奶、水産品、蔬菜等“菜籃子”産品供應充足,産量比“十五”末增長10%以上,品種豐富,質量安全水平提高。 糧食增産的同時,“菜籃子”産品穩定發展供應充足。肉蛋奶、水産品、蔬菜、水果産量比“十五”末增長10%以上,農産品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2010年蔬菜、畜産品、水産品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8%、99.6%和96.7%,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比重提高。
徹底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四補貼”,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農業法律制度不斷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明顯增強。農産品進出口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翻了近一番。
周小川系統回顧了“十一五”時期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經驗,充分肯定了農村金融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産持續“雙降”,總體實現了盈利,支農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我農民收入大幅提高,連續邁上4000元、5000元臺階,年均增長8%以上,增速超過“七五”以來各個時期。。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0.9%;增量達到766元,刷新歷史紀錄;實際增幅超過城鎮居民。
2010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自身總體形勢明顯好于預期,糧食産量再創新高,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7連增”。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速度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實現了連續7年較快增長,增量再創新高。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達到52%,分別提高4個和16個百分點,標誌著科技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農業生産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人力畜力為主轉入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新階段。
2010年,全國農業科教系統緊緊圍繞農業部黨組中心工作,切實服務産業發展和糧食增産大局,一手抓農業科研體制機制創新,一手抓科學抗災減災技術指導,充分發揮了科技的引導和支撐作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2%,為我國糧食連續實現第七年增産做出了突出貢獻。
【糧食連續七年增産】 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今年中國秋糧面積11.49億畝,比去年增加1300萬畝。玉米預計比上年增加1200萬畝,北方一季稻、南方中稻預計與上年持平。
【菜籃子工程保民生】 隨著蔬菜短缺時代的結束,“菜籃子工程”逐漸被排除出各地的工作重點,今年以來菜價的頻繁上漲,促使“菜籃子工程”重新獲得了中國各級政府的重視。
【畜牧業發展亮點多】 生豬生産穩定發展,奶業恢復步伐加快,飼料工業持續增長,草原政策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應對突發事件及時有力,畜産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江蘇挖掘增收潛力】 為了促進農民增收,江蘇省堅持農業收入和非農業收入的“雙輪驅動”戰略。與此同時,大力轉變收入結構,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等非農業收入比重。
【雙塔農民收入翻番】 朝陽市雙塔區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方向,以推進結構調整和農村産業化經營為主線,促進農民增收,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翻了近一番。
【清遠農民收入增加】 記者從清新縣扶貧辦了解到,與建縣初期相比較,清新縣農民收入增長了近13倍,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必須堅持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全局中去謀劃,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去推動,不斷夯實農業基礎地位; ★ 二是必須堅持鞏固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切實增加投入,保護和調動地方重農抓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 ★三是必須堅持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四是必須堅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技術推廣服務水平,不斷增強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保障作用; ★五是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完善發展體制,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六是必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開拓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七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機制,緊緊依靠和調動全系統力量,做到全國“一盤棋”,形成推動“三農”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