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編者按:孫國明,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焦點訪談攝像記者,本次百名中央新聞單位青年編輯記者西柏坡活動第七組成員,同時承擔本次活動攝像採訪工作。短短七天,孫國明不但出色完成採訪任務和體驗活動,還拍攝活動圖片兩萬六千多張。十年來,他的鏡頭不僅記錄下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還展現了記者的背後艱辛。這一切都源於他內心深處的那份使命感和責任感,有人稱他為“中國拍攝記者最多的人。”
孫國明對攝影也情有獨鍾 徐萬佳攝
攝像才是本職 施佳攝
這幾天孫國明明顯感覺到身體開始抗議了。長期飲食不規律,腸胃不好成了老毛病,隔三岔五地疼。去年春天他輾轉多個城市出差,長期的烈日暴曬使得胳膊嚴重曬傷,到哈爾濱就病倒了,被當成了H1N1疑似病例進行了隔離。今年孫國明新增的問題是肩周炎,有時候一天拍攝下來,胳膊疼得都舉不過頭頂,晚上疼得睡不著。這次在西柏坡下鄉體驗生活,他又生病了,出虛汗、渾身無力,甚至還偷偷給朋友發過信息,“你上網查一下,癆病是什麼症狀?”他怕自己徹底垮了。
從26歲算起,孫國明在《焦點訪談》做攝像記者正好十年。這十年裏,他的鏡頭記錄下了很多人的故事,他的心裏牽掛著很多人的境遇,卻唯獨忘了自己。孫國明説,這十年裏,他很努力去追求完美,卻還是欠了債——欠了父母的債、妻子的債、自己身體的債。
拼命三郎——“我從未見過這麼敬業、專業的記者。”
如果不帶燈箱和攝影包,孫國明的出差行李會輕很多,但“遠路沒輕擔”,背著攝像機和三角架坐汽車趕火車轉飛機已經夠讓人犯怵了,孫國明仍然都會帶上燈箱和攝影包。為了節省空間,他的毛衫和襯衣都用來包燈具了,行李箱和燈箱共用。小心翼翼的整理好之後,體重在70公斤上下浮動的孫國明,肩背手提著60公斤的行李趕往目的地。
拍人物專題對燈光有苛刻的要求,但孫國明堅持只要是採訪,不管是不是做人物專題,不管在北京還是去外地,他都會帶上燈箱。“有的時候是用不著的,可是如果臨時需要呢?我從來不敢心存僥倖。這次西柏坡之行也是,下農村採訪的時候,燈就用上了。”他的認真負責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如果光線不好,他一定堅持要補光。同事康平曾寫文章表揚他:“無論做什麼工作,無論這項工作有多麼平凡,只要用心去做,就會化平凡為神奇,讓簡單的事情變得津津有味,絢麗多彩。我想大家都會對孫國明同志的創造性勞動肅然起敬。”
孫國明喜歡琢磨,在地方檯的時候他就整天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研究拍攝手法、揣摩拍攝思路。到了《焦點訪談》之後他更加勤奮,業務能力提升很快,迅速成為欄目組的骨幹力量。有人不解,《焦點訪談》的特點是“內容為王”, 又不是拍商業片,畫面只要能展現基本事實就好了,何必如此煞費苦心反復斟酌?孫國明另有一番想法,“觀眾最直觀感受到的就是拍攝的畫面,畫面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也是故事的講述形式,形式是不是得當,跟故事講得好不好密切相關。何況,做好這份工作,是我對觀眾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
2010年1月,要在浙江理工大學做一期大學生抓小偷被刺身亡的採訪,一天採訪了十五個人,換了八個場景,孫國明布光八次。每一次安燈拆燈都很麻煩,消耗體力,並且被採訪對象的狀態很難預計,可能辛辛苦苦布好光之後,由於被採訪人過於緊張或者情緒激動等原因畫面不能用,但是孫國明仍然堅持。一天的採訪下來,折騰到淩晨兩點多,整個人累得快散了架,心裏卻覺得踏實。
2010年3月16日,剛剛參加完兩會報道的孫國明就跟隨中央媒體採訪團報道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近一個月時間在火車上顛簸,不能正常休息,扛著攝像機完成規定採訪任務已經讓很多攝像記者體力不支,孫國明卻時刻處於飽含激情的戰鬥狀態,選景、攝像、拍照井井有條。
“以高鐵的速度記錄高鐵的發展。”這是孫國明給自己提的要求。沒有時間導出圖片,他邊吃午飯邊處理,有時連續幾個晚上只睡三四個小時,熬夜整理素材。就是依靠這種和時間賽跑的精神,在採訪完成以後,他還額外拍了數萬張圖片,並在活動的最後一天整理出兩本畫冊贈送給鐵道部。鐵道部相關領導感嘆到,“孫國明是個有心人,這兩本畫冊很珍貴,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份職業精神和敬業精神”。
採訪團裏有位記者正在寫一部有關新聞採訪的教材,他抓拍了幾張孫國明的工作照片,説要將他寫進書裏,在他看來孫國明的工作狀態就是榜樣。
還有一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主持人也為孫國明拼命三郎的實幹勁所感動,她説:“我從未見過這麼敬業、專業的記者。”
山西電視臺的記者向他取經,如何能做到攝像攝影兩不誤。因為誰都無法想象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如此大的工作強度之下他怎麼能做到一邊拍攝,一邊取景拍照。
孫國明不是天才,他的功課都在別人眼皮底下默默完成。每次出差到達目的地的第一天,他都習慣一個人在附近走走看看,進行實地勘察,提前構思拍攝角度和場景。“做為攝像記者,眼睛要像獵人一樣敏銳,隨時捕捉到有價值的拍攝目標。”他將之戲稱為“鏡頭嗅覺”。
孫國明不是鐵人,他也會疲倦,也有精力不足的時候,支撐他繼續向前的是身為新聞人的責任感和對工作的激情。這次參加尋根西柏坡活動,短短的一週內,他除完成日常攝像工作外,還拍攝圖片素材26068張,總存儲量達到131GB。“活動出發的前一天,我就興奮得幾乎一夜沒有睡覺,認真整理我的採訪設備。我真的非常珍惜這次機會,這次行程與其説是尋根,不如説是一次對靈魂的洗滌。這次活動有太多寶貴的場景和瞬間值得記錄,我除了透支體力去拼搏之外,別無選擇。”每天早上剛過5點,別的記者團成員還在沉睡,孫國明已經悄悄起床,背著相機在村裏轉悠,開始選擇拍攝對象了。天黑以後,大家完成了一天的採訪和勞動,吃完飯都各自回屋休息,孫國明又拿著相機到老鄉家取材去了。回來以後還要導出圖片、分類整理素材,忙到半夜才能躺下。第二天依舊扛著攝像機跟著大家跑來跑去,做參觀、聽報告、下地勞動,一樣不落。
這就是孫國明,有追求,所以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