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東漢帝陵陵園正回填 專家:是保護手段(圖)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1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前日,幾名工人正在對新發現的一處東漢帝陵陵園遺址進行回填,近處是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的樁基。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前不久曹休墓的確認引來眾人關注,而同在洛陽邙山、距曹休墓東約600米的兩處東漢帝陵陵園遺址卻被人忽略。據有關專家介紹,這兩處帝陵陵園遺址的考古學意義大於曹休墓,將填補我國東漢帝陵陵寢制度研究空白。目前,為防止日曬雨淋造成的破壞,這兩處遺址正進行臨時保護性回填,下一步發掘、保護和展示方案正在加緊制訂。

  可能為東漢兩座帝陵

  這兩處帝陵陵園遺址位於連霍高速公路洛陽服務區同連霍、二廣高速公路立交橋之間。考古人員依據有關文獻記載推測,可能為東漢順帝憲陵和衝帝懷陵的陵園。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隊長史家珍介紹,帝陵陵園為駕崩皇帝的后妃、守陵人員、護衛人員、管理人員和祭祀人員的居所。這兩處遺址位於帝陵陵園中心區的旁邊,建築佈局更完整,墻基保存的高度也前所未有,進一步擴大發掘面積後,將首次揭開東漢帝陵的佈局、形制和陵園完整建築的面紗。

  回填是比較好的保護手段

  史家珍説,現在正在對這兩處遺址進行臨時保護性回填。對這兩處帝陵陵園遺址的保護已在網上引起爭論。

  對網絡上“回填是一種破壞”的説法,史家珍解釋説,回填是目前考古學界比較好的保護手段之一,由於雨季來臨,加上保護和展示方案的最終確定還需要一段時間,如果不採取保護措施,一場大雨就可能沖毀整個遺址。“回復發掘前的狀態是最好的保護手段。”史家珍説:“回填時,會先覆蓋一層5到10厘米厚的沙,將遺址本體和回填的土隔開。”

  史家珍説,這只是臨時性的回填,等保護和展示方案制訂完成之後,還要進行再發掘,並採取合適的方法對外展示。對於高速公路建設對遺址的影響,史家珍説,影響肯定有,但文物部門和公路部門正在溝通協調,爭取儘量減少對其影響。

  史家珍説,原方案將進行修改,對樁位等進行調整,讓其避開文物保護遺跡的本體。

  - 相關新聞

  曹休墓防護棚搭建完畢

  未來將建小型博物館,墓葬部分土層開裂

  據新華社電 進入夏天雨季之後,為防止日曬雨淋對前不久確認的曹休墓造成破壞,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為曹休墓搭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雨季防護棚,並已邀請相關部門對如何保護曹休墓進行規劃設計,預計未來這裡將建起一座小型博物館,對曹休墓進行展示。

  5月30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2000多平方米的玻璃鋼瓦防護棚已經搭建完畢,同時還用沙袋在墓葬周圍築起了一道防水墻。

  在防止雨水侵入的同時,工作人員還準備了遮陽布。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夏季天氣炎熱,墓葬部分土層出現開裂現象。目前,洛陽已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就如何保護曹休墓加緊制訂方案。

責編:王玉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