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0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雲南電視臺
親情作證
一個簡陋的家,一個溫情的愛人,一個可愛的女兒,成了鄭坰靖最大的精神支柱。在家裏,他是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
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墻壁有些破損,屋頂到處是漏雨後留下的痕跡。屋子中間橫拉著的一塊窗簾把屋子隔成了臥室和客廳兩個部分。一進門,一張簡易的桌子上,擺放著幾束鮮花,鮮花的中央擺放著鄭坰靖的黑白遺像。窗簾佈下隨意散放著大小不一的一堆小石頭,那是鄭坰靖生前下鄉時隨手撿來的。在客廳和臥室之間的一個木制書櫃上,整齊地擺放著幾十本鄭坰靖生前獲得的榮譽證書,旁邊是一套折疊整齊的舊迷彩服和一個發黃的舊挎包。一套簡易沙發靠墻擺放著,後面的墻上懸挂著鄭坰靖生前拍攝的平達鄉的風光照片——
這就是鄭坰靖生前和愛人楊翠芝設在平達鄉農科站的“家”。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瘦小而憔悴的楊翠芝。
生活中的鄭坰靖性格開朗,豁達樂觀,多才多藝,偶有閒暇,他也喜歡和朋友聊聊天,和妻子談談心,和女兒説説話,只是,這樣的時候實在是太少了。
1996年鄭坰靖的女兒出生時,鄭坰靖僅僅在妻子身邊陪護了七天,就又趕回學校上課。妻子楊翠芝回憶道:“老鄭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學生有極高的熱情。即便我懷著女兒需要他照顧時,他仍然是所有工作結束放假後才回來看我。女兒出生時,因為有他在身邊,我很高興。可是因為牽掛他的工作,放不下他的學生,他只呆了七天就走了。之後的日子裏,他幾個月才來看我們一次。女兒三歲前甚至不認他,見了他就躲。”
在正在上學的女兒鄭汶璐的記憶中,爸爸待人寬厚、善良。每逢村民來找他辦事、嗑家常,他都會笑瞇瞇地讓媽媽備好飯菜,非要留人家在家吃飯。有一次一個村民因為喝多了酒直接往院場吐了許多,爸爸二話不説,趕緊拿起掃把打掃起來。他只是給女兒“上課”時説:“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可不能‘分級’的待人,人不能忘‘本’”。於是每當村民要走時,如果對方生活困難,他總會讓我裝上一些米或肉送給村民,每個村民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鄭坰靖喜歡收集奇石,空閒的時候總會把撿來的石頭擺弄一陣,然後給女兒講每一個奇石的意義。留給女兒印象最深的是那個長得像一隻腳一樣的石頭。他把石頭拿到女兒眼前,輕拍著她的肩説:“看,這就是人生中的‘知足常樂’,孩子,人要學會知足常樂。”
鄭汶璐很小的時候,鄭坰靖在山上教書,長著鬍子,穿著迷彩服,“覺得他像一個野人,心裏還不接受他。”上學後,父親教她唱歌、背詩,慢慢地和父親多了交流。當阿璐做錯事時父親會嚴厲地教育她,由於不懂事也跟父親爭吵。
現在父親離去了,小璐很想對父親説:“爸爸,對不起,以前我做事頂撞你,一點也不體諒你。”
在鄭汶璐的記憶中,父親從未參加過一次家長會。有一次,他答應女兒去開家長會,女兒高興得活蹦亂跳,笑瞇瞇地提前走了,滿懷期望地望著父親本該走來的路口。可直到家長會結束,也沒有等到父親的出現,那晚女兒哭了很久。
2008年女兒過生日時,鄭坰靖提前一個星期就答應她,一定會回家陪她過生日。女兒滿心歡喜的盼到自己的生日,晚上與媽媽一同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東西和一個大大的蛋糕,還邀約了自己的幾個小朋友一起在家中等候。可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卻不見爸爸的身影,直到九點,爸爸終於打電話給媽媽,説是因為有工作不能回家了,讓她們不用等待。
女兒的淚水奪眶而出,直説父親是不誠信的人。因為在她心中,已經記不清父親是第幾次“違約”了。“別的孩子父親能這樣做,自己的父親卻沒有做到,自己感到很遺憾。”
小璐説,其實也沒什麼,她最記得有一次生病了父親陪她去打針,其他的孩子在哭,父親在一旁鼓勵她,她沒哭。她深信父親對自己的愛。
2009年12月11日是女兒14歲的生日。她早早上學去了,等放學回家時,只見自己的桌子上放著一個紅包,上面寫著:“女兒快樂成長14歲!”裏面裝有100元錢。她心想,雖然父親不經常陪自己,但還是疼愛自己的。那天她就將錢拿去請朋友吃火鍋慶祝,晚上又一起到河邊去撿石頭。
“他是一個好爸爸,隨著女兒的成長,老鄭對她倍加體貼,教女兒講普通話、彈琴、唱歌、吹葫蘆絲。女兒上學後,只要一有時間就輔導女兒。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教會女兒唱《我愛媽媽的眼睛》這首歌,還獲得了比賽一等獎,還給她買了漂亮的發卡、昂貴的復讀機、好聽的歌帶、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料。”
鄭坰靖的妻子楊翠芝説,“他也是個好丈夫,他自己非常節儉,但幾乎每次到縣城或保山出差回來,他會為我買一些營養品和他認為漂亮的衣服。”“他沒有上下班的概念、沒有星期天,即便是節假日也都在鄉下跑著,春節也沒有時間好好陪家人吃上一頓飯,很少有時間陪我和女兒。有時候我也會埋怨他幾句,但是一看到他有工作幹就開心,有事情做就快樂的樣子,一看到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用鹽巴和茶葉泡腳時、讓女兒給她捶背的樣子,一看到滿臉愧疚傻笑著賠禮道歉的樣子,就不忍心再説什麼了……”
雖然鄭坰靖生前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時間照顧爹媽,但他常常給老人帶錢去,為他們買藥,買營養品。2007年12月,父親摔斷了腳,那段時間鄭坰靖正在落實烤煙面積及準備育苗,只能抽空來來回回地看望父親,給他送藥,卻沒有更多的時間留在老人身邊照料。老人去世後,他很難過也很愧疚。
鄭坰靖的母親于2009年去世。去世當天,本來是星期六,但他和往常一樣在辦公室加班寫稿子,等得知消息趕回家時,老人已不能講話了。為此,他感到很內疚。
“每每想到母親離世時自己卻不能在她身邊,老鄭總會拿著母親生前用過的梳子偷偷地流眼淚。”楊翠芝説,“他親手製作了一盤光碟,以此表達他對母親的追思。”
鄭坰靖有胃病,自己吃飯又特別快,為此妻子常勸他吃飯慢一點、多嚼一下,對胃有好處。但他聽後也只當耳邊風。有一天,他的胃病又犯了,妻子又心痛又埋怨:“醫生都説了,叫你吃飯慢嚼細咽,你就是不聽。”鄭坰靖説:“好好好,我聽,我聽。”果然,吃飯時他向妻子和女兒宣佈,“從今天起,我們每吃一口飯要嚼36下,要堅持下去。”看著他認真嚼飯的模樣,妻子女兒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她們知道他根本不可能堅持下去,果然他只堅持了三頓飯,就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這樣吃飯了。
鄭坰靖生前把對家人的愛、對親人的情轉化為對事業的愛、對人民的愛,聚小愛為大愛,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工作,默默奉獻。妻子和女兒都叫他“大忙人”,朋友和鄰居都叫他“工作狂”。鄭坰靖堅持從最具體的事開始做起,六年如一日,白天他扛著攝像機和數碼相機翻山越嶺,走村串寨,主動出擊,采寫新聞;晚上,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辦公室,顧不上喝一口水、擦一把汗,就打開電腦開始寫稿。他養成了一種工作習慣,當天採訪的內容,就要在當天完成稿子。因此,他辦公室的燈經常是鄉政府大院最後關的那一盞。
楊翠芝深深地記得,鄭坰靖早上很早就離開家。晚上很晚才回來。有時候下鄉回來已經是深夜淩晨一兩點,還忙著撰寫稿子、整理材料、編寫簡報。幾乎沒有陪我逛過一次街,很多親戚朋友都不知道我們是夫妻。不管何時,也不管正在做什麼事情,一個電話打來,馬上起身就走,留也留不住,“馬上就飛著去了”,女兒總結爸爸在家的時間除了睡覺以外,一般不會超過兩小時。
“10年前,他的腦部就出過一次血,但當時沒有條件治療,時間長了就成了埋在他身上的定時炸彈,再加上生活不規律落下了極為嚴重的胃病,有時候我叫他在家休息,不要去加班,他説,已經定好的事情,我不去別人就沒法幹。”楊翠芝不無遺憾地説。
2009年12月6日,鄭坰靖的岳母到芒市治病,當時鄭坰靖正在龍陵彩虹廣告部製作基層黨建展板。他守在電腦邊加班加點校對文稿、指導設計,根本沒有時間去接送老人。妻子打來電話叫他去接一下老人,他説:“我沒有時間,這邊走不開,叫妹夫去接一下行嗎。”
楊翠芝説,小河搶險的時候,當時他來不及告訴我。深夜接到他要我給他帶換洗衣服的電話,還説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回來,沒想到他在受災點一住就是45天,直到河尾大溝全線通水後,他才撤離現場回了趟家。見到他的第一眼,我心疼地説他變黑變瘦了。他還開玩笑地説:“能夠活著回來見你和女兒就算命大了。”當時我哭了,因為我知道受災點確實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怕他有任何閃失。他邊為我擦眼淚邊説:“別哭了,小傻瓜,我不是好好的站在你面前了嗎?”
妻子楊翠芝説:“他記不得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更記不得家裏人的生日,但他不會忘記他的工作,不會忘記他的老百姓,更不會忘記任何一次開會時間。他走後,留下給女兒的並不是金錢,而是比金錢更珍貴的禮物:一個普通南瓜,十九本記得滿滿的工作筆記,一台筆記本電腦、十七本榮譽證書。這就是他留下的最大的財富。”
離開的時候,我們都在心裏默默地祝福這個遭受了無情打擊的人,堅強,健康。我們都希望,最好以後沒有這樣的採訪。因為每一次這樣的採訪,都是一次無情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