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0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雲南電視臺
沃土作證
“無論挂鉤哪個村,都要為這裡的群眾實實在在地做些事。” 鄭坰靖先後挂鉤好幾個村,跑項目,要資金,和群眾交朋友,成為群眾的貼心人。他走後,身後的沃土長出了無限的希望——
為了更好地落實工作責任制,平達鄉黨委政府一直實行班子成員挂鉤包村制度。鄭坰靖從進入鄉黨委班子以來,每年都具體挂鉤負責一個村的工作。不管到哪個村挂鉤,他都嚴格按照鄉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村“兩委”班子一起運用“一盤棋”的方法,科學分析村情,找準發展優勢,理清發展思路,統籌抓好産業發展、維護和諧等工作,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黃生留書記説,幾年來,根據工作需要,他的挂鉤點一變再變,但不管挂鉤哪個村,他都能協同村兩委一道對本村的資源情況進行排查,結合實際擬定出本村産業發展的目標思路上報鄉黨委政府。在得到鄉黨委政府的認可批復後,他總是全力以赴地與村兩委班子一道去組織實施。
他發動村民培植新産業時,從來不講大道理,總是從身邊人、身邊事出發,一筆一筆對比算賬,讓群眾從“要我幹”變為“我要幹”。農民群眾相信“眼見為實”,他主動向鄉領導反映組隊到外地核桃、烤煙種植區學習,將參觀過程拍攝下來,做成VCD光盤,進行廣泛宣傳。
原平達鄉副鄉長劉志倉回憶,2005年,鄭坰靖作為工作隊員之一參加小河村試驗種植烤煙。一家農戶見煙苗長勢不好,中途就放棄了管理。鄭坰靖與同事拼錢買化肥,給煙地澆水,煙葉長好了,卻因烘烤技術不過關而失敗。他們付出了工資,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汗水,結果還被群眾認為被幹部“害了”,大家都覺得很委屈。但鄭坰靖從失敗中看到了這片土地種植烤煙的希望,也進一步堅定了苦練本領的決心。
在鄭坰靖出生的象達鄉邦工村,挂鉤該村的鄉武裝部長韓生安非常感激鄭坰靖的“金點子”。在鄭坰靖的指導幫助下,邦工村採取“扶持大戶帶動一般種植戶”,一位村民小組長&&種植20畝烤煙,全村很快完成了278畝的種植任務。
鄭坰靖在2004年12月19日撰寫的《引進産業需慎重致富希望不落空》一文中認為,産業因地分佈,各地的産業又不盡相同,這説明在興“大産業“風之前,沒有進行過充分的分析和論證,這是缺乏科學發展觀和持續發展觀的具體表現。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地研究多個産業,先從試驗開始,再到示範,成功之後才進行推廣,産業間做到互相調劑,季節互補,讓農民一年四季都有好收入,但又不能盲目,在産業發展中必須摸清市場動向,該增就增,該減就減,該轉就轉,靈活多樣引進産業是有必要的,但決不能盲目,要多分析、研究,看市場,看歷史,預估産業發展帶來的效益和破壞。
在鄭坰靖的工作筆記中有這樣一句話:“烤煙産業能在平達壩子重新發展起來,實屬不易,要倍加珍惜。烤煙生産要講一個‘實’,講一個‘用心’,真心實意幹好,一件事才能做好。”
2005年,鄭坰靖到小河村當工作隊員,發現當地産業僅以茶葉為主,且茶園老化,管理落後。他便動員村民規範化種植,並請來技術人員到茶園指導種植和管理,現在該村的茶葉産業已初見成效。
小河村黨支部書記陳必壽指著山坡上綠油油的茶樹説:“鄭老師確實苦得呢,從挖臺地開始,就挽袖擼褲地一道道工序領著我們種茶!”當時,小河村有140多戶人家,茶地共1000畝,平均畝産卻只有40多斤。鄭坰靖提出,實施“低改”700畝。群眾寧願茶樹“瘋長”,也不肯“砍”一些枝丫。他動員黨員率先改造,手把手指導修剪、中耕、施肥。第二年,茶葉每畝産量增1倍。村裏全部完成“低改”目標,還引來果樹大戶投資,在荒坡集中連片新開300畝茶園。
2006年,鄭坰靖挂鉤黃連河村。黃連河村地處冷涼山區,是一個傈僳族聚居村,這裡山高坡陡,生存環境惡劣,村民增收渠道少,生活水平較低。前幾年,鄉黨委政府根據黃連河的特點,開始引進山葵産業。但由於群眾不了解不敢嘗試,這項産業一直徘徊不前。為了發動當地群眾發展山葵産業,鄭坰靖駐村後,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充分發揮宣傳幹部的優勢,千方百計向傈僳族群眾宣傳黨的政策、農村發展形勢、産業政策等,堅定了傈僳族群眾對發展山葵産業的信心。他與幹部群眾反復研究村情,並理清了發展思路,統一了群眾思想。在宣傳發動中,他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充分發揮宣傳幹部的優勢,千方百計向傈僳族群眾宣傳黨的政策、農村發展形勢、産業政策等,重新找回和堅定了傈僳族群眾對發展山葵産業的信心。
2007年底,黃連河村的山葵面積從原來的不足100畝增加到312畝,種植戶200多戶,還幫助他們組建了山葵專業合作社。熟悉農村工作的鄭坰靖深知,農作物的生産向來是三分種、七分管。為了不讓群眾利益遭受損失,他買來大量有關書籍,潛心鑽研山葵種植技術,親自到田間地頭講解要領、指導生産。同時,積極協調公司技術員到村開展技術培訓、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生産、協調生産用水……每一個環節,他都認真細緻地做檢查督促,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和實際困難,並詳細做好記錄。特別是在山葵采收期間,他每天都堅持與農戶一起采收、分級、打包、裝車、送貨……每天都要忙到淩晨12點以後。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黃連河村的山葵産業有了新的突破,實現産值50多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00元。“發展山葵以前,一戶人家一年也就1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們普遍反映。“鄭坰靖依呢嘛著著咧,傈僳洞村民是的伊扎咯!”(傈僳語:鄭坰靖對我們少數民族很在心吶!)家住黃連河村石小組58歲的傈僳族農民余文孝談到鄭坰靖時,老人家飽含深情地説:“沒有鄭老師來幫助我們發展山葵産業,就沒有黃連河村今天的變化。”余文孝的老伴説,“我家種植2畝山葵收入1萬多元,不僅更換了電視、電飯煲等家用電器,還在自家庭院裏建起了洗澡間,安裝了太陽能。冬天也能洗上熱水澡,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是鄉里來的鄭老師給咱帶來了新生活。”
2007年,鄭坰靖挂鉤橄欖寨村後,挑起了幫助橄欖寨村恢復發展烤煙的重擔。鄉紀委書記匡家斌當時作為工作隊員,和鄭坰靖一起在橄欖寨村發展烤煙。
匡家斌回憶道,鄭坰靖自己掏錢買來筆記本和筆分發到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幹部手中,要求大家在整個烤煙生産過程中都要記好工作日記。每週他都要利用一天的時間把大家聚在一起,聽一聽大家的工作情況、煙農反映的問題。他還從煙站協調了《保山市烤煙綜合標準》發放到工作隊員手中,利用閒暇時間組織大家一起學習,並結合到煙地看到的實際情況和大家一起討論,尋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以更好地指導煙農,讓工作隊員掌握了更多的烤煙生産技術,同時也調動了群眾種植烤煙的積極性。他一改過去按煙農上報種植面積匯總上報的傳統做法,和工作隊員冒著烈日深入煙地進行煙株清點,確定準確面積後再上報,既杜絕了為完成任務虛報面積現象,又給煙農算了一筆明白賬。
在他和工作隊員的精心指導下,煙農發展烤煙的積極性逐步提高,2007年、2008年,全村分別種植烤煙80.16畝、220.5畝,圓滿完成了鄉上下達的種植任務。
2008年初,鄭坰靖挂鉤平安村後,按照鄉黨委政府的部署,開始在平安村指導發展烤煙産業。但是,平安村幾年前就種過烤煙,由於種植技術等原因未能成功,全村種植面積只剩下22畝。此後,村民一直“談煙色變”,無論怎樣做工作,都不敢冒險嘗試再次種植,甚至還産生抵觸情緒。
在鄭坰靖挨家挨戶做工作時,有四、五戶農民甚至直接對他講:“鄭老師,如果你有其他的事,就進來家裏坐坐,吃飯喝茶;如果是種烤煙的事,就不要白費口舌了,説破天我們也不種了!”
鄭坰靖沒有打退堂鼓。他先做通寺坡蔣村民小組小組長蔣朝周的思想工作,和他一道在3畝多的地裏搞早植煙試點。
平達鄉鄉長廖書發講述了一件“公開的秘密”:鄭坰靖挂鉤平安村發展烤煙時,就以動員與自己私交較好的寺坡村民小組長蔣朝周&&種植3.38畝烤煙為突破口,自己一面與鄉政府領導講“條件”,如果種失敗了要彌補蔣朝週一定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他手把手指導蔣朝周種植烤煙,還探索如何在煙地裏套種包谷。那年,蔣朝週一炮打響,畝均産值達到1860元,遠遠高出了種包谷的收入。通過示範帶動和典型引路,群眾的態度發生轉變。
鄭坰靖抓住時機,與村“兩委”多次組織召開戶主會、致富能手會,並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發動,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信任。同時,鄭坰靖請來縣農廣校和鄉勞動保障所的技術人員為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與縣信用聯社、煙草公司等單位多方協調,爭取支農惠農資金,讓群眾沒有後顧之憂。而鄭坰靖也連續幾個月忙碌在煙地中,進行跟蹤服務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通過一年的艱苦努力,平安村共發展烤煙300多畝,超過計劃100畝,實現産值48萬多元,人均增收100多元。
如今,嘗到了甜頭的村民們更加堅定了發展烤煙産業的信心。2009年,全村又發展早植煙212畝。中斷近10年的烤煙在平安村重新得到鞏固發展。平安村寺坡廖村民小組廖萬昌回憶説:“鄭老師剛到村時就給我打過電話,讓我&&併發動群眾種煙。我當時心裏沒底,就和他説,烤煙産業不可能在平安村重新發展起來,老百姓十多年前就整怕了。”“後來我家也種起了烤煙,在去年烤煙大田移栽時,生産用水發生了困難。為了不誤節令,鄭老師主動協調資金,在街上買了800多米黑色膠管,讓組長找車給我送來,還多次親自跑到我家的煙地詢問使用情況。鄭老師對我家有恩,我一定要把烤煙種好,告慰鄭老師的在天之靈。”
2009年7月,鄭坰靖被鄉黨委派往河尾村挂鉤,這是他生前最後挂鉤的一個村委會。他進村後,認真聽取了村“兩委”對村情的分析介紹,並帶領村“兩委”到全村各地作實際調查研究,根據全村的土地、氣候等情況,決定首先重點發展烤煙、核桃、石斛等産業。
鄭坰靖和村“兩委”都非常清楚,要在河尾村發展烤煙,工作的重點、難點在於轉變群眾的生産觀念。鄭坰靖帶領村“兩委”幹部到規劃種植烤煙的村民小組召開村民會議,並到抵觸情緒較重的農戶家中做思想開導動員工作。
工作中,的確有部分群眾不願意種。有的説:“如果有別的事,到家裏吃飯喝茶都歡迎,如果是來講種烤煙,就別費口舌了,説死也不種!”有的見他們剛進大門,招呼都不打就從後門走了。鄭坰靖聽到這樣的難聽話,吃到這樣的“閉門羹”也不怒不惱,卻反過來開導村幹部説:“想不通的群眾只是少數,我在別的村也遇到過了,只要我們的工作做細,真心為民,他們想不通只是暫時的。”他一邊帶領村幹部深入各組各寨做思想工作,一邊組織村民小組長和部分群眾到平安村、騰衝的界頭鄉參觀學習烤煙種植,使群眾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在鄭坰靖的發動和指導下,河尾村的烤煙産業終於順利發展起來了,當年共種了120畝。
陳開能説,在我們村發展核桃種植産業,有過一段不成功的歷史。1997年,我們村種植核桃1200畝,由於當年的服務工作不到位,農戶缺少種植技術,按傳統方式,只管種,不重視管理,核桃挂果率低,效益也就低,現在要再次發展核桃産業,許多農戶已失去信心。這一次,鄭坰靖不是用“壓”的手段,而是用一種新的思路引導農戶種植核桃。他組織了一部分願意接受新技術的農民到永平、漾濞參觀、考察。通過參觀、考察,農戶學到了種植核桃的經驗,只要真正做到“三分種植、七分管理”,核桃的經濟效益是很大的。
回來後,鄭坰靖親自上山,現場指導打塘,嚴格按照“七個一”要求規範種植。在鄭坰靖與農民們一起勞動、一起流汗和精心指導下,河尾村新種了3100畝核桃。這個村的石斛産業也是在鄭坰靖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他邀請石斛協會的專家到現場進行技術講解,示範種植,把種植技術要求錄成光碟,播放給群眾看,群眾發展石斛的積極性提高了,使我們村的石斛種植戶由3戶發展到10戶,種植面積由以前的10畝發展到50畝。
“就在鄭老師殉職的前兩天,還讓我通知種早植煙的農戶,由他在村黨員活動室親自培訓一次;他還説過幾天后,要帶著村組幹部到動糯鎮從崗村看看煙苗的長勢。”河尾村支書鄭再留難過地説,沒想到這兩件事成了他在河尾村一生的遺願。
作為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鄭坰靖積極主動參與全鄉基層黨建工作,在重點做好黨建宣傳、基層黨建文化創建工作的同時,他還積極指導鄉直機關、各村黨支部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鄉黨委書記黃生留回憶,鄭坰靖同志充分發揮了參謀和助手作用。在黨委決策議事的過程中,他總是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意見和建議。對黨委做出的決策、決議,他總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敢於承擔責任,不攬功,不推過。對分工負責的工作,他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穩妥地去開展,去完成。他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組織。做到了嚴於律己,寬于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和領導集體的威性。
鄭坰靖心繫群眾,胸懷大局,無論是産業發展工作、信訪維穩工作還是搶險救災工作,只要接到分工,聽到命令,他總是全力以赴、奮不顧身地去開展工作。他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同時也大大地鍛鍊和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短短幾年時間,他把自己從一介書生變成了一個成熟老練的基層農村幹部,變成了一個和普通老百姓最談得來的,老百姓最信任的人。
黃生留這樣評價鄭坰靖:“鄭委員的工作不亞於鄉黨委政府的任何一位實職副科級幹部。我們班子分工與擔不擔任實職沒多大關係,最關鍵是看他有沒有一顆責任心,有沒有一顆為老百姓做事的心,只要有這樣的心,啥工作交給他都放心!”
2009年2月平達鄉“黨的聲音進萬家”活動開展以來,剛運行時由於稿件來源少、宣傳效果不好。鄭坰靖及時向黨委班子報告了這一情況。
為充分發揮大廣播在內宣工作中的作用,鄉黨委于4月7日召開班子會,研究如何發揮大廣播的作用,如何拓寬稿件來源。會上,班子其他成員認為要廣泛動員全鄉信息員向廣播站投稿。鄭坰靖根據自己多年從事通訊員的經驗提出,要建立一支以大學生村官和鄉直單位信息員為主的信息員隊伍,對他們要加強管理,強化指導,既要加壓,又要激勵,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建議,每個村大學生村官每年要有12篇信息任務,鄉直單位信息員每年要有6篇信息任務,每超額完成1篇獎勵10元。黨委班子經過討論研究,採納了他的建議。通過一年的運行,平達鄉“黨的聲音進萬家”活動信息量足,效果好,逐步成為全縣學習推廣的經驗做法。
2009年6月,鄉黨委召開班子會議。此次班子會主要是討論鄉黨委班子成員分工問題,首先由主要領導對班子成員今後工作做一個調整,並對負責事務做具體安排,隨後,由分管領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輪到鄭老師發言時,他一臉嚴肅地看著黃書記説:“書記,我繼續分管綜治維穩,我個人沒意見,但今天的會議主題應該改一改。”
沒想到,書記只是會心地笑了一笑,説到:“好吧,你談談你的看法”。
接著,鄭坰靖説:“各位領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新聞報道的新疆‘7 05’打砸搶燒事件,有沒有想到即將到來的60年國慶,而我鄉宗教信仰群眾較多,又靠近緬甸,曾經也出現過邪教組織。所以我鄉現在要加強對宗教、民族、維穩等工作的管理,下面我提幾點建議:一是針對60年國慶之際,請各位領導提供些好的材料,以便我做好平達的宣傳;二是希望主要領導督促挂鉤領導和工作隊員,切實配合挂鉤做好維穩工作。另外,我還啰嗦一句,針對平達村、河尾村種煙意識不強,我建議抽調能力強的工作隊員駐村管理,如果這兩個村的烤煙産業搞起來,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多了。今年,我挂鉤河尾村,這個村的工作就交給我了。”
鄭坰靖充分利用“黨的聲音進萬家”活動、宣傳欄、遠程教育系統、電教片、工作簡報、新聞稿件等宣傳工具,深入宣傳基層黨建工作的現實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鄉黨委年度抓黨建工作的措施、目標;同時,他還指導各支部噴刷黨建宣傳標語、辦好黨建宣傳欄、開展好基層黨建文化創建活動,廣泛宣傳黨建工作內容。
平安村黨支部書記張家茂回憶説,2008年初挂鉤平安村後,鄭坰靖針對平安村黨員隊伍年紀偏大問題,把青年積極分子作為培養對象,發展了3名新黨員,培養了5名入黨積極分子,使這個村再沒有黨員空白小組。他還帶領黨員噴刷了黨建宣傳標語,編寫工作簡報,幫助製作了村務公開宣傳欄,跟移動公司協調來1200元,做得了20個辦公沙發。為讓外出務工回鄉的黨員重新創業,他經常與村委會的同志進行促膝長談,給他們帶去先進的致富點子,積極為他們爭取資金、項目支持,讓他們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重拾了&&創業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鄉黨委書記黃生留回憶説,2009年9月,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農村啟動後,鄭坰靖擔任平達鄉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在積極主動參加學習調研、分析檢查的同時,他還立足本職崗位做好宣傳報道、引導指導工作,推動全鄉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鄉長廖書發説,鄭坰靖每到一個村,都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隨時隨地宣傳講解科學發展觀,讓群眾一看就會,一學就懂,力求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他經常深入各村各單位捕捉特色亮點,發現先進典型,用鏡頭真實地記錄下一個個生動的畫面,用文字詳細記錄下活動各階段各環節情況。在活動中,他共報道學習實踐活動新聞20多期,指導編寫櫥窗6期,板報24期,製作專題廣播20期,噴刷大小標語100多條。
河尾村是全鄉基層黨建工作的示範點,鄭坰靖非常重視這個村的基層黨建工作。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他引導村“兩委”把學習科學理論與吃透村情民情有機結合起來,明確了“抓思想打基礎、抓思路謀發展、抓制度強措施、抓隊伍重落實、抓典型齊奮進”的工作思路。他全程參與了這個村以“一支隊伍、一個場地、一組音響”為載體的基層黨建文化創建活動,指導他們將文化和黨建有機結合起來,讓黨員群眾在活動中得到教育、受到啟發。
他參加了這個村每一場會議、每一次活動,並指導“兩委”採用“火塘黨小組會”、産業現場會等形式抓好學習實踐活動,把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他幫助制定了40多項管理制度,規範上墻。他爭取到15000元錢,購置了43套新桌椅,解決了村辦公設備差的問題。
在他殉職的三天前,自己墊出1000元錢,到縣城親自設計,為這個村製作了基層黨建宣傳展板和10面禮儀旗。在鄭坰靖同志精心指導下,這個村的基層黨建工作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民間文化為載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利用大喇叭使“黨的聲音進萬家”,利用黨員活動室、農村黨員書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組織黨員、群眾開展電教活動,讓廣大黨員、幹部爭做“一面旗、一團火、一盤棋”的好黨員、好幹部。
在鄭坰靖去世前幾天編寫的信息《章賽村“六學”科學發展觀成效顯著》中這樣寫道:“讀書學、討論學、輔導學、交流學、幫助學、書信學……全體黨員不把學習單純看成是一個任務被動學,而是作為指導和推動工作的動力主動學。通過開展活動,看準了村情。找出了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理清了發展思路。”
鄭坰靖生前完成的最後一份新聞稿件《小小聯絡卡 為民難事》這樣寫到:“一個小小的村莊,能談科學發展觀嗎?能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嗎?章賽村黨支部的回答是:用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創新的工作理念與村民共同學習並運用科學發展觀。一張卡生動地詮釋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