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明碼標價的擇校費 好于遞條子走關係

發佈時間:2009年12月23日 1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擇校費是個老話題,説來説去無非一是罵收費太狠,二是怪教育資源失衡,最後總結陳詞,趕快取消才天下太平。關於擇校費的醜聞,眼下又添一例:央視報道稱,開封市擇校現象越來越普遍,而擇校費也越收越高並且屢禁不止,有學校教室甚至空出一半。分析稱,擇校的存在既緩解了地方財政的壓力,又給掌握教育資源的部門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好處和權利,因此教育資源均衡化步履維艱。(東方網12月22日)

  擇校費是一隻老鼠,東窗事發好比其過街,這時,人人喊打。前兩天,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北京益派市場諮詢有限公司和民意中國網,對全國30個省、市、區2952名公眾進行了一項調查,僅11.2%的人認為教育越來越公平,75.8%的公眾認為擇校費是公眾心目中最嚴重的教育不公現象。

  選擇痛打擇校費這只老鼠的理由非常多:2003年,國家正式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的理念,2006年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應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並禁止將學校分為重點和非重點。不久前,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第一把火”也燒到了擇校問題上,認為解決擇校的根本途徑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據説不少城市明年將開展取消擇校費的專項治理。

  既然真要解決問題,不妨沉下身子看清問題:一方面,大家都認為擇校費不公,活該取消;另一方面,自己的孩子真要上學時,又千方百計去找能力範圍內的最好學校,如《焦點訪談》中採訪的四位家長,百分百都“肯定讓他上好一點的學校”。

  可見,擇校費是好取消的,但擇校現象恐怕還會此起彼伏。只要有應試教育、只要有升學率和排名、只要有數字化的教育政績,就算東西南北的學校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硬體,總還是會有“優質學校”和“非優質學校”之分,家長都是望子成才的,追逐優質學校的衝動自然生生不息。如此推理,擇校費沒了,“贊助費”、“公關費”等恐怕就要暗度陳倉粉墨登場了。

  事實上,在擇校這個資源配置的過程中,一般只有三種可供選擇的路徑:貨幣交易、分數排名、行政指令。理論上説,義務教育不是市場,貨幣化本身是不對的,那就只剩下兩種選擇,而分數排名顯然又悖逆了當下義務教育現狀,結果就只剩下行政指令。行政指令就是就近入學、劃片入學等原則,操作起來難度不小,因為所謂“就近”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自由裁量的語詞,比明碼標價的擇校費更雲遮霧罩。這些年,“就近入學權”上的各種紛爭屢見不鮮,即最好的明證。

  我以為,在教育均衡尚難一步到位時,明碼標價的擇校費是迫於無奈的“次劣選擇”,總比遞條子走關係好多了。不如還原擇校費“看門狗”的身份,秉持在貨幣擇校問題上看得見的公平,大幅降低收費標準,且以嚴密的制度設計將之用於彌補薄弱學校這塊短板。(宋桂芳)

責編:李戎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