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一週裏,有一個日子每年都會被關注,特別是亞洲國家,那就是8月15日。人們關注的是在這個二戰日本戰敗日,日本公職人員是否會參拜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今年,麻生內閣的絕大多數成員都表示不會參拜,唯一要參拜的消費者行政擔當相野田聖子馬上招致了在野的民主黨的批判。在民主黨與自民黨都在為即將到來的眾議院大選做準備,日本政壇正醞釀一場大變動的時刻,雙方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當然也是亞洲其他國家觀察未來日本的一個角度。
無論民主黨還是自民黨,在競選時都説要給日本帶來變革。而無論月底的眾議院大選結果是誰上臺,要給日本帶來真正的變革,政治家們都需要一種戰略眼光,需要修正過去在歷史問題上的短視與功利主義的做法。或許什麼時候靖國神社問題由熱轉冷,甚至不再成為問題,日本就真正向著它一直期待的“正常國家”、“政治大國”邁進了一大步,因為懂得負責任和講道義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國家實力。
8月15日,也是印度獨立62週年的紀念日。接下來走進本週視線,看看印度軍力的發展。
8月15號,是印度獨立62週年紀念日。印度總理辛格呼籲恢復經濟增長,維護南亞和平。
印度總理 辛格:
至於我們的鄰國,我們希望與他們和平和諧共處。
回顧印度的獨立歷史,儘管其主流是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但印度海軍也曾留下關鍵一筆。
1946年2月18號,孟買灣“塔爾瓦”號訓練艦上的印度水兵因為不滿英國殖民者而發動起義。空軍、陸軍和警察加入起義,主要城市發生暴亂。一年後,印度獲得獨立。
60多年來,建立藍水海軍一直是這個印度洋國家的夢想。2009年7月26號,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試航,印度海軍建設邁上新臺階。
印度總理 辛格:
這是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潛艇
這是一項特殊的成就
我們大家都應該感到自豪
今天印度加入了有能力建造核潛艇的
(美、俄、中、法、英)5國俱樂部
據印度《每日新聞與分析報》披露,計劃于2011年服役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全長112米,排水量約6000噸,總造價29億美元。擁有一個使用40%濃縮鈾燃料的85兆瓦的壓水反應堆,四枚彈道導彈發射管和6枚魚雷發射管。
報道稱,“殲敵者”號的殺手锏是印度自行研製的四組12枚“K-15”“海洋”型潛射彈道導彈。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為,這些導彈射程只有700公里,只能覆蓋巴基斯坦的潛艇基地。但如果印度核潛艇潛入南海,將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印度自己的媒體《今日印度報》7月23號則報道説,“殲敵者”號還可能攜帶4枚正在研發中的“K-X”的潛射導彈,“K-X”導彈射程可達3500公里,能攜帶1.5噸的核彈頭,並具有多彈頭分導技術。
宋曉軍:
我覺得印度製造這艘核潛艇
更多的是使印度這個國家
在21世紀更像一個世界性大國
我們知道
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當中
五個國家都有海基核力量
印度雖然在1998年5月
擁有了陸基核力量
隨後又通過國外購買了飛機
具備了空基核力量
那麼印度唯一缺少的就是海基核力量
儘管這艘核潛艇主要還是依靠俄羅斯的技術,但印度戰略核潛艇的從無到有使之成為世界上第六個擁有所謂“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
而印度海軍除了“國産潛艇情節”,還有“戀母情結”。
今年2月,印度自行製造的第一艘航母40,000噸級的“藍天衛士”號舉行了龍骨鋪設儀式。
有媒體評論説,印度海軍的大力投入和不斷突破,標誌著印度從地區大國向世界大國邁進了一步。但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核潛艇、航母國産化程度有限,薄弱的工業基礎制約了印度主戰裝備的發展。
尹卓:
印度在發展它的軍事裝備的時候
主要是靠引進形成戰鬥力
*它航母的整個設計
是用了俄羅斯的設計
*再有它裏頭的鋼板
鋪龍骨主要的鋼板是引進的
*艦上的大型動力也是引進的
所以説基本上它作為一個綜合集成的
*我從各個國家買裝備
到我這個地方
我把它綜合集成一個航母
這種綜合集成叫自我研製也可以
但是這個自我研製
是要大打折扣的
核潛艇被《印度時報》稱為繼核導彈與航母之後,印度軍力擴張的“第三條腿”,由此,印度海軍也具備了從近海走向遠洋的能力。幾年前,印度海軍就曾提出“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印度洋”的口號。隨著印度海軍的“崛起”,印度洋局勢的變化備受關注。
2009年8月5號,印度海岸警衛隊經過6個小時的追逐,在印度洋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攔截了被懷疑載有核燃料的朝鮮“MV茂山”號貨船。儘管船上並沒有發現核材料而只有白糖,但印度所扮演的“印度洋警察”角色,引來各方關注。
這裡是位於孟買東南140公里浦那的印度陸軍軍官學院。
印度陸軍軍官學院:
你來自哪
馬爾代夫
到現在為止,這所學校已經接收了來自印度洋沿岸22個國家的留學生,這些學生受訓回國後通常都會陞官。
印度陸軍軍官學院 校長:
接收留學生
加強了與各國的聯絡
希望學生們畢業以後
也繼續交流
人際關係更加深厚
這也為將來國與國之間
加深聯絡做好鋪墊
這所學校的“印度洋化”只是印度大國戰略的一個縮影。在印度政界人士看來,控制通向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印度國防的應有之意。
印度總理 辛格:
海洋與印度的安全利益日益息息相關
我們必須重整軍備
以應對這種快速變化的環境
因此我們的海軍
在這方面有巨大的責任
擁有6000千多公里的漫長海岸線,印度加強本土防衛無可厚非,但印度海軍越來越多的遠洋巡航讓人對其用意心生疑竇。
尹卓:
我曾經跟它(印度)的一個
退役的海軍副司令
後來當海洋戰略研究所的所長
……
我們談了一天
……
他説你們中國
*今後的石油航線
外貿航線
包括現在亞丁灣的
這些護航任務交給印度去負責
我説為什麼他有
這麼一個奇怪的想法
他説*我們印度海軍在印度洋
除了域外的大國以外
我們是最強大的國家
當然這些航線交給我們來負責是最安全的
另外我們有利益在其中
……
我就回了他一句
我説中國問題不大
但是我想你這個主意
是不是要問問巴基斯坦
問問孟加拉國
問問斯裏蘭卡
它會不會把印度洋
都交給印度來負責
他們會感到更安全
還是更不安全
7月28號,就在印度核潛艇下水的第三天,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巴西特表示,印度核潛艇的下水已經真正開啟了該地區的軍備競賽,“巴基斯坦將會採取一切措施以確保該地區的戰略平衡”。
葉海林:
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
大體上三角形的國家
*兩面環海一面靠山
應該説印度在國家防禦上
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本來是不需要
一支非常龐大的軍隊的
但是印度顯然有
超越了國土防禦的目標
*海軍是能夠全球部署
全球行動的
唯一的一個軍種
有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海軍
就能夠使印度的國家意志
擴展到全球
而除了海軍,美國《防務新聞》披露,印度還在秘密研製“蘇裏雅”型洲際導彈,射程從5000公里到12000公里不等,覆蓋世界大多數地方。
印度獨立後的首任總理尼赫魯曾經説過,“印度以它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以印度的歷史和規模而言,印度胸懷大國夢想完全可以理解,但把展示“軍事肌肉”與成為世界大國劃等號卻並不恰當。
2007年,新德里電視臺在印度獨立60週年之際做過一項民意調查:印度最偉大的偶像是誰?有52%的人選擇甘地,有17%的人選擇特蕾莎修女。印度媒體認為,這表明,非暴力思想已經在深入人心。
但與此同時,曾經遭受英國侵略和殖民統治的屈辱歷史也使得印度對國防建設倍加重視。
宋曉軍:
印度軍方在印度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利益集團
*它的政治的表決權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們注意到
印度的軍費始終在投給軍隊
相對來講佔它的GDP的比例
比一般的發展中國家要大。
在印度政府提交的2009至2010年財年預算報告中,印度軍費預算為28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4%。這將是獨立62年來印度國防經費的最大年度增長。
印度一直注重軍力增長。1998年,印度不顧國際反對進行核試驗。此後,自詡核大國的印度開始謀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印度總理 辛格:
我認為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
理所當然具有
擔任常任理事國的權利
2005年,印度與日本捆綁入常失敗。日本NHK電視臺認為,之後印度更加傾向於靠展示“軍事肌肉”來博取亞非國家的支持。
2005年,一支由5艘戰艦、1艘潛艇以及若干補給艦船在內的印度海軍特混艦隊首次衝出馬六甲海峽,開赴南海,進行所謂的“遠航訓練”。
印度空軍參謀長 梅傑:
印軍的作用正在從國防
轉變為向世界展示國力
我想10年後
必定會是一副全新的姿態
而這全新的姿態似乎沒有考慮周邊國家的感受。
尹卓:
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
*有幾千年的文明
*因此恢復它的大國理想
我覺得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印度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頭
除了正常的這種大國夢以外
還有一些不正常的表現。
比如説*有些國家批評它
有點霸權主義
另外解決邊境問題
比如説有時候它不是很冷靜
那麼它的軍事實力發展
會引起周邊國家一些疑慮和警惕
澳大利亞的《悉尼先驅晨報》認為,如果按照現在的軍費開支增長速度,印度將在20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
不過,在擴張軍力之前,印度還有很多更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
2009年8月4號,美劇《寶萊塢英雄》的演員在紐約時代廣場亮相。
這部電視劇講述一位美國好萊塢演員到印度寶萊塢大獲成功的故事,似乎寶萊塢和好萊塢已經平起平坐。
而近年來印度經濟的持續增長更是使得“印度奇跡”成為不少西方媒體追逐的內容。
然而,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印度奇跡”的背後還隱藏著諸多的問題。印度識字率為65%,遠低於戰火紛飛的鄰居斯裏蘭卡。世界銀行發表的《200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預計到2015年每天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赤貧人口仍將佔印度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而在11億印度人中,有1億7000萬還處在印度傳統種姓制度的最底端,被稱為“賤民”。60%的賤民處於赤貧線以下,70%的賤民兒童失學。
紀錄片《印度賤民》。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
這位“賤民”每天需要
挖15隻田鼠
作為全家5口人的口糧
《財富》雜誌認為,在促進經濟和發展軍事面前,印度必須作出謹慎的選擇。
專家:
印度在人均GDP上
還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家
*我集中財力、人力、資源
能把整個國防工業體系完善了
*這個錢是要花很多的
人民要做出犧牲的
擁有核力量以及頗具規模的海陸空三軍,再加上美歐、俄羅斯等國的武器和技術輸送,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印度已經初具軍事大國的雛形,但其製造業的軟肋卻難以克服。
葉海林:
這種萬國拼湊在一起的防務體系
儘管可以使印度的防務工業
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但也會使印度
在戰時情況下
出現武裝裝備的供應問題
以及對武器系統的消化吸收和整合問題
這個是印度目前的一個瓶頸
會在一定程度上
影響印度在未來
繼續作為軍事強國的可持續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要成為受人尊敬的世界大國還有更多的事要做。
葉海林:
安理會的五常
並不是因為他們是
世界上最強大的五個軍事強國
而是從二戰以來
他們能夠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做出重大貢獻的
這樣一批國家
現有國際體系的維護者
從這個角度來説
印度要想為*
人類的和平與穩定貢獻更多力量
首先需要的是取信于鄰
取信于它周邊國家
8月14號,巴基斯坦獨立日。
民間人士在邊境舉行燭光晚會,祈禱印巴和平。
印度總理 辛格 8月15日 印度獨立日講話:
“我們將竭盡所能 創造有利於南亞地區 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
俗話説,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恰當的國防是國強民盛和平繁榮的保障。但是,如果忽視民生片面進行軍事擴張,不僅達不到和平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外界的不安和內部的動蕩。一個國家的崛起,沒有軍事不行,但只有軍事也一樣不行。
責編: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