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本週有個人的日子格外不好過,他就是英國首相布朗。有的英國媒體甚至用"危在旦夕"來形容他的處境。
原因是他和他的內閣,乃至整個議會都被困在了一扇"騙補門"裏。
5月8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爆料説,該報社已花費30萬英鎊購得英國下議院646名議員報銷補貼的詳細清單。 結果發現,包括布朗在內的很多議員或是重復登記工作寓所地址換取高額補貼,或是將公務支出花在了私人項目上,總金額達數百萬英鎊。
消息一齣立即引發英國民眾的憤怒。
英國民眾 :我只是覺得這有些噁心,在眼下的經濟形勢下,許多人連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都無法保障,那些議員卻可以報銷像是馬飼料一類的東西,真是荒唐。
5月11日,布朗正式就此事道歉:作為有責任感的政治家,我們應該向人們展示凡是進入我們這個領域的人,都是為大眾利益而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的,因此我希望代表所有政黨的所有政治家,為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情道歉。
但道歉並沒有讓事態減緩惡化的趨勢。5月14日,民意測驗顯示布朗所領導的英國工黨支持率跌到了22%,是60年來的最低點。
5月15日,布朗又迎來頭疼的一天。
薩希德 馬立克,現任英國司法國務大臣,被英國《每日電訊報》列入"騙補門"的黑名一涉嫌非法獲利66827英鎊。
他成了"騙補門"中第22個上榜的現任英國政府官員。
英國輿論譁然。
《每日電訊報》以"戈登 布朗,你還在等什麼?"為題公開指責布朗領導無方應該下臺,而這,正是反對黨領導人卡梅倫希望看到的。
大衛 卡梅倫 英國反對黨保守黨黨魁:我們的國家面臨諸如債務、家庭破産、犯罪等眾多問題,很多人都在為這些涉及個人行為和個人責任問題煩心,此時 議員們做出表率就已不是道德上的要求,而是政治上的基本考量。
然而,"騙補門"黑名單每天都在加長,卡梅倫也沒能倖免。如今榜上有名的80位議員來自英國三大政黨:工黨、保守黨和自由黨。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在網站上留言,將英國議員和貪婪的銀行家相提並論。
朱利亞 克拉克 民意調查公司政治研究員:這已經不是工黨或是保守黨的問題了,這是一個政治事件,是有關執政體系的問題,我認為它絕對會從整體上,傷害人們對政治家們和政治體系的信任。
康輝:醜聞已經演化為危機。《泰晤士報》評論説,布朗在最需要提升支持率的時候遭到重創。而今天的危機似乎由來已久。
行事猶豫,這是英國輿論對布朗的普遍評價。應對這次的醜聞也不例外。
13日,布朗試圖重新找回人們的信任。
戈登 布朗 英國首相:如果人們還是相信政治家們是出於公眾利益,而不是私利在工作,我們就更應該相信我們,僅需要建立一個獨立審核制度。
然而,布朗的行動還是慢了一拍。
反對黨領導人卡梅倫提前一天宣佈本黨議員還款並建立黨內的審核制度。
原本是針對整個英國政壇的醜聞,卻讓卡梅倫抓住先機來了次危機公關,就連工黨內部也對布朗的應對遲緩發出批評。英國《衛報》分析説,正因為慢了一步,即將面臨英國地方選舉和明年大選的布朗已陷入更深的危機。
其實,危機對於布朗來説並不陌生。這位以嚴肅、謹慎著稱的首相上任伊始就遭遇經濟下滑危機,諾森羅克銀行擠兌風潮讓他初次嘗到了執政的艱辛,對布朗來説,政壇起伏可謂成也經濟,敗也經濟。
現年58歲的布朗曾長期擔任英國財長,創造了讓英國連續10年經濟增長的紀錄。
但眼下的金融危機,讓英國經濟走入寒冬,也使布朗的支持率持續下滑。
5月13號,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公佈了季度通脹報告,預計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英國經濟可能會分別萎縮4.5%和4.2%,遠高於原先的預期。
央行行長默文 金直言:"未來十年英國都會被危機復蘇所主宰"。
今年4月在倫敦舉行的G20金融峰會,布朗作為東道主雖贏得國際社會的讚譽,卻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尷尬現實:英美一貫主張的自由主義經濟被視為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
峰會上,法國的薩科齊和德國的默克爾意有所指地並肩站在一起,以表明經濟危機不是他們帶來的。
而一直被視為自由主義經濟的堅定信奉者和執行者的布朗,則不得不出臺旨在加強監管的新金融秩序和加稅措施。
難怪新一期英國《經濟學家》雜誌這樣評論:
"一個歐洲新秩序已出現:國家主義的法國在上面,大公司主義的德國在中間,而奉行自由主義的可憐的大不列顛被踩到了地板上。"
康輝:英國《衛報》分析説:布朗的時代過去了,因為工黨的時代過去了。雖然沒有前任布萊爾那麼鮮明的執政個性,但布朗也是以走所謂第三條道路著稱的"新工黨"的締造者,布朗的危機和工黨的危機密不可分。
15日一早,布朗露出了近日少有的笑容。在英國工黨地方和歐盟選舉競選活動啟動儀式上,他被一群青春煥發的中學生圍繞著。《泰晤士報》評論説,現在學生顯然要比內閣成員讓布朗感到更安心。
在當天的演講中,布朗用"老古董的"、"古老的"和"過時的"來形容讓他窘迫不已的議會報銷制度。而在觀眾聽來,他好像是在形容英國工黨。
布朗與工黨的緣分開始於20多年前,那時他還是致力於提高蘇格蘭地位的政治家。1983年,布朗認識了同為青年才俊的布萊爾,兩人一拍即合,成為工黨的中堅。
上個世紀90年中後期,在布萊爾和布朗的共同推動下,以往只注重社會福利的工黨也開始吸收自由主義的經濟主張。"新英國 新工黨"的競選口號打動了早已厭倦保守黨執政的英國人。1997年,工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隨後英國經濟進入少見的平穩發展期。
然而,伊拉克戰爭成為這一切的轉捩點。宣稱伊拉克能在45分鐘內發動核戰爭,布萊爾被媒體譏諷為"45分鐘首相"。隨後爆發的"情報門"更讓工黨政府陷入第一次信任危機。
"工黨唯一的支柱在經濟。"
英國《經濟學家》這樣分析,而布朗也深知這一點。自2007年6月接手首相職位以來,這位昔日的財長就一直試圖保持工黨在經濟方面的優勢。然而,這個夢想也隨著金融危機爆發變成了泡影。
更嚴重的是隨著信任危機和金融危機的發生,工黨的黨員在過去12年中流失了一半。
就連布朗本人也感嘆:"工黨遠離了普通人"。
據媒體透露,最近布朗在給英國費邊社即將出版的一本書作序。書名為《英國能從奧巴馬的勝利中學到什麼?》。這本書呼籲工黨打破嚴格的命令和控制體制,允許基層發展壯大,取消黨費而把捐款作為資金來源。
然而,這樣的改革能否奏效卻是個問號。
英國《泰晤士報》甚至説,如果布朗無法在6個月內將工黨與反對黨的支持率差額縮小到一位數,那麼工黨就不必費力參加下次競選了,因為,必輸無疑。
康輝:看來這次的醜聞危機是一系列危機的一個表現,而英國首相布朗正是這些危機的體驗者。至於布朗能否從"騙補門"過關,還要看他能否找到恢復英國人信任感的辦法,只是不知這一次,"經濟"這張牌是否還能讓他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