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萊斯勒的死與生
康輝:本週,風雨飄搖的美國汽車業再傳驚人消息: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克萊斯勒申請破産保護,並正式與意大利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公司達成合夥協議,此舉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
康輝:美聯社 克萊斯勒"開"上破産路
克萊斯勒"開"上破産路!
美聯社這樣形容這一美國歷史上第一樁大型汽車製造商破産案。
《財富》 誰害死了克萊斯勒?
《財富》雜誌則在追問:誰害死了克萊斯勒?
10年前與德國戴姆勒公司合併時,克萊斯勒還是汽車界的領跑者。
不過,這樁"婚姻"並不成功。戴姆勒刻板的業務模式與克萊斯勒的自由風格發生了衝突。而多年來克萊斯勒主打高油耗的運動型多功能車和皮卡,隨著能源價格飆升,克萊斯勒的市場不斷萎縮,金融危機來襲更是讓它雪上加霜。
"從外面看是氣勢恢宏的城堡,一旦走進大門會發現裏面空空如也"。一位高管這樣形容它。
康輝:不過,破産並不意味克萊斯勒將山窮水盡。
我們知道,根據美國法律,破産保護的公司仍可照常運營,其股票和債券也在市場繼續交易。
《星島日報》 外科手術式破産
《星島日報》則將這稱為"外科手術式破産"。因為破産將為克萊斯特與菲亞特合併掃清障礙。
破産保護後,克萊斯勒將以55%股份核銷拖欠工會的100億美元醫保基金,並從銷售網絡中清除數百家汽車經銷商,這為菲亞特接管鋪平道路。
在生産小型車方面具有雄厚實力的菲亞特結盟,無疑可使克萊斯勒在小型車技術、人力和銷售網絡方面獲得良好的平臺。
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就是我為什麼支持克萊斯勒的計劃,運用破産法律取消剩餘的義務,從而讓公司重新邁開步伐走向成功。
康輝:《華盛頓郵報》 奧巴馬辣手重組底特律
"奧巴馬辣手重組底特律", 《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奧巴馬對私營部門的"最戲劇化干涉"。
《華爾街日報》則看到,這是美國政府"一劑恩威並用的猛藥"。
一邊是反對政府救助大企業的民粹主義思潮,另一邊則是希望政府阻止就業崗位流失的社會呼籲,奧巴馬左右為難,只能在兩股力量的角逐中求得平衡。
而英國《衛報》認為,目前美國三大汽車廠商都陷入困境,排名第三的克萊斯勒從規模、盈利到雇傭員工人數,都遠遠不及排名第一的通用,兩者相衡,放棄克萊斯勒這個"小個子",集中精力救"大個子",這符合美國人"大而不倒"的邏輯。
康輝:克萊斯勒的生與死後面牽動的是整個美國汽車業,但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在內的不少人都認為,美國的汽車業消失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克魯格曼曾説:"美國人當初放棄了計算器、牛仔褲和筆記本電腦,才有了微軟、輝瑞制藥、谷歌等新的産業巨霸"。"美國製造"將被"美國設計"所代替,這也是汽車業在美國走衰的原因之一。
二、斯瓦特河谷迷霧
康輝:本週,巴基斯坦的局勢奇幻多變,也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地名:斯瓦特河谷。
因為所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迷霧,都是從這個巴阿邊境的河谷中升騰起來的。
4月23號,佔據斯瓦特河谷的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奪取了距首都伊斯蘭堡僅110公里的布內爾,塔利班的大膽"躍進"立即在巴國內外颳起了一陣風暴。(地圖)
22號,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批評巴基斯坦政府,之前同意斯瓦特河谷所在地區實行伊斯蘭法,是向塔利班"退讓"。
27號,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裏表示,外界猜測躲藏在斯瓦特河谷的拉登可能已經死了。
兩天后,美國總統奧巴馬説:我是在假設拉登還活著的情況下採取行動的。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軍方開始對塔利班展開新一輪攻擊。
康輝: CNN "布內爾危機"
CNN將這一連串事件稱為"布內爾危機"。
説危機不光是因為塔利班的進攻,更是美巴反恐盟友間的裂痕因這次事件公開化了。
《印度時報》 自相矛盾的政策結出苦果
在《印度時報》看來,危機中的輸家是扎爾達裏總統,他自相矛盾的塔利班政策結出了苦果。
扎爾達裏上臺之初立誓反恐,連續發動了十幾次打擊塔利班的攻堅戰。
但隨著國內同情塔利班呼聲日漲,扎爾達裏迅速退縮,同意在斯瓦特部落推行伊斯蘭法,這又引起美國不滿。而當塔利班逼近伊斯蘭堡時,扎爾達裏又變得強硬起來。
不過,《衛報》在扎爾達裏的搖擺背後讀出了為穩固政權的無奈與策略。
巴基斯坦政府有意對塔利班不作為,目的是向美國施壓,並轉移國內對經濟問題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扎爾達裏也不敢輕易動用軍隊,擔心軍隊乘機再度坐大要挾政府。
康輝:不過,"布內爾危機"與其説是軍事上的,還不如説是政治上的。
《黎明報》 "布內爾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巴基斯坦《黎明報》就指出:西方媒體渲染"布內爾危機"很可能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塔利班在巴西北邊境省的存在和進攻並不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2004年,南北瓦濟裏斯坦的塔利班就曾"遠征"進入俾路支省,但同樣很快就被趕了回去。
事實上,塔利班需要作出進攻姿態迫使政府讓步,而美國也善於利用咄咄逼人的塔利班迫使伊斯蘭堡更加合作。
因此巴《每日時報》提醒扎爾達裏,每當巴基斯坦政府無法滿足華盛頓的需要時,白宮往往會支持"換馬"。
而仿佛為了印證這種看法,4月22號,自去年下臺後很少露面的巴前總統穆沙拉伕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表示如能為日益惡化的國內局勢出力,他將考慮重新出山。
康輝:《紐約時報》 "斯瓦特戰略"
圍繞斯瓦特河谷的迷霧因此又多了一份曖昧不明,倒是《紐約時報》,在這層層迷霧之中發現了一種更本質的威脅:
塔利班正利用巴基斯坦貧富分化嚴重的特點籠絡人心,而且這種行之有效的"斯瓦特戰略"有可能移植到旁遮普等省。這或許才是目前巴基斯坦反恐面臨的真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