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海爾遠航──品牌中國(四)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1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自主品牌。面臨國際化的挑戰,它們怎麼辦?本期節目通過海爾品牌的國際化戰略,探究國産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1985年,海爾一把大錘砸出了“有缺陷的産品就是廢品”的品牌意識;1994年,海爾“無搬動”國際星級服務,實現了“品牌是植根用戶心中的豐碑”的理念;1998年,當國內的家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時候,海爾開始走上創世界名牌之路。

  

    海爾把國際化的第一步選擇在了最講究設計品位的德國,通過努力,終於簽下了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筆合同。之後,海爾又通過尋找市場空白點的辦法,成功將産品打入美國市場。目前,海爾産品已經全面進入美國前十大連鎖店。2002年,海爾産品又進入日本市場。

  

    通過先難後易的原則,海爾不僅成功進入了這些發達國家的市場,還培養了一支熟悉國際化品牌運作規律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有了這樣一支隊伍,海爾才能在國際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目前,國內一些企業正在為品牌國際化而努力。2004年,聯想集團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還宣佈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2003年,TCL集團收購了法國湯姆遜公司,躋身於世界500強之列。截至2004年年底,我國從事跨國投資與經營的各類企業已發展到3萬多家。

  

    [全文]

  

    主持人:在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排行榜,這就是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出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品牌。2004年,海爾名列這個排行榜的第95位,這是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進入世界百強品牌排行榜的中國品牌。在國內做強、做大的基礎上走向國際大市場,打造世界名牌,是中國企業的目標。

  

    解説:據了解,春節期間家電市場的銷售額佔全年的30%,這時各大家電市場都紛紛推出各種促銷手段,來吸引消費者。

  

    記者:你好。

  

    顧客:你好。

  

    記者:是在採購電視機是嗎?

  

    顧客:對。

  

    記者:想買國産的還是進口的?

  

    顧客:  現在考慮買國産的。

  

    記者:為什麼會想著選國産品牌?

  

    顧客:國産品牌,我覺得現在質量也不錯,跟國外的品牌質量應該是相差不大。另外,我覺得它的售後服務以及價格應該比國外的品牌還有優勢。

  

    顧客:的確,中國製造在世界都很普及了,電器已經過關了。

  

    解説:2004年,我國家電産品的銷售實現了3145億元,同比增長30.13%,實現出口171.9億美元,同比增長36.7%。在家電業,我國已經擁有了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國産品牌的銷售量已經高於進口品牌。

  

    記者:這裡是北京大中電器中塔店。銷售人員告訴我們,這裡的國産家電一直都在熱銷的過程當中,其中海爾系列産品銷售成績突出。海爾的冰箱、空調、洗衣機一直在銷售榜上排在第一位。

  

    解説:進入海爾公司,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寫有“海爾是海”的大幅壁畫。海爾是海,追求的是海爾像海一樣得到永恒的存在。1985年,當大家都在排隊買冰箱時,海爾一把大錘砸出了“有缺陷的産品就是廢品”的品牌意識。1994年,當中國的服務概念還只停留在維修的層次,海爾就開創了“無搬動國際星級服務”,實現了“品牌是根植用戶豐碑的理念”。1998年,當國內的家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時候,海爾開始了國際化的戰略,走上了創世界品牌之路。

  

    記者:那當時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時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呢?

  

    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第一個就是品牌的國際化,因為那些所有的國際大公司,他們的品牌是全世界大家都知道的,這個是無形資産,而且也是多少年來的積累,不是你一朝一夕能趕得上去的,這是第一。第二就是説所有的國際化大公司,他們是全球化製造、全球化設計、全球化營銷。我們基本是在中國設計、中國製造、中國營銷。因此,不管你怎麼樣,到對方國家去或到世界其它市場去,都缺少和它真刀真槍幹的競爭力。最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才的國際化。

  

    解説:海爾在國際化中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現在中國加入WTO已經三年,保護期已過,中國企業就是不走出國門,國産品牌也和國際上的知名品牌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因此,品牌國際化是企業生存的必由之路。對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應該是解決國際化中存在的問題。

  

    霍杜芳(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我覺得中國現在已經承擔起全球家電産品的主要供應商的角色,那麼通過的辦法是我們的産品出口,走上了國際化的第一步,就是産品的出口,這種方式大部分通過OEM或者是代理出口,所以給我們帶來的産業的整體效益並不是很好。我們這個産業發展下一步,到底中國定位在是你做世界的加工工廠,還是你要主導産業發展,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如果要做到主導這個産業發展,光做産品出口這一步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能夠有讓世界認知的一些品牌、名牌,那麼我們就必須走品牌國際化的道路。

  

    解説:這裡是海爾的一個洗衣機生産車間。這條線上正在生産的是銷往美國的洗衣機,這條生産線上正在生産的是銷往日本的洗衣機。在這些産品上,雖然使用説明用得是日文、英文等不同國家的文字,但是海爾的標誌跟在國內時銷售的産品是一樣的,都是海爾的漢語拼音“HAIER”。在海爾有這樣一句口號,“出口不是為了創匯,而是為了創牌”。

  

    張瑞敏:因為我們自己和中國當時很多要走去的企業不太一樣,從戰略上定得不一樣。我們定得是我們要出口創牌,而不是僅僅出口創匯。因為如果你做到了出口創牌,那麼出口創匯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根據這個戰略我們就確定了一個先來後贏,先到發達國家,再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對你要求非常苛刻,競爭對手非常強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是你如果去了,經受住了這些考驗,那麼你就會真正把你自身素質提高起來,自身素質提高起來,那麼對創國際品牌就非常有好處。

  

    解説:海爾國際化的第一步選擇在德國,當時德國的經銷商提出賣中國的産品,價格只能是德國産品的一半。

  

    武克松(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因為中國的産品在歐美一般消費者的眼裏面都是一種地攤貨,但是那種玩具、五金工具,真是能夠作為機電産品,或者技術含量高的産品沒有。

  

    解説:針對這種情況,海爾人説服德國的經銷商,將海爾的産品和德國的産品去掉商標擺在商場裏,讓消費者來判斷哪些是中國品牌,這些産品是否有問題。

  

    武克松:結果通過大家進行挑選,沒挑出來,也沒挑出來哪些是,他都認為完全是德國的産品。

  

    解説:就這樣在既講究企業文化的德國,海爾簽下了走上國際市場的第一筆合同。如果説歐洲市場代表的是品牌的文化,美國市場則代表流通的規模和速度。

  

    記者:你們打入美國市場的時候,都採取了一些什麼樣的策略呢?

  

    李攀(海爾集團海外品牌推進經理):進入市場的時候,在産品方面就選擇了差異化的策略,移動中隊的這種策略,這個也是為了使我們的品牌一進去以後就能夠立住腳,能夠紮下根。

  

    記者:差異化怎麼講?

  

    李攀:差異化來講,我們的理解就是有點,一個就是説縫隙,是因為別人沒有看見,它這個很小,你要仔細去了解、去調查、去研究,你才能夠發現。

  

    解説:所謂的縫隙就是要尋找市場的空白點。1994年,海爾的銷售人員就在美國市場開始了廣泛的調研工作,他們甚至深入到了美國大學生宿舍。他們了解到,學生們希望把電腦桌和冰箱聯絡在一起,於是海爾就開發了這款帶桌子的冰箱,投放美國市場。

  

    李攀:這個産品實際上傳遞了一種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一個品牌,不斷創新品牌的這麼一個概念,傳遞給當地的學生。

  

    解説:目前,海爾産品已經全面進入了美國前10大連鎖店。2004年7月1日,在美國紐約的商業中心廣場上,經過精心策劃,海爾創造了7小時銷售7000台空調的新記錄。這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邁克(美國海爾貿易公司總裁):消費者的隊伍排得非常非常遠,海爾這個品牌很受美國家庭歡迎。

  

    解説:在取得了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的成功後,2002年海爾和日本的三洋公司合作進入日本市場。通過先難後易的原則,海爾不僅成功進入了這些發達國家的市場,還培養了一支熟悉國際化品牌運作規律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有了這樣一支隊伍,海爾就會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張瑞敏:我們自己鼓勵我們自己的話叫做只要找對了路就不怕路遠,這條路肯定是找對了,但是很遠、很艱難,但是我們一定會走下去。

  

    解説:目前,國內的一些企業正在向品牌的國際化努力。2004年,聯想集團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同年12月,聯想宣佈將收購IBM的個人電腦事業部,組建世界第三大PC領導廠商。2003年7月,TCL集團收購了法國湯姆遜公司,從而躋身於世界500強之列。

  

    霍杜芳:國際化的道路是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經濟環境的變化,如果説5年前談到收購IBM,可能就跟今天不一樣了。不同經濟環境的變化和不同企業力量的對比,來決定了各種方式的採用,但是我覺得不管採用哪種方式,都比較可以快的使我們的品牌能夠在世界上被大家所認知。這一點是大家的共同目標。而且,我覺得我們中國家電業的基礎,我們國家政策的支撐,還有消費者對行業越來越成熟的需求,我想會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在不長的時間內,能夠在國際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久的將來中國不僅是家電的大國,更重要的我們一定是全球的、世界的家電的強國。

  

    主持人:張瑞敏曾經跟記者説過這樣一件事情,他説他曾經在美國市場上問一個老太太:“海爾的冰箱質量很好,你為什麼不買海爾呢?”這位老人説:“我們有自己的品牌通用電器,我們多少年來用的都是它,我為什麼要買你的呢?”看來,中國品牌想在國際上取得足夠的信任度和美譽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品牌國際化,中國的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劉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