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回顧視頻
總導視:
上海迪斯尼項目即將落地,消息待定卻引發地産板塊沸騰,迪斯尼效應到底能産生多大的漩渦?
世貿廢墟鋼材植入美國新軍艦,禮炮聲響,民眾迎接,紐約號首航提振美國人愛國心。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收看今晚22點30《環球視線》。
導視:
盤旋數年後米老鼠即將落地上海,消息待定中,引發地産板塊沸騰,迪斯尼效應到底能産生多大的漩渦?
世貿廢墟鋼材植入美國新軍艦,禮炮聲響,民眾迎接。“紐約號”首航提振美國人愛國心,敬請收看《環球視線》。
附標題1:迪斯尼樂園落戶上海的背後
主持人 張羽: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
圍繞上海迪斯尼的建設已經討論了十年之久,而如今米老鼠和唐老鴨終於要落地了。11月1號,上海市市長韓正表示近期將專門召開一個新聞發佈會,公佈迪斯尼項目的最新進展,時間可能就是下周,這更是被各方解讀為上海迪斯尼項目即將“水到渠成”。還有消息顯示,美國迪斯尼公司可能將於11月奧巴馬訪華期間,公佈在上海建迪斯尼主題公園的消息,因此這條消息還被人們津津樂道為是奧巴馬的“米老鼠外交”。接下來我們將討論這個話題,參與討論的兩位嘉賓是評論員楊禹和周慶安,歡迎兩位。
剛才講到了關於在上海建迪斯尼已經討論了十年之久,尤其是四年前在香港建迪斯尼的時候,這個消息更炒得沸沸颺颺的,最近突然峰迴路轉,讓大家有一個非常明確,甚至肯定的一個預期。你們認為這跟奧巴馬訪華有直接關係嗎?
楊禹 特約評論員:
我想肯定是有。剛才你説了,可能落地的是米老鼠和唐老鴨,其實不止落地的是這兩位“先生”,還有要落地的是蜘蛛俠、鋼鐵俠,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到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迪斯尼公司自己的業績反而是在低谷當中上升,他採取了一個很積極的姿態收購了蜘蛛俠和鋼鐵俠的老闆,所以這四位落地之後,最後跟著落地的就是奧巴馬,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一個新總統對自己美國文化和美國産業在世界開拓疆土的一種支持。
正在評論:奧巴馬的“米老鼠外交”?
周慶安 特約評論員:
其實“米老鼠外交”這個詞最早提出來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當時就有這麼一個提法。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美國要和德國爭奪在拉丁美洲的文化主權,米老鼠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輸出産品,當時在拉丁美洲風靡一時,所以“米老鼠外交”這個形態一直有這樣的一個提法。
我可以講一個特別有趣的故事,當年赫魯曉夫訪美的時候,他提出來要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是要去迪斯尼樂園,第二個地方是要去芝加哥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但是非常遺憾,迪斯尼樂園沒有讓他去,找了一個理由,説是安全問題,把他支到了好萊塢,讓他去見了一把夢露。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一個主題公園,能夠吸引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去,其中必然有一些價值成分在其中。但是選奧巴馬這個時候,我覺得只是利用奧巴馬人氣,給這個主題公園一個機會展示出來。
我覺得奧巴馬作為一個特別喜歡媒體的總統,他也非常樂意接受這樣的一個邀請,來做這件事。
張羽:
實際是相輔相成的。兩位分析,有媒體預測説,奧巴馬甚至有可能出席迪斯尼合作簽字儀式,也是有可能的,是這樣嗎?
>>>點擊回顧視頻
正在評論:迪斯尼“落滬”看上去有多美?
楊禹:
確實是有可能,我們注意到奧巴馬這次他安排訪華行程的時候特別提出一定要到上海一天,到上海看什麼,看迪斯尼,我想促成這件事情恐怕是我們一個很靠譜的猜測,因為我想我們説迪斯尼可能落戶上海,從美國人這方面説,他有對它的需要,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中國也有需要,特別是上海有這方面的需要。
我覺得對上海來説,不僅是能促成這塊地産能夠上揚,或者説僅僅是旅遊業收入能夠上揚,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注意到,上海市這些年來一直在進行自己經濟結構的轉型,它的這種轉型,它提出要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其實核心是什麼,是把上海前一輪增長當中的主力製造業逐步地淡化,希望變成服務業,而在變成服務業的過程當中,現在它還缺少足夠有利的拳頭産品。
張羽:
確實,其實迪斯尼主題公園的選址是非常苛刻,非常挑剔的,很多城市也趨之若鶩,所以也就出現了上海討論十年之久這樣一個情況。為什麼迪斯尼這麼吸引人?如果説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的話,這個蛋糕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甜美?給我們介紹一下。
正在評論:迪斯尼“落滬”會不會水土不服?
周慶安:
其實迪斯尼的形成有兩方面的因素在其中,第一方面的因素,可以説迪斯尼是一個既想賺吆喝又想賺錢的這樣一個主題公園,它的選址其實非常苛刻,它要考慮的選址首先要考慮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雖然各位可以看到,迪斯尼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如此之大的名聲,但是它真正在海外的主題公園並不多,它選擇了日本的東京,選擇了法國,而且這兩個地方恰恰是,從文化上來説有非常重的自我意識,尤其是在法國遭到了如此之大的反對,但是它還要選那個地方。
第三個當然它選擇了香港,但是在這個選擇過程中間,實際上迪斯尼還在不斷地和本土的文化進行一種自洽,所以這個使得迪斯尼能夠更快地吸引當地的遊客,比如説在日本東京,我們進迪斯尼的時候看到有一條大街,那條大街在美國叫American Street。但在日本叫世界基石,因為它要淡化美國色彩,比如説在法國,法國有很多人反對,所以迪斯尼把法國樂園,其中過山車改了一個名字,叫做從地球到月球,這個名字實際上是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這樣的一個作品。所以它從這種文化因素上來説,它做了一種本土化的嘗試,我覺得其實在香港,我們也能看到這個因素,比如説春節的時候,米老鼠穿著一個唐裝到街頭上頭來跟大家拜年,有很重要的這樣一種。
張羽:
慶安講的是文化影響力,我們算一算經濟賬,講講錢,我查了一下數字,上海世博會大概的基礎投資應該是236個億,而迪斯尼預算總投資現在是244個億,超過了世博會的基建投資,而且如果長遠效益來看的話,顯然天天一個開門的公園要超過世博會遺址這樣一個收益,到底它會給上海帶來什麼樣的經濟效益?
楊禹:
我想剛才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目前這幾個迪斯尼,如果上海這個落成之後,上海的、東京和香港的形成了一個最密集的迪斯尼的“鐵三角”。我覺得首先是它可以把香港的一部分遊客,東京的一部分遊客轉而吸引到上海來,特別是國內的遊客,到上海當然要比去香港、去東京要容易得多。
再有一個,上海自身,如果沒有迪斯尼,其實它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它有相當多值得國內外遊客來這裡落足的一個地方,有了迪斯尼以後,我想它足以讓幾乎所有的遊客在上海多停留一天,多停留一天,這是旅遊業追求的重要目標。
張羽:
沒錯,確實它不光是一個主題公園,它會帶動周邊地産、酒店、服務業、文化産業,甚至是製造業。你看迪斯尼的概念剛出來,迪斯尼概念股票邦邦地漲停板。
正在評論:迪斯尼“落滬”看上去有多美?
楊禹:
我覺得特別重要的是,我們説迪斯尼它代表一種美國文化,其實它代表一種現代的輿論業和服務業,它落戶在這裡,我想它對整個上海,特別是浦東新區整個現代文明的推動應該説是有促進的,你不能我們期望每年上千萬的遊客來,到達浦東的迪斯尼,路上還擔心有釣魚的人,這個不行。
>>>點擊回顧視頻
正在評論:如何把迪斯尼樂園變成盛宴而非夢魘
周慶安:
實際上所有的主題公園賺錢的地方都不在門票,大家會把門票視為所有盈利環節最後一環,在於周邊的配套服務設施,在於迪斯尼主題公園中間的各種各樣的消費措施。從東京的這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大量的消費其實不僅是在門票上,門票是很小的一塊,大量的消費是在通往迪斯尼的道路上,你隨處可見高速的交通工具,隨處可見便利的便民措施,這些實際上是帶動周邊産業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張羽:
看來兩位也都非常看好這塊奶油大蛋糕,但其實我們也冷靜思考一下。剛才慶安講到了,世界五個迪斯尼公園,美國本土以外的是三個,現在如果有上海的話,將是第四個。美國本土以外的,其實現在來看,香港的不掙錢,還在虧損,已經三年了,巴黎的不掙錢,上海的一定會掙錢嗎?有什麼經驗教訓需要我們汲取呢?
正在評論:迪斯尼“落滬”會不會水土不服
楊禹:
香港的目前不掙錢,我覺得它對整個香港經濟的帶動力還是有的,它自身經營一個核心的缺陷是它自身是一個濃縮版的迪斯尼,東京的掙錢,應該説東京是一個比較好的在亞洲的一個迪斯尼模式。在上海是不是像我們最多的人所預計的那樣,會一路順風地經營下去,我覺得其實也有風險,第一個風險是迪斯尼是稀缺産品,在世界上目前有五個,每多一個,迪斯尼的這種稀缺性就會下降一點,上海的如果落成之後會下降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再有一個,國內類似于迪斯尼這樣的主題公園其實也有不少,像最近比較風靡的幾個城市的歡樂谷,水平應該説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上海的歡樂谷也剛剛落成,北京的歡樂谷已經運轉的不錯了。我想這種類似的主題公園的競爭應該説給迪斯尼是帶來一定經營的壓力。再有一個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身整體的服務能不能夠跟上一個迪斯尼的需要,還有問號。
周慶安:
其實同時我還會思考另外一個問題,中國自己的文化産業能不能有一個品牌效應,能不能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其實歡樂谷走出了這樣的一個模式,但是從迪斯尼可以看得出來,這種主題公園非常需要的是符號,非常需要的是特殊的形象,特殊的符號。
張羽:
歡樂谷好像現在還沒有一個標誌性的符號讓我們記住。
周慶安:
對,所以我們到迪斯尼,我們第一眼想到的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但是在中國的文化産業中間有沒有這樣的特殊的符號,有沒有這樣特殊的形象,這樣特殊的指向,能夠至少讓全中國的人都能夠意識到這是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其實單是中國的這塊市場就足夠中國的文化産業做很多年了。
張羽:
關於米老鼠和唐老鴨我們就先聊到這兒,稍後我們將關注一艘特殊的軍艦。
隔斷1:
世貿廢墟鋼材植入美國新軍艦,禮炮聲響,民眾迎接,“紐約號”首航提振美國人愛國心,稍後請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點擊回顧視頻
附標題2:一艘美國軍艦的前世今生
張羽:
11月2日,美國最新的兩棲登陸艦“紐約號”停靠在紐約曼哈頓十八號碼頭,等待正式加入美國海軍編隊服役,等待為這個國家效力。這艘軍艦引來了很多紐約人的駐足觀望,它對於紐約人,甚至對於全體美國人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在紐約號的船舷上,刻著“永志不忘” (Never Forget) 的座右銘。因為在這艘軍艦上融進了“9•11”世貿廢墟的血骨。我們現在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説:
瓊•威爾森,是紐約市消防局的一名消防員,11月2日一大早,他就守在曼哈頓八十八號碼頭,等待著一艘特殊軍艦的到來。這艘軍艦使用了7.5噸在“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貿中心“雙子塔”大樓廢墟鋼材,也因此以“紐約”命名。瓊•威爾森作為消防員曾經親身經歷了“9•11”恐怖襲擊的慘痛。“紐約號”對於他來説,意義非凡。他指著遠遠駛來的“紐約號”深情地説,“我能感覺到世貿中心就在那裏”。
許多“9•11”事件的遇難者家屬也都懷著複雜的心情相擁站在岸邊,伴隨著二十一聲禮炮的轟鳴,他們追憶著逝去的親人,默默地向“紐約號”致敬。
紐約居民 帕特•穆爾瓦:
(9•11事件)的發生,看到之後我非常難過,今天我只是想對軍隊、消防員以及每一個人,表達一些支持。
解説:
“9.11”以後,美國以反恐的名義發起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然而,8年過去了,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説,戰爭已經讓他們疲憊,而恐怖襲擊的陰影和傷痛卻遠未散去。“紐約號”全長208米,有水兵361名。目前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美國海軍部署到反恐行動第一線。來自世貿中心的鋼材被用於製造“紐約號”上的兩棲登陸平臺,可以讓一支七百人的海軍陸戰隊在任何海岸線上快速登陸。有評論説,這艘保存著世貿中心記憶的軍艦,在“9•11”和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的熊熊大火中重生,是一個“新的開始”。
張羽:
“9•11”實際已經成為美國人心目中一個情結了,我們也看到了在“9•11”這樣一個恐怖襲擊事件當中,美國人身上所爆發出那種堅強的精神。也有評論指出,説美國人建造這樣一艘軍艦實際是因為美國在“9•11”之後又經歷了兩場現在還沒有拔出腳的戰爭,同時又經歷了金融危機。這艘軍艦是用來提振美國人精神的,你們怎麼看?
正在評論:“紐約號”等待授命 提振美國信心
楊禹:
我想美國人對“9•11”死難者和廢墟的這種懷念,通過軍艦能夠表現出來,其實這場打擊不僅是對美國人打擊,甚至對整個世界嚮往和平和文明的人們一種心理上的打擊。所以他用這種方式來懷念當年的這一幕,我覺得應該得到世界所有愛好和平人們共同致敬。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想起了一個我曾經經歷過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場面,那是2001年10月,當時“9•11”剛剛發生一個月過去,在上海召開APEC會議,當時我也去採訪,在國際記者中心餐廳裏邊,有一天我們幾個國內的記者看到有一個美國來的記者,對著一盤餐廳免費提供的蛋炒飯神色特別黯然,甚至有掉眼淚的感覺,當時我們還很好心地想他是不是吃不慣我們中國的蛋炒飯,過去就問他,他那個話説的真是讓我們很震驚,他説我在想,這一盤蛋炒飯有多少粒米粒,他説能不能有三千粒,如果有三千粒的話,我就想到剛剛在雙子塔死了三千個人,所以説的我們當時在座人都不吭聲了。
我想今天當美國的民眾看到這艘軍艦的時候,或許他們還會像八年前的那位記者一樣想到那三千個人,但我希望他們更多的能想一想,在那之後這八年來,在阿富汗的戰場上,在伊拉克的戰場上,美國的士兵又死去了將近五千人,從三千人想到五千人,或許有助於我們共同來思考怎麼來擺脫恐怖主義的威脅。
周慶安:
其實我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當全世界都在關注這艘軍艦的時候,實際上恰恰説明美國海軍在命名這艘軍艦的做法是對了路子,因為他用命名這艘軍艦的做法來顯示美國在反恐戰爭中間走在輿論戰的最前沿,可以説“紐約號”本身是美國輿論戰的一個急先鋒。因為在美國軍事歷史上頭“紐約號”是第五艘,之前有四艘都以“紐約號”這個方式來命名,第五艘軍艦跨越傳統,用“紐約號”這個方式來命名,本身是美國海軍攻關戰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套攻關戰略對於美國人來説非常熟悉,比如説我們看硫磺島戰役之後有一張非常著名的照片,三個美軍士兵指著一個旗,那是擺拍,因為大家都知道,那個場景被攝影師忽略,但是我們又需要重新提振士氣,所以我們要拍一張那樣類型的照片,其實“紐約號”的做法和硫磺島當時的做法非常相似,但問題就是這種做法有效果,這種做法激發起,包括紐約人在內的美國人這種心理的信心,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紐約號”駛入變成了一個盛大的媒體儀式,本身就是這種輿論戰的一個勝利。
張羽:
楊禹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艘軍艦。
>>>點擊回顧視頻
正在評論:“紐約號”軍艦使用了7.5噸世貿鋼材
楊禹:
這艘軍艦剛才慶安介紹了一下,我覺得這艘軍艦身上還有一些故事。比如説在它建造的過程當中,嵌入到軍艦艦首的這7.5噸鋼材,是有關方面在世貿廢墟裏面經過了精挑萬選之後選出來的,其實當時我們還很關心,其它的鋼材去哪兒了,其它的鋼材其實有很多途徑都流散到世界各地,被很多人去收藏。當然這7.5噸可能收藏的位置現在是最受矚目的。
再有一個,這艘軍艦是在新奧爾良的船屋裏邊建造的,在建造的過程當中,2005年經過了那場著名的颶風,那場颶風雖然沒有對軍艦本身,半成品造成什麼損害,但是把很多建造軍艦工人家屬的生命給奪去了,所以説這艘軍艦經歷了美國兩場新世紀遇到的劫難,所以美國人對它帶有很多心理上的期待,希望它能夠喚起一種記憶。還有我想這艘軍艦它將來的目的,是用在把反恐的部隊輸送到反恐的目的地去,所以它直接投入了戰場。
張羽:
剛才慶安也講到,美國人造這艘軍艦是要提振他們士兵和民心,你也講到這艘軍艦的具體目的是要送戰士到反恐第一線。反過來,如果從恐怖分子來改的話,如果打掉這艘軍艦的話,也是打擊了美國民心和信心,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移動的目標?
正在評論:“紐約號”將把美國士兵運送到反恐第一線
周慶安:
實際上,兩棲攻擊艦在美國海軍序列編號叫LPD,如果恐怖分子已經打到了LPD,意味著美國在整個反恐戰線上他的第一線部隊已經傷亡殆盡了。所以這艘軍艦之所以用“紐約號”來命名,恰恰是因為兩棲攻擊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它可以遠程投送登陸的戰士,而不用直接靠近海灘。所以它避免了和恐怖分子的第一手接觸。其實這個行為讓我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9•11”歷史記憶,可以用在這條軍艦上,其實也可以用在美國海軍的很多其它的問題上,像剛才楊老師説的博物館,在美國大量的博物館,比如説華盛頓有個新聞博物館,在這個新聞博物館中間就有一個“9•11”的剛架,雙子的剛架,它可以撒到世界各地,把“9•11”的記憶用在世界各個範圍之內,但是每一個範圍之內,美國人的設計都經過了精心地保護,如果這條軍艦真的出現在反恐戰場上的話,它一定是一個反恐的明星,而很難成為一個反恐的目標。
楊禹:
對,我想在目標這個問題上,世界輿論恐怕都在提,恐怖分子會不會針對它做一個有針對性的攻擊,其實我想它從某種意義上更是一種象徵意義的目標,它象徵著什麼,象徵著八年以來世界上以美國為主導這種反恐模式現在仍然在泥潭當中跋涉,依然是打擊反恐的力量在明處,而恐怖力量在暗處,這種模式並沒有發生改變,而且軍艦本身的出現,我想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從中國人關心它的角度來説,我覺得也提醒我們,任何一個國家難免遇到一些災難和磨難。當遇到這些之後,它的一些紀念物、遺留物,能不能得到這個國家國民發自內心的一種尊敬,比如説我們國家去年剛剛經歷了“5•12”大地震,像漢旺鎮的遺址,像映秀鎮,其實很多遺址,我們都去過,走在那個遺址裏邊,無論過了多長時間,你走在那裏邊,心情就是能夠投放到那個場景當中去,能夠喚起你很多對災難的記憶,還有對戰勝災難過程和那種精神的回憶。
>>>點擊回顧視頻
附標題3:歐盟一體化進程迎來重大歷史突破
張羽:
這個話題就聊到這兒。我們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三個關注點,我們想來關注一個歷史性的話題,那就是由於捷克憲法法院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認可了《裏斯本條約》,捷克總統克勞斯將在條約上簽字,這就標誌著27個歐盟成員國通過了被認為是具有歐盟憲法性質的《裏斯本條約》。也就是説,最早從今年的12月1日開始,這個條約即將生效,歐洲這個古老的大陸邁向一體化的進程又向前邁了一大步,可以説這是一個具有歷史重大意義的標誌的時間點。兩位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裏斯本條約》特殊在哪?為什麼説這個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歐洲一體化又往前走了一步?
正在評論:裏斯本特約將通過歐盟一體化獲重大突破
周慶安:
實際是《裏斯本條約》可以説是歐盟的一部憲章,在2007年的時候,由於法國和荷蘭的反對,第一部歐盟憲章曾經流産,在歐盟憲章流産之後,歐美各國為了加強一體化,需要用另外一種法律的形式來替代曾經流産的歐盟憲章,所以歐盟主要國家在裏斯本簽署了這樣的一個條約。
這個條約的核心關鍵有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它確立了歐盟這個體系整個行政架構,比如説前一段時間大家看到非常熱的,所謂歐盟理事會主席布萊爾要不要競選歐盟總統這個事情,這個是整體架構的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確立了歐盟內政和外交事務的投票方式,現在歐盟整個投票方式是各個國家都要同意,就是所謂的一致同意的方面,從《裏斯本條約》正式履行開始,將進入一個多數同意的階段,就意味著多數國家同意,而且是通過加權的方式,通過人口、經濟總量加權的方式,多數國家同意之後,歐盟的內政和外交政策就可以得以實施,這就産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捷克反對,波蘭反對,很多國家有這樣的意義,他們就擔心在多數同意過程當中可能會讓部分歐盟國家喪失自己更多的權益。
張羽:
尤其小國。
周慶安:
尤其是小國。
楊禹:
剛才慶安就説到了,我們看歐盟這些年來的新聞,包括《裏斯本條約》取得通過的過程,其實我們就看歐盟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什麼,主要矛盾就是歐盟要追求一種統一性,而各國在追求這種統一性基礎以上又要保持自己一定的獨立性,這種統一性和獨立性之間的矛盾,這就是歐盟發展內部的矛盾主線,應該説《裏斯本條約》的通過,就是在這條主線上暫時拋開了包袱。
張羽:
進一步往統一線上走。在簽署這個條約之前,捷克總理也説過這樣一句話,他説這列火車行駛的如此之快,就是指歐盟一體化這樣一個進程,如此之遠不可能像我們許多人希望那樣停下來或者走回頭路。今天可以説事情有一個重大的突破,你們認為這個條約的簽署,是不是意味著歐盟走向它的一個理想,就是歐洲用一個聲音説話已經為時不遠了。
楊禹:
我們今天看到新華社發了一個消息,今天溫家寶總理給巴羅佐打了一個電話,是溝通了一下中國跟歐盟馬上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一個態度,其實歐盟能夠用統一的聲音來説話是非常重要的,近的是在哥本哈根,遠的在很多重大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上,過去歐盟很難在一些問題上面迅速地達成內部的一致,今後恐怕這方面的效率會提高很多。
周慶安:
其實從這次《裏斯本條約》的簽署,包括捷克最後的憲法法院批准《裏斯本條約》,這樣一個整體的脈絡來看,我們看到兩個字就是妥協。實際上捷克之所以能批准,是因為歐盟同意了捷克在一部分公民權利的問題上享有豁免權,就是當歐盟的憲法和國內法律衝突的時候,他可以以國內法律來優先考慮自身的權益,實際上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地區,大家從中學課本上可能能學到的蘇臺德地區,但是實際上我們看這個妥協的問題,我們會發現,歐盟內部是可以通過妥協達成很多最大共識,但是如果歐盟參與世界事務的時候,在整體的國際事務平臺上妥協也是非常重要的……
(開放式結尾)
責編: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