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回顧視頻
導視: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美國總統,全球驚愕,上臺未滿一年的奧巴馬,因何摘得諾獎?
中國軍力展現透明與自信,外媒熱議神秘“殺手锏”。國慶閱兵引發西方多重感受,敬請收看《環球視線》。
附標題1:奧巴馬獲諾獎 令世界驚訝
主持人 水均益: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水均益。
北京時間10月9號下午5點左右,也就是華盛頓時間9號淩晨天不亮,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睡夢當中被一陣電話鈴聲驚醒,他得到了一個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消息,140萬美元的獎金和2009年度的諾貝爾獎。有關這個消息我們今天請到的兩位,一位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朱鋒教授,另外一位是我們的特約評論員周慶安先生。世界媒體用“驚愕”來笑容,我首先想問一下朱教授,聽到這個消息您覺得意外嗎?
正在評論:奧巴馬:令人驚訝的獲獎人
朱鋒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我也覺得非常的意外。因為奧巴馬上臺不到十個月的時間,憑什麼他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而且我們説這項大獎常常是要給那些所謂為和平做出重大貢獻的。現在奧巴馬上臺以後,確實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倡議,比如説無核化世界,比如説要在伊拉克實現新的穩定,包括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能夠戰勝塔利班,推動伊朗和朝鮮核不擴散進程,進一步發展,但是所有的這些都還是空中樓閣,所以當一個具體的政策還沒有真正形成。我們説讓人可以去讚美的具體的政策效果的時候,這項桂冠就已經落到了他頭上,就剛才我們可以看到説憑什麼。
水均益:
對,我估計連奧巴馬自己也可能會感覺到有點意外,因為據外電報道,美國白宮人士透露説,總統自己也沒有想到。我想問一下周先生,您覺得這樣一個消息為什麼會在全球範圍內,因為幾乎是全世界的媒體在報這個的時候都用了這個字眼,叫“吃驚”或者説“驚愕”。您怎麼解讀媒體的這種反映?
正在評論:奧巴馬的“和平功績”是什麼?
周慶安 特約評論員:
我覺得媒體反映實際上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其實如果我們回頭看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歷史,有四位美國總統曾經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但是這四位總統都在他的任上做出過具體的工作,比如説羅斯福曾經調解過日俄戰爭,伍德羅•威爾遜曾經倡導過國聯,我們都熟悉的吉米•卡特,還有美國的副總統戈爾,他們幾位都曾經有過非常具體,成績單是實實在在的,所以他們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
正如剛才朱教授説的,奧巴馬上任之後九個多月的時間,在九個多月的時間中間他看到了他很多的政策表態,但是這些政策表態能不能具體地落實,實際上是人們觀察奧巴馬未來三年或者四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察點。在這個時候頒給奧巴馬這樣的一個獎項,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這是一個頒給未來的獎項。
水均益:
頒給未來的獎項,但是提前給頒了,所以這就引起很多人説,説太早了。但是我們來聽一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他們在頒獎的時候具體是怎麼説的,怎麼給出的這個理由,我們來聽一下。
亞格蘭 挪威諾貝爾獎評審會主席 :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決定,將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奧巴馬總統,以表彰他致力於加強世界外交和國際合作做出的非凡努力。委員會尤其看重的是他的無核理念,以及他為此所做的工作。
水均益:
正像朱教授剛才所説的,這是給他所謂在全球性展開外交、對話、多邊主義這樣一種鼓勵。的確聽上去是一個現在可能還停留在口號上的,但是我注意到在他的頒獎致詞理由裏邊還有一個理由,是説奧巴馬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並且給予了他的人民一個對於未來更加美好的希望。於是我注意到有些媒體就説,奧巴馬是有人氣,奧巴馬講演非常有感染力,而且用詞非常美妙,甚至於能打動人。但是這種理由能夠成為給一個美國總統頒獎的一個理由嗎?
正在評論:令人意外的獲獎理由
朱鋒:
我覺得恐怕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但是問題是諾貝爾委員會認為有。所以這裡面到底説明一個什麼問題,就是奧巴馬的人氣,奧巴馬的全球吸引力,奧巴馬驚人的外交能力和他剛才所説的,推動人民和人民之間的溝通。問題是我們説用什麼標準,你怎麼去看,包括即使今天連美國,我們都知道,奧巴馬醫改方案的反對率是52%,所以美國人可能對他們這個總統的執政很多具體的行為依然還處在一個觀察的過程中。我本人對奧巴馬是充滿了尊敬,但是問題是即使一個最能幹的總統他也需要等他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業績,然後你這時候再把這個桂冠戴到他頭上時候説,説哥們兒你這個…
水均益:
您的意思就是説,比如説幹了四年,一任了,來評判一下。所以有的媒體也在説,説是太早了。我們這兒有一組媒體,我們整理的一些主要西方媒體,還有世界各國媒體的一些言論,他們在第一時間得到這個消息時候,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比如説像美聯社,“這是一個讓人驚訝的選擇,使奧巴馬成為美國第三位在任獲得這個獎的總統,而使諾貝爾觀察家感到震驚,因為到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截止日期2月1號的時候,奧巴馬就任總統還不到兩個星期”。這個我查了一下,的確按照諾貝爾委員會規定是在每年的2月1號以前,你的提名推薦要截止,我們知道奧巴馬1月20號才就任總統,所以很早。
我們再來看法新社。法新社説,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全球是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英文的原詞叫做sensation。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評語説,“諾貝爾委員會選擇把和平獎頒給奧巴馬,意在鼓勵奧巴馬繼續其在全球推行的接觸和對話的新政策”。
另外還有一條是來自於發展中國家的。巴基斯坦有一個比較保守的政黨,叫伊斯蘭促進會。他的領導人説,這簡直是一個笑話,奧巴馬為和平什麼也沒做,他為伊拉克、中東和阿富汗帶來的是什麼。周先生我們看,確實是,有很多媒體在説,現在一個美國總統,美國正在伊拉克有戰爭,阿富汗有戰爭,關塔納摩還關著很多人,是一個很大的醜聞等等。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懸而未決的關係到世界和平穩定的問題,這種指責或者説這樣的評價公正嗎?
>>>點擊回顧視頻
正在評論:奧巴馬的“和平功績”是什麼?
周慶安: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我們要換一個角度來看。與其説諾貝爾和平獎的委員會把獎頒給了奧巴馬本人,倒不如説把獎頒給了奧巴馬背後那些全世界都期待的關鍵詞。比如説無核化,比如説伊斯蘭世界和西方世界之間的和解,再比如説區戰爭。這些問題實際上在國際社會討論了很長時間,因為戰爭與和平一直是國際戰爭中間永恒的主題,這些主題不但在21世紀沒有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相反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後反而變得加劇了,文明之間的衝突,恐怖主義的蔓延,甚至核擴散這樣一個陰影。所以奧巴馬提出的這些方案能夠打動諾貝爾和平獎評委會,其本身恰恰在於這些問題已經太讓人揪心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説,這個獎得主不應該是奧巴馬,而是那些在戰火背後受到了摧殘,受到了傷害,還期待著能夠得到一個更新、更好的解決方案。
正在評論:令人驚訝的獲獎人
水均益:
或者是不是可以這樣説,這是世界或者説相當一部分人、善良意願的人,希望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未來能做的事。所以我注意到,美國有線電視網非常著名的記者阿曼坡,他在這個事情之後有一個評論,很有意思,他説其實在他的理解裏邊這是諾貝爾的委員會給奧巴馬戴的一個桂冠,這個桂冠用咱們中文翻譯過來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是一個緊箍咒。也就是説,你在未來的這三年多的任期或者説你還可以連任,七年多的任期裏邊,你可不能發動戰爭,像你的前任小布什一樣,一場兩場戰爭。因為那就是一個很大的笑話,如果是在有一天要發動戰爭,朱教授怎麼看這樣的評語?
朱鋒:
我覺得如果真的是這樣,就像剛才您説的那位記者的評論,我覺得當然很精彩。但是如果説諾貝爾和平獎就能阻止一個美國總統對外運用武力,那我覺得未來世界會和平的多,那就是每當看到一個美國總統有可能要打仗的時候。
水均益:
蓋上一個帽子。
朱鋒:
砸上一個諾貝爾和平獎,但事實上我覺得,我們剛才所談論的,這個獎頒給未來也好,頒給來自於世界某種對和平的期待也好,問題是這個獎項的嚴肅性和它的公正性到底在哪。諾貝爾和平獎我們説光環也是讓很多人眼睛都睜不開的,你現在説,剛才我們説2月1號就截止,奧巴馬上臺也只不過短短兩個星期的時間,所以我自己多多少少覺得不管他到底效果怎樣,但是這個頒獎活動本身是一種笑話。
水均益:
周先生怎麼看?是不是有一種給他這樣一種鼓勵,或者引導他未來多做善事,多做對世界和平有利的事情呢?
正在評論:就任不到兩星期 積極報名爭諾獎
周慶安:
我覺得這個事可能跟《西遊記》不太一樣,《西遊記》這個緊箍咒取決於觀音菩薩,但這個緊箍咒取決於孫猴子本人,要看他的兩個取向。第一個取向是要看他自己願意在世界政治史或者美國政治史上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換句話説,他是想留名還是想留利。第二個方面是要看,他是站在一個理想主義的角度還是站在一個現實主義的角度,其實在美國政治史上不排除有一些理想主義的總統,比如説威爾遜,他一直試圖要通過多邊的方式解決各種類型的問題,但是問題在於,恰恰在現在這樣一個國際格局下,我覺得美國的國家利益依然還是奧巴馬首要要考慮的問題,所以不排除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阿富汗的局勢仍然沒有變化,美國駐伊拉克軍隊仍然存在,情況還在延續下去,就像朱老師説的那樣情況。
水均益:
所以説像美國媒體所説的那樣,一個致力於要創造歷史的人,已經創造了歷史,這個結論我估計可能還為時過早。好的,非常感謝二位,我們《環球視線》稍後繼續。
>>>點擊回顧視頻
隔斷1:
中國軍力展現透明與自信,外媒熱議神秘“殺手锏”,國慶閱兵引發西方多重感受,稍後請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附標題2:中國導彈震動美國五角大樓
水均益:
十月一號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令世界為之一震。外國媒體用的最多的詞恐怕就是“震驚”,而且強調,中國在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實現了軍事現代化。美國一家報紙稱,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步伐總讓美國國防部心煩不已。 兩天前,《紐約郵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説:
10月7號,美國前副助理國防部長彼得•布魯克斯在《紐約郵報》發表文章,引發多方關注。文章的題目是:為何中國令五角大樓感到憂慮。
布魯克斯在文中説,中國閱兵式上展現的武器並不都是全新的,但是美國海軍至少看到了一件武器——“東風—21”型彈道導彈。五角大樓的高官們感到憂慮。除了在發射之前將其摧毀外,美國海軍對於應對“東風—21”沒有高度的自信。
針對布魯克斯的文章,澳大利亞墨爾本時代報評論稱,中國的導彈能夠一次性摧毀美軍超級航母,為軍隊提供了將美軍拒之千里的能力。
正如很多西方媒體所言,當那些被稱為中國“殺手锏”的神秘武器亮相天安門廣場時,世界同時感受到了“透明”與“震懾”。
中國軍事戰略專家稱,國慶閱兵展示的新型武器裝備均為我國自己製造,是遏制戰爭危機、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
水均益:
有關這個話題我們接下來請到的是兩位我們的特約評論員,也是兩位非常著名的軍事專家,一位張召忠教授,還有一位我們的宋曉軍先生。先一個問題給宋先生,為什麼在閱兵之後,特別是像這篇報道裏邊這麼關注所謂的我們叫“東風—21”彈道導彈,它真的是令美國人感到害怕的一種所謂的“殺手锏”嗎?
正在評論:外媒關注國慶閱兵式上的“殺手锏”
宋曉軍 特約評論員:
因為這個型號實際上在去年的時候,從2008年的時候就不斷出現在美國的媒體上,甚至國會的聽證會上,認為它是中國要研製的一型所謂的反艦的彈道導彈,就是剛才小片裏説的,所謂的打航空母艦的彈道導彈。這一次的亮相之後,所以説前國防部助理他又説了,因為在去年9月份,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專門説到過這一型導彈,在討論發展DDG1000的一種驅逐艦的時候,在國會聽證會上專門説過。另外在今年3月25號的時候,美國國防部軍力報告當中也提到過這型導彈。所以説,我覺得紐約郵報這篇文章不是空穴來風。
水均益:
這種導彈是一種很先進的嗎?或者説從技術指標,我們這兒有一個簡單的簡介,大家可以看一下,中程的彈道導彈,80年代末研製成功,首款的固體燃料式的彈道導彈,最新的改進型,通過加裝各種彈頭誘餌使反導系統難以攔截,打擊精確接近巡航導彈,是非常先進的一種導彈嗎?
宋曉軍:
這都是美國方面的一個推測,因為彈道導彈精確打擊。實際上在60年代的時候,蘇聯最先搞的,而且他確實是研製過用彈道導彈來打擊美國的航空母艦,比如SSN—13。後來1984年6月份也在海上試驗過陸基的SS—20,相當於我們這種型號的。
現在這個東西是不是能夠搞,中國有沒有這個,我覺得現在還很難説,我們不能肯定。但是有一點,因為在1995年李登輝方面引發臺海危機的時候,1996年的時候美國確實來了兩艘航空母艦,這讓中國人産生了很大的一種聯想,因為從19840年之後,英國人率先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隨時西方人的軍艦都可以來,到中國來拿銀子,除了當時面一點的意大利,幾乎都來了,後來日本乾脆來了個絕的,直接就把台灣佔了,就打了甲午海戰之後。
航空母艦有沒有對付航空母艦的東西,這已經變成了一種中美之間的,甚至中國人當中的一種情結。
水均益:
實際上我理解這應該是在軍事上也是矛與盾的一種相互制約的關係。張教授,我想問一下,因為我注意到,在十一閱兵之後,西方的媒體一方面對咱們閱兵所展示我們的軍隊的現代化,一種震驚,應該説有部分的是欽佩,覺得進步很快,也感到欣慰説很透明。但是也有一些雜音,雜音裏邊説,這個還有威脅,這個好像某一種武器還能夠針對我們,西方這種思維方式,為什麼説我們天安門上展示個導彈,馬上就想到説,那是打我的,那是打什麼的,出於一種什麼樣的考慮?
張召忠 特約評論員:
我感覺這個問題我們要辯證地看。首先我記得原來80年代我到美國去和90年代我到英國去,你很少看到有關中國的報道,就是有負面消息有個小豆腐塊,很少。現在長篇累牘地在批評我們,有的在讚揚我們,我們國慶閱兵的時候,好多外國的媒體都直播,證明他關注中國。中國強大了,他起碼關注,罵我們也好,説我們也好,證明他關注,這是一個。
>>>點擊回顧視頻
正在評論:外媒對中國軍備高度關注
張召忠:
再一個,這些年來我們在軍事透明方面做了很多,原來他説,你中國怎麼偷偷摸摸要搞什麼,你搞“東風—21”,搞航母,你老是不透明。我們這些年,一個是我們發佈國防白皮書,我們開放國防部的網站,像前國防部長拉母斯菲爾德,費拉克斯將軍,中央總部司令,參展會主席,還有很多的高級將領,我們請他們來到二炮的司令部去參觀,那是絕密了吧,請他們到我們的核潛艇上去參觀,到我們的99式主戰坦克上鑽到裏頭去看。這樣的話,我們開放,開放了很多部隊請他們參觀,這一次我們又拿出來,讓大家看,應該是很透明。你説到底怎麼叫好,不透明的時候你懷疑,我拿出來透明了,你還説害怕。武器裝備是這樣,這個力量的存在不構成威脅,關鍵是怎麼使用,恐怖分子沒什麼東西,照樣很威脅。
一百多年前,當時清朝,我們有七鎮八遠,美國當時的海軍部長就説,中國海軍的力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九,那個時候美國才有幾艘小帆船,我們大清的北洋水師怎麼會威脅到美國,沒有,而且後來在馬漢的思想指導下,美國發展了,發展了以後威脅到中國了,那個時候你沒有,你以後發展了,強大了,你威脅到中國,力量真正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是一個文明之師,中國力量的增長對於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好處的。
水均益:
沒錯,而且我們也一直在強調,我們所有的這些武器主要是一種防禦性。我根本沒想著説,我準備要打誰,但是往往有些別有用心的,包括有些所謂的西方一些軍事專家就去分析,比如説説我們的某種洲際導彈,説射程,尺子一量一萬二公里,一算能打到華盛頓,説這個東西是打到華盛頓,這不是滑稽嗎?
張召忠:
對號入座,杯弓蛇影。一點點小芝麻粒小事給你放大成西瓜這麼大,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水均益:
宋先生怎麼看像西方這樣評論,或者説我們這次在閱兵所展示一種國防力量,它給世界傳遞的一種信息,總體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解讀方式?
宋曉軍:
我覺得他們確實對這型導彈有很多的猜疑,而且就是十一閱兵之後,當然他們其實還是恐懼中國整個的實力的增強,因為我們實際上在十一前不久剛開了四中全會,四中全會公報當中其實明確説了,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因為在1999年到2009年期間,我們的經濟建設發展的非常快。比如説打航母的這種導彈,假定説有這種的話。
水均益:
理論上講打航母這種導彈。
宋曉軍:
對,這裡邊主要靠信息技術,包括它的AG轉換器,DSP高速芯片的計算,包括它的小火箭的推力,恰恰是我們在2004年的時候,我們的電子信息産品已經超過了日本,達到了1060億美元的産值,同時我們的火箭技術也很快,比如咱們前不久給印尼發的一個通訊衛星,稍微偏了一些軌。
水均益:
但是很快調整過來。
宋曉軍:
對,很快調整過來,這些技術理論上都可以用在打航母的導彈上。
水均益:
那就是剛才張教授説的,看我用不用的這個問題了。
宋曉軍:
對,這是一個問題。
再有一個問題,每次他們談到這個時候都談到台灣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如果我們擁有這樣的東西,那表示出我們捍衛我們自己核心利益的一種能力,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去侵略別人,我覺得有也沒什麼。
水均益:
張教授,我注意到一個文章,也是一個權威的議論文章,實際上他羅列了一些數據,我是外行,但是總體感覺我看下來,實際上中國展示的和我們實際有的,更多的比例上來講是防禦性的,就是所謂保家衛國的,而如果要拿美國或者説有些發達國家軍事大國來講,更多的是攻擊性的。
張召忠:
是,他説的“東風—21”也是防禦性的,這不算遠程導彈,也不算洲際導彈,另外也不是核導彈,那當然是防禦性的了,完全是防禦性的。我們從海南島到南海多遠,將近一兩千公里,當然是防禦性的。
水均益:
所以説從世界軍事格局上來講,我們中國應該還是,我們總體是以防禦,以保家衛國,並沒有任何説是要打擊…
(開放式結尾)
責編: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