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線]中日民間“好感度”穩中有升(2000年8月27日)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1日 1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com

  

標題1:中日民間“好感度”穩中就升
 
輿論調查中日關係,雙方“好感度”穩中有升,改善中日民間交流很重要。伊拉克重建任重道遠,中國人能做出怎樣的貢獻?《視線伊拉克》關注伊拉克的“中國製造”,敬請收看《環球視線》。
   
主持人 勞春燕: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

中日關係一直是一個關注度非常高的話題,我們今天就要來關注一項有關中日關係的調查。昨天有一項在中日兩國展開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結果在北京揭曉了,這項調查就顯示,中日雙方的民眾對對方國家的“好感度”是穩中有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解説:這項調查的組織者分別是中國日報社和日本言論NPO,中國1589名居民和1008名大學生接受了調查,日本則有1000名普通居民和500名有識之士接受了調查。調查表明中日關係非常重要,是兩國民眾的普遍共識,中國45.3%的大學生和32.6%的居民對日本印象很好和相對較好,日方有49.2%的有識之士和26.6%的居民對中國的印象很好或相對較好。

儘管有著複雜的歷史原因,兩國公眾對於對方國家的“好感度”還是穩中有升,在有關兩國經濟的調查中,78%的日本有識之士和46%的居民認為,中國的經濟勢力將增強,中方持相同觀點的學生和居民比例分別達75.1%和83.1%;而對於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中國將成為與美國並列的經濟大國的預測獲得兩國公眾的廣泛認同,被選擇比例之和超過半數,從側面表明兩國公眾均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的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先生,劉先生您好。我們看到這個變化,雖然説上升的幅度只有2%,3%,但是和小泉內閣時期相比可以説這個幅度還是相當大的,剛剛大家聽了那麼多的數字可能聽得有點暈,所以我這裡也特地準備了一個曲線圖,可能看這個曲線圖看的會比較清楚一些,這是中日兩國的知識階層對於對方國家的一個印象,一個“好感度”,在日本按照調查的説法那就是有識之士,在中國知識階層主要是在大學生當中展開的調查。

我們來看一下,從2005年,紅線是中國的知識階層對於日方的好感度,綠線是日本的有識之士對於中國的好感度,這個變化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國是從5%到了45%,日本是從35%到了49%,中國變化的幅度是40%,好感度的增加是40%,而日本也是達到14%,劉先生您怎麼樣看待這種大幅度提升的好感度?
劉江永(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我覺得這個反映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是中日兩國政治關係改善,特別是兩國高層互訪取得了一些成果,加上兩國民間往來不斷增加,所以各自對對方都是進一步了解。一般來講,兩國政治關係發展的越好,相互的民間的感情也會隨之改善。但是我覺得也需要注意,這個畢竟是有識之士,有識之士就是一般的知識分子,我們還要看到中日兩國在民間感情的改善方面實際上很不平衡,中方一般認為領導人的互訪有利於改善雙邊的關係,這個比重佔到65%以上,日方佔了30%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中國和日本基本國情不同,中國如果是領導人訪問,他都認為這是我們國家一個行為,但是日本不是這樣。儘管有高層互訪,由於民間對政府認同度不一樣,還有反對黨,所以他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在日本還有右翼勢力,所以他對民眾的影響比較大,我們看到有識之士是這樣,但是還有另一個負面的影響,負面的也需要注意,就是日本一般的老百姓對中國親近感實際上現在只有百分之二十幾。

主持人:對,不到三十。

劉江永:那麼就是説73%對中國沒有親近感,這個數字是相當高的,也就是説我們還有非常非常多交往的工作需要做,我們也需要像一般的國家那樣去積極地開展公共外交,這一點我想對我們和世界的溝通,對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都會越來越重要。

主持人:所以我們也不能夠太樂觀,而且我也看到,為什麼這些年,這麼四五年的時間,為什麼我們中國民間對於日本的“好感度”會增加那麼多,增加的幅度達到了40%,但是日本民間對於中國的好感度似乎增加不是那麼快,增加了百分之十幾。

劉江永:你這個問題提的非常有意思,從中方來看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一個,我剛才講了,政治關係的改善,高層互訪以外。還有,特別是在去年,中國遇到了“汶川”特大地震,在這個過程中,日方派了救援隊,另外中國舉行了北京奧運會,在這方面日本也給予了積極的合作,所以中國老百姓對日本民間的感情有所回升,但是在日本方面情況往往不是這樣,一方面日本有些媒體對中國的負面報道比較多。

再一個,比如説在去年以來,有“毒餃子”的事件。另外,一些藏獨勢力、疆獨勢力在那兒跟一些日本右翼勢力相互呼應,製造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輿論,我們就會看到,有識之士他了解情況,他有另一種辦法,但是大部分的日本公眾,他是通過電視、網絡還有平面媒體來了解中國,所以難免由於沒有直接接觸,所以對中國産生一些負面影響,這個需要我們繼續關注的。

主持人:其實在之前調查當中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小部分,我們也可以看一下,這項調查當中專門有一項就是針對雙方國家的民眾對於對方印象最深刻的文化和經濟符號是什麼,我們一塊兒來看一下。中日關係輿論調查,我們中方居民對於日本印象最深刻的文化和經濟符號,排在第一位的南京大屠殺,大學生群體當中排在第一位也是南京大屠殺,這説明了什麼問題?

劉江永:我認為一個説明歷史它雖然已經過去了,中國的很多民眾,其實大部分都沒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目前很多民眾。但是他們對歷史,特別是對日本侵略軍在南京製造大屠殺,應該説還是記憶猶新的,對一些日本的政要,一些右翼勢力,他們在日本也好或者在世界上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對這一點是極其不滿的。所以這個我想就是反映了這樣一種現實。

另外,從其他的方面來看的話,在年輕人當中,動漫的影響比較大,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隨著信息化社會,隨著電腦的普及,實際上在我們中國也可以看到一些日本動漫的産品,有些遊戲,的確它還是有一定的娛樂性。這樣的話,我想日本也有一個外交,就是麻生提出來,叫動漫外交。

主持人:其實文化的交流對於增進雙方的感情還是很有幫助的。

劉江永:是的。

主持人:我們再來看一下日方居民對於咱們中國印象比較深刻的文化和經濟符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華料理,吃還是很重要,民以食為天。我們看到在有識之士當中,是把經濟增長排在了第一位,這是不是也説明這些年中國的崛起,至少在日本的知識階層當中,他們對於中國經濟的增長,對於中國的崛起,對於日本將來的影響看的還是比較重?

劉江永:他這個經濟增長實際上指的什麼呢,就是日本的一些知識階層他們擔心中國經濟增長過熱,因為過熱來了以後就是調整,會引起經濟大起大落,日本越來越需要在經濟上跟中國來加深這種關係,日本經濟未來很大程度上受中國經濟形勢的影響,所以這些有識之士他們對中國的經濟風吹草動都非常關心,實際上這裡邊他主要是充滿一些擔憂。

主持人:你説到擔憂,其實我也看到這次調查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在上升,也有些數據是下降的,特別是在評論中日關係好還是較好的選擇上,日本的居民群體跟有識之士之間就有一些不同,居民組當中選擇中日關係好和較好比重從去年的13%上升到了15%,而在有識之士當中,卻是從去年的44.8%下降到了39.8%,下降了5個百分點,可能就説明了您剛才的這種觀點,他們是不是還是對中國的崛起有一些擔憂?

劉江永:應該説有兩面性,或者是有兩方面的影響。第一方面認為日本由於美國的金融海嘯造成日本實體經濟的影響,今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需要依靠中國的市場,實際上現在中國的市場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外貿夥伴,所以他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一方面是充滿了期許,另外也擔心中國經濟發展以後,國防力量也會增強,所以從安全保障方面對中國又充滿了戒懼。

  

責編:劉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