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特別策劃] 第二集 荒灘奇跡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24日 10: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我為勞改獻青春,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

    ——清河勞改農場開創者

    【本集導視】

    2000萬斤小米

    白手墾荒創業

    昔日鹽鹼地搖身變良田

    勞動改造思想

    清河滌蕩靈魂

    舊時反動者革面做新人

    系列片《歲月無聲》第二集《荒灘奇跡》

    本期《第一線》敬請收看

    【解説】

    很多生活在京津兩地的人都不知道,在天津的塘沽和漢沽之間,還有一塊隸屬於北京的“飛地”——“清河”。

    這是一塊既神秘又神聖的“飛地”。説它神秘,是因為這塊偏僻的土地上曾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故事因其特殊屬性而少為人知;説它神聖,是因為其雖然遠在渤海之濱,卻關係著首都北京千家萬戶的平安祥和。

    這裡是清河,北京市屬監獄中的六座分佈在這裡,常年押犯約佔北京市總數的一半。

    這裡是清河,新中國最早的大型罪犯改造農場就在此成立。

    清河,就連這個動聽的名字都和首都監獄事業有著難以割捨的聯絡。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白萍

    就是和清河訓練大隊裏的這清河二字來的,因為清河二字是當時馮基平提出來的,説叫清河吧,讓他們跳到清河裏頭洗個澡,把他的污泥濁水都洗掉,就變成新人,跟這個來的,這還有點意義呢,有點含義。

    【解説】

    北京市東城區炮局衚同,原日偽和國民黨政府關押“要犯”的監獄所在地,愛國將領馮玉祥、吉鴻昌等都曾被關押於此。

    1949年2月底的一天,在北京解放前從事地下工作的我冀東情報站成員突然被集中在了這裡,白萍也是其中的一員。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白萍

    説現在市裏頭給了一個新任務,咱們去接受任務,汽車已經到門口了,你們趕快打行李走,大家都不知道是幹什麼?

    去了以後把大門一關,誰也不準再出去了。

    【解説】

    在被集合到老炮局監獄的第二天,白萍終於得知了自己的新任務:管訓被清查出來的原國民黨在北平地區的特務骨幹成員,而他們的情報站自當天起也被改組為“清河訓練大隊”。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白萍

    最初的任務就是把他們集中起來,來進行思想瓦解,促使他們轉變立場,交代清楚自己的罪行,交代他們所在特務組織裏邊的人員

    【解説】

    訓練大隊的工作很見成效,越來越多的潛伏特務被舉報了出來,小小的炮局監獄很快便人滿為患。這個時候,如何安置他們便成為了管訓幹部們面臨的棘手問題。

    【解説】

    1949年7月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毛澤東同志一篇名為《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文章,系統的對即將成立的新政權的性質進行了論述,而其中關於“可以通過勞動改造專政對象”的新思路也讓正迷茫中的清河訓練大隊的幹部們看到了方向。

    【同期】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監獄史專家 王平:

    當時中央有叫“三個為了”——為了改造反革命分子,為了改造他們,為了解決監獄的困難,為了不讓這些人坐吃閒飯。

    【解説】

    國民黨時期的北京第一監獄辦有一座襪廠,接管之後一直閒置,現在有了中央指示精神,襪廠便重新啟用投入生産。然而要滿足日漸龐大的勞改隊伍的需要,一個小小的襪廠也遠遠不夠,尋找一塊更大的場地,建立一個更大型的項目便迫在眉睫,而開墾荒地建農場成為了決策者們的首選方案。

    【解説】

    1949年10月,根據北京市委指示,清河訓練大隊的創業者開始了為將來的勞改農場選址的工作。經過勘察,距離北京150公里的一大塊荒灘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白萍

    因為那有一片原始荒原,佔老百姓的地不行,不能與民爭利,不能把老百姓趕走了搞我們的農場,我們就得找沒有開發過的荒地,上那兒去建,所以這就給勞改工作註定了一條命運,得要到最荒涼、最艱苦的地方去辦勞改農場

    【解説】

    1949年11月,清河訓練大隊建立農場的計劃獲得了政務院批准,場址確定為原河北寧河縣茶淀及周邊的約20萬畝鹽鹼地。初步預算經財政部批准,開辦費為小米2000萬斤。

    至今,在很多北京人的印象中,“清河農場”遠沒有“茶淀”的知名度高,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京山線鐵路上的火車當初是通往這裡唯一的交通工具,而出了茶淀站就到了農場。

    1950年2月23日,白萍和他的同事以及140名管訓人員就是從這裡踏出了首都勞改創業的第一步。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白萍

    一下火車,往這個荒原上一走,你想想看,十幾萬畝的一個荒原,原始荒原,沒有開發過,

    沒有青草,沒有綠樹,是紅色的,草是紅的,為什麼呢?它是一個鹽鹼地,因為它在海邊上。

    【解説】

    荒涼——這是這片土地留給遠方來客的第一印象,而很快地,他們就體會到了當初選址標準中提到的第二個特點:艱苦。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盧鳳來

    (開始)沒地方住,就住在這個野地裏頭,野地就是葦子和雪,坑坑洼洼的就是這個地,冬天,就撂下行李就睡覺,連幹部也是那樣,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白萍

    (後來)就在荒地裏搭窩棚,把那些蒿草弄沒了,挖出一個槽來,然後架上桿子,上面搭席子,兩邊給它搭席子

    下雨以後,這個窩棚就漏,漏得不行啊

    【同期】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離休幹部 盧鳳來

    那會兒風也大,天氣也冷,哪兒有菜啊,就是吃小米飯,高粱米飯,小米飯都是沙子,一咬嘎嘣嘎嘣的,也沒有菜,就是熬土豆,就是抓一把鹽熬土豆。

    【解説】

    這裡超出想象的艱苦環境曾經嚇走了日本侵略者的開拓團和國民黨政府的墾荒隊,但這次來的管訓幹部們卻沒有退縮。

    沒有鮮花、沒有剪綵、也沒有喧天的鑼鼓,1950年2月24日,在臨時搭建的被稱為“馬架子”的窩棚中間,北京市公安局管訓處清河農場平靜地宣告了它的成立。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