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7日 1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6月7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新華網北京6月7日電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2010年6月7日)

  胡錦濤

  各位院士,同志們:

  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今天隆重開幕了,這是全國科技界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兩院院士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七大強調,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中,我國科技界肩負著重大使命。這次大會,對動員兩院院士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勇挑重擔、建功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面,我想就這個問題講幾點意見,同大家一起討論。

  一、深刻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更加凸顯出來。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並出現復蘇,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依然存在,各種全球性問題相互交織,影響世界經濟全面復蘇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都在對自身經濟發展進行戰略籌劃,紛紛把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作為新一輪産業發展的重點,加大投入,著力推進。世界範圍內生産力、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佔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從國內看,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我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努力化挑戰為機遇,迅速採取一系列重大應對措施,統籌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重要貢獻。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儘管我國經濟總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産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産業結構不合理,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同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趨突出,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總體上經濟發展技術含量不高,很多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先導性戰略高技術領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産業對外技術依賴程度仍然較高。為增強我國經濟發展後勁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下大氣力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我們要從國際國內經濟、科技發展大勢來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未來幾十年,世界上包括我國13億人口在內的20億至30億人將逐步進入現代化行列,能源資源需求和生態環境壓力將大幅上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地球有限承載能力的矛盾將日益尖銳。作為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人口大國,我國面臨的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矛盾尤為突出,推動可持續發展任務尤為艱巨。全球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迫切需要創新經濟發展方式。從科技發展和知識創新的角度看,世界範圍經濟發展方式正呈現出以下一些重要特點。

  第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經濟發展方式,創新成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經濟發展方式從資源依賴型、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為主轉變,以知識為基礎的産業快速發展。經濟發展方式將加速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轉變,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國共同面臨的任務和挑戰。

  第二,知識是發展永恒的重要資源,知識創新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知識生産和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知識增長越快、普及越廣、應用面越寬,就越能為人類發展進步不斷提供智力保障。

  第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正在引發社會生産方式的深刻變革。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不斷推動生産方式發生變化,柔性製造、網絡製造、綠色製造、智慧製造、全球製造日益成為生産方式變革的方向,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知識服務、智慧服務的快速發展為個性化製造和服務創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環境,人依靠機器生産産品變成機器圍繞人生産産品成為可能,個性化製造和規模化協同創新有機結合將成為重要的生産方式。

  第四,激發人的創造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充滿發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創新將不斷創造新的知識資源和知識需求,創造以知識為基礎的新工藝、新服務、新産業、新市場,推動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為促進社會和諧充實物質基礎。科技創新將不斷深化人們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系統認知,將不斷豐富促進社會和諧的文化基礎,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確立科學的發展理念,有效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和全民的創新興趣,推動形成科學理性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

  實踐充分證明,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關。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智慧的偉大結晶,推動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和原動力的作用日益凸顯,科學技術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深刻地決定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人類社會是在認識、利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不斷發展進步的,永不停息的科技進步和創新使人類認識、利用、適應自然的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當前,人和自然的關係日益密切和複雜,尋求科學的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我們必須把握機遇,審時度勢,科學謀劃,順勢而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我國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