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統訪華行程突出中印歷史友誼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8日 1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日報

專題:印度總統帕蒂爾訪華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7日言論版文章:中印關係最近起伏不定,這讓國際上的對中國和印度持敵對態度的勢力有所抬頭。上次印度環境部部長拉梅什(Jairam Ramesh)訪華引起的風波便是兩國關係波動的一個寫照。但拉梅什的確代表了印度國內為數不多的一部分深刻了解中印關係的政客。去年,兩國雙邊貿易從520億美元下跌到420億美元,雙邊投資也非常不穩定。拉梅什表示印度政府對中國在印度的投資過於警惕了,此番言論立刻在印度國內引發一場短暫的全國性爭議。當中國媒體開始為拉梅什辯護的時候,印度國內的言論開始進一步激化,國民要求拉梅什道歉。儘管這一風波是短暫的,但中印國民的過激反應揭示了兩國對對方深層次的不信任。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印度總統普拉蒂巴德維辛格帕蒂爾(Pratibha Patil)從本週三開始了對中國為期5天的國事訪問。她的訪華行程安排內容豐富,涉及政治、文化、商業等,將先後訪問三座中國城市,北京、洛陽和上海。帕蒂爾不僅帶來了了大量媒體記者和政府官員,她的團隊還囊括了來自印度企業界的60多位代表,這些代表分別來自汽車、制藥、教育、能源、金融、基建、包裝、軟體、鋼鐵和通訊等多個行業。儘管中印雙方高層在各種國際論壇和會議上經常見面,但帕蒂爾此行卻是印度總統10年來首次訪華。印度總統訪問別國通常都注重增進雙方的在政治、文化理念層面上的了解,而非簽署大量經貿協議。上一位訪問中國的印度總統是切裏爾拉曼納拉亞南(K.R. Narayanan)。他于2000年4月訪問北京,當時正值印度進行核試驗兩週年。納拉亞南曾任印度駐華大使,他成功地化解了當時印度面臨的各種壓力,並重新定義了兩國關係。

      帕蒂爾總統除了要與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等中國高級領導人會晤,還將參觀上海世博會。這意味著印度總統此行的真正意義在於加強兩國延續久遠的歷史往來,增進兩國在文化及文明層面上的理解和交流。帕蒂爾將前往河南省洛陽市,出席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教寺廟的落成儀式,新落成的印度風格寺廟耗資400萬美元。這座新建寺廟是中印兩國合作的一項獨特工程,為了紀念兩國建交60週年而建造。白馬寺在中印交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印度的兩位前總理納拉席哈拉奧(P.V. Narasimha Rao)和瓦傑帕伊(Atal Behari Vajpayee)分別在1993年和2003年訪問中國時參觀洛陽白馬寺。中國總理溫家寶2005年4月訪問印度時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約定兩國將共同在白馬寺建立一座新寺院。中國政府同意提供2666平方米的土地,印度方面負責提供必要的建築設計、技術諮詢和建築及裝飾材料,並建造一尊15英尺高的佛像。

      新建的寺廟是對白馬寺內在精神傳統的繼承。這座寺廟始建於公函明帝時期,公元64年,風格仿傚印度兩座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的著名寺廟桑吉寺(Sanchi)和野鹿苑寺(Sarnath)。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遊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倣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從白馬寺始,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從印度帶來的經文最初正是在白馬寺被譯成漢語。也正是從白馬寺開始,佛教開始向中國全境及朝鮮、日本和越南傳播。而佛教從印度進入中國西藏地區和東南亞則要相對較晚。白馬寺的存在將中國和印度與世界其他國家區分開來,將兩國緊密聯絡在一起。帕蒂爾此行正是要突出中印之間歷史交往和友誼的大背景,增進兩國政府和人民的戰略互信。

責編:羅川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