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者説:泡沫從房地産市場開始破滅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0日 13: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綜合

專題:樓市調控再掀風暴

  近期,海外質疑中國經濟走勢的言論再起,新的中國經濟“崩潰論”捲土重來

  財經國家週刊報道 2010年初,當對衝基金經理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發出“中國走向硬著陸”的言論時,他的聲音幾乎被淹沒在一片看好中國經濟走勢的預測當中。

  在國家統計局5月11日發佈4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後,中國經濟過熱成為數家金融機構分析師的共識。

  伴隨中國調控房地産措施的出臺,新的中國經濟“崩潰論”亦捲土重來。有“末日博士”之稱的投資者麥嘉華(Marc Faber)預言:“中國經濟將在接下來的9~12個月內出現硬著陸。”而查諾斯更是早在2009年底就開始探討如何從“中國的崩潰”中漁利了。

泡沫從房地産市場開始破滅

  在查諾斯看來,中國大量投機資本涌入房地産板塊導致的問題,是“迪拜問題的1000倍,甚至更糟”。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則在今年2月預測,中國泡沫將從房地産市場開始破滅。

  針對樓市的狂熱局面,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抑制措施。對於措施能否奏效,曾任教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教授認為,中國房産泡沫和資産泡沫的根源癥結,在於過剩的流動性、飛漲的信貸數額和過低的金融成本。因此,“打擊房産投機的手段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政府或許可以把投機熱潮從房産市場趕出去,但無法消滅它。它只會轉移到別的地方去。”

  瑞士信貸經濟學家陶冬預計,通脹將成為今年下半年中國最大的擔憂,因為“中國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在上漲,從工資到糧食和蔬菜價格。”加拿大皇家銀行(RBC)駐香港策略師布賴恩"傑克遜(Brian Jackson)認為,房地産市場和銀行信貸是經濟過熱最突出的領域。

  信貸過剩導致國內消費不足

  “信貸吹起的中國泡沫將在十年內造成一場區域性衰退。”羅格夫認為,中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增加了其泡沫風險。

  2010年3月,花旗銀行曾警告説,4萬億刺激政策催生的地方融資平臺不良貸款規模,可能會在2011年膨脹到2.4萬億元。

  美國戰略預測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彼得蔡漢(Peter Zeihan)分析説,“經濟衰退時期,中國增發了兩倍的貸款以維持經濟活動,全年新增貸款對GDP增長貢獻三分之一。這種規模的貸款産生大量壞賬”。

  有觀點指出,中國十年前出現的鉅額不良信貸並未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本輪信貸也能夠如此。但邁克爾佩蒂斯駁斥道:“中國為其銀行危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雖然並非以銀行系統崩潰的形式出現。”

  他認為,中國央行較低的借款利率減緩了不良信貸的堆積速率。同時,央行擴大了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間的差距,從而增加銀行收益,使得中國的家庭被迫為壞賬買單,消費增長被嚴重抑制。中國內需的不足一度為旺盛的外部需求所掩蓋,但金融危機後外需迅速減少,中國經濟的不平衡就凸顯出來。

  佩蒂斯認為,如果再次出現不良信貸和政府債務高峰,鉅額的不良信貸會進一步抑制消費增長,終究“帶來持續多年的、低於正常水平的增長,如同近20年來的日本一樣”。

  打壓投機的兩難選擇

  對於如何終結當前的投機熱潮,邁克爾佩蒂斯提出了兩種途徑——提高利率和降低流動性。但他同時認為,這兩種選擇都頗為棘手。

  他分析,若升高利率到足以抑制投機的程度,一方面會令貸款者無法承受,另一方面也會影響高度依賴投資的中國經濟的增速。同時,大幅提高利率之後,中國將很難真正實現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不升值,又會給中國帶來更多的外貿摩擦,甚至帶來貿易戰的風險,而中國無法承受這樣的後果。

  佩蒂斯同時認為,只要中國堅持控制匯率,貿易順差就會不斷帶來更多外匯儲備,從而使央行很難有效控制國內貨幣供給。而另一種武器——借貸限額,也會影響依賴投資的中國經濟。

  邁克爾佩蒂斯認為,當政府調控帶來的市場恐慌逐漸消散時,市場也許會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穩定,隨後會再次爬高。但他擔心,儘管人們目前關注抑制經濟過熱,但也許很快就會轉而擔心經濟低迷,而那又將引起新一輪的、終將導致過熱的舉措。(馬若斌 欒力夫)

責編:汪蛟龍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