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17日 1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
新一輪對口援疆,是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的綜合援疆;明年對口援疆投入資金超百億,中央投入更數倍于對口援疆資金
“進一步加強對口援疆工作,是新形勢下中央新疆工作總體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新疆發展、維護新疆穩定的重要舉措。”近日,針對已結束的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高層權威人士向《瞭望》新聞週刊解讀説,經過30年改革開放,東部沿海率先發展起來,中部地區也有很大發展,“西部地區為之作出了積極貢獻,東部和中部有能力,也有責任支持包括新疆在內的西部地區加快發展。”
他指出,受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影響,目前的新疆發展和穩定仍然面對許多特殊困難和嚴峻挑戰。具體表現在:總體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後,區域和城鄉不平衡矛盾突出,尤其是南疆地區發展長期滯後。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水平的70%多。
“借鑒兩年來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援建的經驗,把作為我國反分裂、反滲透、反恐怖主戰場的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把長治久安搞紮實,需要進一步動員組織全國力量,支援新疆、發展新疆。”該權威人士認為此次對口援疆的意義甚至不限于新疆一域,“這既是具體落實中央新時期新疆工作任務的重大措施,也是對口支援政策措施從應急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最新實踐,還是西部大開發新階段模式和道路的新探索,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通過對口支援的充分發揮和直接體現。”
中央民族大學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釗在接受本刊採訪仲介紹説,對口支援模式,是在我國政治環境中産生、發展和不斷完善的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模式。對口支援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初正式提出和實施,1979年通過中央52號文件以國家政策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並隨著援藏援疆、三峽工程移民安置和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發展為目前的三種主要政策模式:邊疆地區對口支援、重大工程對口支援、災害損失嚴重地區對口支援。
據本刊記者了解,此次中央決策層啟動的對口援疆,可以説是這麼多年來支援地域最廣、所涉人口最多、資金投入最大、援助領域最全面的一次對口支援。權威人士透露,2011年19個省市對口援疆資金總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以後還會逐步增加。同時,通過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等渠道,中央投入資金規模將數倍于對口援疆資金規模。
“目標就是通過十年時間,最大程度地縮小新疆與內地差距,確保2020年新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權威人士告訴本刊記者。
“全面援疆”具體佈局
“目前我國民族問題的主要矛盾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發展與自身發展能力不足的矛盾。”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室主任王希恩指出,其中,發展能力不足成為加快發展的主要障礙,“要解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離不開國家和發達地區的支援。”因此,權威人士透露,通過對過去13年對口援疆的實踐,和對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結的經驗,這次對口援疆從三方面對原來的援疆佈局作了調整。
其一,支援範圍擴大。受援方由過去的新疆10個地州、56個縣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3個師,擴大到新疆12個地州、82個縣市和兵團12個師。在支援省市中,新增了安徽、山西、黑龍江、吉林四省和廣東深圳市。
其中,特別強調對建設兵團的支援。目前建設兵團面臨著産業結構單一、公共保障能力不足、歷史包袱沉重等問題。有必要擴大對兵團對口支援範圍,使兵團更好地發揮推動改革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建設大軍作用,確保其穩定社會經濟的中流砥柱作用。
其二,調整結對關係。以支援方綜合實力和受援方實際困難,盡力使支援雙方強度匹配。比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及深圳等經濟實力強的省市對口支援貧困程度較深的南疆三地州;地域上相對集中,便於展開工作,盡可能安排一個省市對口支援一個地州或一個地州的幾個縣市和師團場;考慮雙方資源地理氣候特點,更有效做好援助工作。比如,東北三省對口支援氣候條件相似的北疆塔城、阿勒泰地區,山西對口支援同樣擁有煤炭資源的阜康市等地。
其三,重點支援基層和南疆。新疆主要困難難在基層、難在南疆、難在國家扶貧縣、邊境縣和團場。因此,要把援助重點放在基層,放到貧困縣、邊境縣和團場,放到鄉鎮和農村。
按照中央的要求,新時期對口援疆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能否建立全方位援疆的有效機制。這就需要在支援資金的同時,使更多的幹部、人才、技術、管理到新疆去,把輸血和造血、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結合,形成經濟援疆、幹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以及企業援疆協同推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