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疾控中心談疫苗事件:4證據支持心因性反應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25日 0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惠來小學生接種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被廣東省衛生廳定性為“群體性心因性反應(即群發性癔病)”,但引發家長質疑。昨晚,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惠來事件是典型的心因反應。嘔吐也是心因性反應的一種。專家指出,疫苗副反應不只是頭暈、嘔吐等主觀上的不適表現,“出現不適的小學生沒有發熱、過敏等常見疫苗副反應。”

  四證據支持“心因性反應”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彭國文主任醫師指出,惠來小學生接種乙肝疫苗後出現心因性反應,初步判斷有四點證據。首先這次小孩的“發病”發生在學校集體接種疫苗過程中,絕大部分“病例”只有自訴頭暈、腹痛等這些主觀症狀,個別伴有嘔吐症狀,體檢未發現發熱和發病體徵。

  其次群體性“發病”首發是一名四年2班學生有頭暈症狀,誘發同班周圍的6名同學同樣出現頭暈症狀,隨後群體性“發病”。

  三是目前社會媒體和群眾對預防接種和疫苗安全充滿不信任感,群體發病後媒體、家長反應激烈,可能加劇學生緊張情緒,加劇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噁心、嘔吐等症狀。

  四是經過葡萄糖、能量合劑等安慰式治療,絕大多數小孩的自述不舒服症狀消失。

  他指出,疫苗接種導致的群體性心因性事件並不罕見,尤其是在中小學校集中接種時曾多有報告。“這些反應通常發生在7歲以上兒童,少年、青年居多,成人也有發生。”

  所用疫苗不會引發感染

  彭國文表示,所用的疫苗都是重組酵母乙肝疫苗。接種該疫苗後,可刺激機體産生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這個疫苗在廣東省應用時間很長,累計有上千萬人群接種過。”彭國文指出,與其他疫苗相比,乙肝疫苗的副反應發生率是很少的。重組酵母乙型疫苗本質是一種蛋白質,本身不含活的病毒或細菌,不可能發生感染性疾病。

  疫苗事件教訓:

  沒有明確告知接種後反應

  彭國文認為,惠來事件引發兩大反思。接種後群體性心因性反應學生體檢中,發現混雜個別感染扁桃體炎症病例,可能與接種前對不適宜接種學生的篩查工作做得不夠嚴格有關。

  當地沒有向學生、家長明確告知什麼情況不能接種疫苗以及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反應。 (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易學鋒)

責編:王玉西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