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打破公立醫院一統天下格局破解“看病難”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10日 1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專題:2010年全國兩會

  “看病難、看病貴”現象近年來在中國愈演愈烈,成為中國上下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一般的分析認為,其原因在於政府長期投入不足造成醫療資源供給緊缺,不得已而採取的以藥養醫體制價格高昂,讓患者難以承受。

  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國啟動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廣受各界關注的《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公佈,隨後,中國宣佈在16個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專家和輿論在肯定公立醫院改革的同時亦指出,中國“看病難”問題的癥結在於醫療服務供給不足,與民眾持續增長的需求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各地普遍存在的到大醫院掛號排長隊現象,就是這種供不應求的典型表現。

  持此觀點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在一份報告中指出,1978年至2005年,中國個人醫療開支增加了200倍,但同期各類醫療機構只增長了76%,醫護人員數量只增長了75%。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醫改專家顧昕認為,政府財力永遠有限。中國人口眾多,如果不放鬆民間資本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展開公平的市場競爭,就無法實現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也就無法破解看病難且貴的“世界性難題”。

  溫家寶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以顯著篇幅提及醫改話題,而他關於“大力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醫療衛生機構,在服務準入、醫保定點等方面一視同仁”的表態,被此間觀察家解讀為中國發出鼓勵社會資本辦醫院的信號,給破解“看病難”問題帶來更多希望。

  此刻,大洋彼岸的美國奧巴馬政府正在為推行醫改而頭疼,他的全民醫保夢雖然美好,但卻意味著鉅額的投入,因而幾次在議院受阻。專家指出,對中國的醫改來説,不僅存在和美國類似的錢從何來的難題,還必須解決醫療服務供給嚴重不足的中國特色難題。鼓勵興辦非公立醫院勢在必行。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