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已提前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10日 15: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專題:2010年全國兩會

  [人民日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想請問解振華副主任,中國提出了“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目標,溫家寶總理曾經説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請問這個目標完成的情況怎麼樣?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後一年,推進節能減排有哪些措施?“十二五”在節能減排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解振華]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是全國人大批准的約束性指標。“十一五”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綜合運用了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應該説,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主要採取了如下措施:實行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建立了統計監測考核體系,進行了嚴格的目標責任考核和問責,淘汰了落後産能,在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實施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開展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和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了節能産品惠民工程,加強了“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大力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普遍建設了火電廠的煙氣脫硫裝置,全國的污染防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截止到2009年底,“十一五”的前四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學需氧量的排放總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了13.14%,提前完成了減排的目標。

  今年是“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最後一年,也是決戰的一年。節能目標與“十一五”規劃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任務還相當艱巨。今年我們主要採取以下九項措施:1、強化目標責任考核。開展對各省2009年和今年目標完成情況的評價考核,實行問責制。

  2、嚴格控制“兩高”項目。要繼續大力淘汰落後産能。今年計劃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淘汰落後的煉鐵産能2500萬噸,煉鋼産能600萬噸,水泥産能5000萬噸。

  3、加大資金支持的力度。安排中央預算內的投資333億元,中央財政資金500億左右,支持實施重點節能減排工程。今年全部要實現節能1.5億噸標準煤的能力。要新增5000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的煙氣脫硫裝置,要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噸,垃圾日處理能力6萬多噸。

  4、要切實抓好重點領域,全面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流通服務業、農村和農業的節能減排工作。

  5、加快節能減排技術和産品的推廣,繼續實施節能産品的惠民工程。在推廣高效節能空調、節能燈的基礎之上,今年要出臺節能汽車、電動機等産品的財政補貼推廣辦法,要建立激勵性的政策。

  6、完善經濟政策。穩步推進資源性産品的價格和環保的收費改革,積極落實國家支持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增強企業節能減排的主動性。

  7、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要使循環經濟在我國形成較大的規模。

  8、健全法規,嚴格執法。

  9、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應該説,我們現在節能減排的全民行動已經有17個部門參加,涉及到9個行動。在公共機構節能中,這次的“兩會”也帶了一個好頭,我們會上所有用的紙、筆,紙是再生紙,筆是廢物綜合利用製成的筆,連代表發的包也是有節能減排意義的包,所以我們的全民行動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

  “十二五”期間,我們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這是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經過努力爭取確保今年“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的實現。有關減排方面的情況,如果環境部的張部長有要補充的,可以再做補充。謝謝。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張力軍] 我就“十二五”減排的一些考慮再做點補充發言。因為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目標的最後一年。剛才解主任已經説了,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實現主要污染物減排 10%的目標。同時,今年也是謀劃“十二五”環保規劃的關鍵一年。“十二五”污染減排我們有以下四點初步考慮:第一,在污染減排指標領域上,進一步延伸和擴展。主要是要根據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成果,適當地增加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指標種類。同時,要把農業污染包含在內。

  第二,減排的具體措施上,要更加注重結構減排。也就是説,通過環境保護,通過污染減排來促進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三,在政策措施上,要進一步地加強和完善市場機制和長效機制。第四,進一步堅持和強化污染減排的責任制和問責制。謝謝。

 

責編:許桂梅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