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網3月10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日發表社論《穩步從程序向實質公平前進》説,中國領導層如今更重視社會公平,從政策口號到具體措施,資源再分配隱然有逐漸上升到同經濟發展並駕齊驅的跡象。在區域差異和人口、面積同樣龐大的中國,實現社會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穩健地“破浪前進”,需要中國政府和民眾的集體智慧。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8日開始審議選舉法修正案,其中最重要的修正內容,是結束城鄉差距現象,讓農民與城市居民享有同等選舉權。修正案一旦通過,四個農民等於一個市民的選舉權制度安排將走入歷史。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在向全體會議做説明時指,修法目的是要實現城鄉人口同票同權,體現“人人平等”。此外,修法也要做到各行政地區無論人口多寡,都要有相同的基本名額,謂之“地區平等”;漢族以外的各少數民族都要有適量的代表,體現“民族平等”。“平等”在當下的中國是必需品。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一些問題也出現日益尖銳化現象,其中最容易引發中國民眾共鳴的主題,便是資源分配不均;如何確保民心穩定來保證經濟發展,因而成了中共治理的首要任務。這促使現任領導層相對更重視社會公平,從政策口號到具體措施,資源再分配隱然有逐漸上升到同經濟發展並駕齊驅的跡象。
在區域差異和人口、面積同樣龐大的中國,期待任何全國性的政策舉措發生立竿見影效果顯然並不實際,實現社會公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誠如英國諺語所言:“認知即現實”,實現社會公平不但要有實際效果,同時還必須讓社會大眾“認知”到這個效果,程序上的公平因此變得非常關鍵。
從當前中國政治現實審視,不能抹殺修法的進步意義。這個形同政治表態的修法,表明“人人平等”的政治觀已經成為主流政治意識,也可能為下一步的體制改革奠定前進基礎。
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只能由自己的體積決定前進的速度——如何穩健地破浪前進,需要中國政府和民眾的集體智慧。
責編:陳昌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