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07日 0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本報訊(記者郭鯤)“單靠增加錢無法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沒有600萬醫護人員中絕大多數的滿意,就沒有13億人民對醫療衛生的滿意。”……昨天,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小組討論時表示,目前熱議的公立醫院試點改革,是要對30年來公立醫院形成的“趨利”體制進行徹底改變的大手術。
他透露,公立醫院將取消行政級別,實行全員聘用制。
■關於醫院公益性
單靠投錢不能恢復公益性
“醫療改革的實質是公立醫院的改革,無論公共衛生、基本藥物制度、醫療保障以及醫療服務都是圍繞公立醫院展開的。”黃潔夫説,目前公立醫院試點改革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強調衛生經濟學、強調加大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貼,但是單靠增加錢無法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我也做過醫生、當過院長,改革開放之初醫院情況是病房條件差、病床少、醫護人員少,當時社會上説有‘兩把刀’最熱,一個是殺豬的屠刀,一把是醫生的手術刀。”黃潔夫説,為了改變衛生資源不足和群眾醫療需求的矛盾,當時政府提出了醫院承包經營、藥品加成、融資創收的政策。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現在公立醫院的運營管理、醫生的績效考核、醫院的發展方向,都已經從過去以病人為中心轉到以效益為中心。”黃潔夫説,沒有錢醫院就存活不了,發不了工資、獎金少,人才就流失,缺少學科&&人,醫院就沒有競爭力。
“因此,現在單靠增加錢無法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黃潔夫説,現在公立醫院試點改革,就是要對公立醫院進行大手術,對近30年來公立醫院形成的“趨利”體制進行徹底改變。
改革需兼顧600萬醫護人員
如何實現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回歸呢?黃潔夫認為,必須調動全國600萬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型。
“我舉個例子,我做醫生的時候,醫院裏面有一兩塊錢的感冒處方,給病人的輸液藥品也是醫院自己生産的,很便宜,現在幾百塊錢的透析血液那時候只要20塊錢。醫生看到病人只一個想法,希望病人儘快好。”
黃潔夫説,現在不一樣了,醫生面對病人,除了看病,還要考慮經濟問題,如果開便宜藥,醫院要虧本,科室的效益要落後,自己的獎金也落空。
“藥價降了那麼多次,為什麼老百姓還覺得貴,除了藥廠停止生産、改名字換包裝外,醫生的態度也是重要原因。”黃潔夫表示,公立醫院的改革必須要讓廣大醫護人員滿意,沒有600萬醫護人員絕大多數的滿意,就沒有13億人民對醫療衛生的滿意。
黃潔夫表示,公立醫院改革對醫護人員來説是一個發展的機遇,“通過改革將醫生以前的‘趨利’成分去掉,讓醫生事業的崇高重新回歸,此外,還要讓醫生的收入感到滿意,願意讓兒孫去考醫院,這樣的醫改才是成功的醫改。”黃潔夫説。
公益性不是提供免費醫療
對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問題,黃潔夫給予解釋:“對於普通患者來説,公益性不是你去公立醫院就會免費醫療,我國到2050年也不可能全面免費醫療。”
黃潔夫解釋,我國去年醫療衛生總體費用16000多億,人均醫療衛生費用1200元,而如果免費提供醫護、體檢、核磁共振,釋放全部醫療需求,遠遠不止16000億能夠解決。美國的人均醫療衛生費用為7000美金,英國4500美金,如果我們搞免費醫療,經濟上根本不可能承受。
黃潔夫説,除了經濟原因外,我國沒有家庭醫生、社區就診率低以及醫療資源不均衡等原因都決定了我國不可能免費醫療。“我們只能保障貧窮、弱勢的群眾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有收入的人要為自己的健康和醫療衛生付出一部分錢,先富裕起來的人多出一些錢來享受高端的保健服務。”
■關於藥事費
藥事費被外界誤讀
黃潔夫解釋説,目前社會上之所以對公立醫院改革方案中的“藥事費”頗多議論,是因為藥事費定義不清,存在被誤讀。
“藥事費是藥劑科的問題,跟醫院的藥品加成沒有任何關係。”黃潔夫介紹,“公立醫院改革要剝離藥品加成,取消以藥養醫,但醫藥分離需要一個過程。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還牽扯到醫院的管理、文化、效益等深層次問題。”
黃潔夫説,醫院都有藥房,有藥劑師,他們都是醫院的職工,都是事業單位的編制,享受著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職稱晉陞,如果將藥房從醫院剝離,這些人怎麼辦?職稱、待遇、子女上學、住房、退休怎麼辦?
“此外,藥劑科不單是賣藥的,還有很多藥事管理具有大量的技術要求,比如我們做肝臟移植中有個免疫藥,藥劑師必須要隨時查看血液中的濃度,要根據血液濃度調配藥品。”黃潔夫説,醫藥分開不是説醫生在治病的過程中進行醫藥分開。
“藥事費不是在開藥中間增加錢,取代藥品加成的彌補。”黃潔夫形象地説,藥品加成驅使醫生去開價格高的藥,醫療費用提高後,醫生的收入可能會減少,但老百姓會得到實惠,過去是花了很多錢,結果得到了很多沒用的東西,現在是你花了錢,但是可以得到應有的東西,這是醫藥分開的初衷。
■關於臨床路徑
改變百姓就醫方式
對於臨床路徑,黃潔夫解釋,對於普通患者,“臨床路徑”就是解決兩方面問題,一個是如何去就醫的問題,一個是進入醫院後怎麼接受診斷和治療。
“現在很多患者去看病,只知道醫院的名字,都跑到有名氣的醫院去。實際上每個醫院都有各自的特點,小病首先到基層的醫院就診。”黃潔夫認為,就醫的途徑必須將整個醫生體系建立起來,包括全科醫師、專科醫師、住院醫師等,將來社區醫生是全科醫師,並不是看小病的“小醫生”。
臨床路徑的第二方面是進入醫院後如何進行診斷和治療的程序,黃潔夫介紹,今後的方向是規範化的治療,對一個病,做什麼檢查、怎麼科學診斷、如何選擇治療方式等都將有據可查。
■關於醫改前景
績效工資上不封頂
公立醫院試點改革後會是什麼情景呢?實行全員聘用制、績效工資上不封頂、醫院營利部分和非營利部分嚴格分開……黃潔夫如此勾勒解釋。
黃潔夫認為,公立醫院試點改革後,在人事制度方面,實行全員聘任制度,打破目前公立醫院事業編制、職員、僱員、臨時聘用醫生的身份界定,醫院自主地設定人員的配置。
在工資分配方面,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醫院要在政府核定的總額內,自主地確定分配方法,按照自己醫院的特色,扶植重點領域研究,醫護人員績效工資不封頂,與工作表現、工作量和技術要素挂鉤。
在醫療收費和醫保付費政策方面,醫院將非營利服務和營利服務分開,“做雙眼皮、隆胸的應該收費”。其中,營利性的、特需的約佔10%,適用於多層次的高端服務。而其他非營利性的醫療費用,如手術費等也將合理提高。
責編: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