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政協委員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言獻策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06日 23: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專題:2010年全國兩會

  (兩會授權發佈)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政協委員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言獻策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吳晶晶、朱立毅)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邀請政協委員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回答記者的提問。

  出席記者會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億利資源集團董事會主席王文彪。

  厲無畏:加快創意産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意味著什麼的問題時,厲無畏説,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本身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內容,它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通過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這兩大動力,來推進産業升級,推動製造業産品創新,同時提高産品的附加值,降低消耗,減少環境污染。

  厲無畏指出,在推進産業升級當中,創意産業起到了很大作用。創意産業是開發人類創造力,解放生産力,提升産業競爭力和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有效手段。當前,我國創意産業取得了飛速發展,但總體來説它的比重還不是很大。

  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快創意産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第一要轉變觀念,突破行業界限;第二要做好創意産業發展的規劃和管理;第三政府要不斷完善服務體系;第四要加強非營利組織的作用;第五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文化氛圍。

  在回答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就業關係的問題時,厲無畏説,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製造業領域吸納就業的能力不像以前那麼高,我們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來實現這些傳統産業的創新,使它能夠繼續發揮吸納就業的作用。這兩年我國吸納的大量就業主要還是在服務業領域,我國的服務業發展還有很大潛力。所以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只要把握得好,對就業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相反能夠促進就業增長。

  徐冠華:從三方面加強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研發

  在回答關於我國為何缺乏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的問題時,徐冠華説,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並沒有像論文數量那樣居於世界前列。一是由於技術導向的科技成果比較多,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比較少;二是模倣、跟蹤的成果比較多,原始性創新的成果比較少;三是“短、平、快”的成果比較多,反映長期科學積累的成果比較少。

  徐冠華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第一要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第二要下決心破除利益格局的障礙,繼續推進科技評價和科技獎勵制度的改革;第三要繼續大力倡導學術開放和平等,讓有創造的青年人敢於挑戰權威。

  秦大河: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在回答有關氣候變化的問題時,秦大河説,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是最早簽署《京都議定書》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國家之一。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有著明確的原則,如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適應氣候變化和減緩氣候變化並重;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轉讓等。

  秦大河説,中國也是最早提出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提出2005年到2010年降低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有約束力的國家指標,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

  “這顯示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重視科學,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不僅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負責,也為全人類負責。”他説。

  鄭新立:經濟增長要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

  鄭新立委員在回答記者關於如何看待我國去年投資率偏高,消費率偏低的問題時説,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我們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使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到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

  他説,去年我國主要靠投資和消費的拉動實現了8.7%的經濟增長,投資率的上升,是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所採取措施的結果,是保增長、保穩定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同時,這也增強了當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正是基於這個現狀,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調整需求結構。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就今年如何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如何擴大消費,提出在整個國民收入分配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所佔的比重。

  鄭新立同時還認為,國務院提出這一系列鼓勵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落實之後,農民收入將會有一個較快的增加,農村消費的巨大潛力將會釋放出來。

  針對擴大消費和産能過剩關係的問題,鄭新立説,擴大消費不僅不會帶來生産能力的過剩,相反它會消化過剩的生産能力。比如近期消費的熱點是改善居住和出行條件,圍繞著這兩大需求,企業能夠準確地決定資金投向和規模,這有利於實現生産和消費的良性循環。

  王文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給非公有制經濟帶來更多機遇

  王文彪委員在問答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會給民營企業帶來什麼”的提問時説,對非公有制經濟來説,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既是挑戰,同時也是很好的機遇,“機遇還是大於挑戰”。

  他認為,挑戰來自三方面,一是民營企業如何克服短期利益的影響;二是如何突破人才、技術、資金方面的瓶頸;三是如何正確地處理好生態環保、節能減排與科學發展的關係。

  “機遇也有三個方面。”他説,一是中央為民營企業加快轉變、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正確的路線和方向是企業成功的根本保障;二是國家賦予了民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為調結構、促轉變、上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三是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會給民企創造出更大的産業空間和市場能量,企業可以抓住這次加快轉變的機遇,很好地發展自己。

  王文彪在回答記者關於國家支持民營經濟情況的提問時説,中央對非公有制企業,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態度是堅決的,政策是明確的,發展措施也是有力的,關鍵重在落實。關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王文彪説,去年中央和有關金融機構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加大村鎮銀行建設力度,提高中小企業貸款比例,都解決了不少問題,見到了實效。但是,面對後危機時期仍然希望有關方面加大落實非公經濟36條和中小企業29條的政策力度,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這個老大難問題。

責編:許桂梅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