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盤點

發佈時間:2010年01月17日 2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1月17日電 題:災區普通人眼中的2009年——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盤點

  2009年,經過一年的災後恢復重建,曾經飽受地震災害蹂躪的汶川地震災區涅槃重生:汶川、北川、青川,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安縣、理縣、茂縣,一間間校舍書聲瑯瑯;德陽、綿陽、成都,一座座工廠馬達轟鳴……

  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最新消息顯示:全省近七成的災後重建項目已完工,其中99.8%的需重建農房已落成。這意味著,今年春節前後,除受余震等特殊因素影響的重建戶外,全省災區農村群眾有望全部住進新房。

  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創造了中華民族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新年伊始,新華社記者再次踏上災區那片廣袤的土地,透過受災群眾、援建工作者等一名名普通人的雙眸,試圖尋找其背後的答案。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災區俱歡顏

  今年元旦,記者再次來到汶川縣威州鎮安置小區——陽光家園,看到一派繁忙的搬家景象。當日,通過公開搖珠分得新房的600多戶威州鎮居民正興高采烈地搬新家。

  走進4棟3樓住戶師林海的新家,他正忙著搬東西。在他那三室一廳的新房裏,沙發、電視、木櫃、床等一些傢具擺放得整整齊齊。

  “希望今天就能搬完,一家人早就想住進這麼寬敞、舒適的新房子裏。這裡廚房、洗手間、臥房都修得很合理,比以前的家好多了!”談起新房,師林海笑得合不攏嘴。“這次,我還買了很多新傢具,新家當然要有個新氣象。”

  震前,師林海一家三口住在單位50多平方米的宿舍裏;震後,宿舍被搖成了危房,一家人就在縣城裏租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房子作為過渡房用,而如今的這間新房有87平方米。

  在安置小區裏,記者從每一名正在搬新家的威州鎮居民臉上,都能看到那難以掩飾的喜悅。老人劉福瑛説:“搬進這麼安逸的房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房子修得很好,我只需要簡單裝修和打掃就可以搬進去住了。今年春節,一家人將在新房子裏過,那感覺太好了。”

  據了解,“陽光家園”安置小區是廣州市對口援建汶川縣威州鎮的一個重點民生項目,共投資8億多元進行建設,完成修復加固住房5000多戶;採取新建和改建兩種方式新增安置房3000多套,實現了威州當地居民“人人享有住房”的目標。

  建設集中安置小區,是災後恢復重建解決城鎮居民住房的一個有效手段。在地震災區,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支持下,農房加固重建工作更是進展“神速”,目前已基本完工。

  在極重災區青川縣木魚鎮文武村邢家坪組,記者再次見到78歲的老人張國良時,他正在新房的堂屋一角依偎著電熱爐取暖。地震不僅震垮了他家的房屋,還奪走了張國良的兩個女兒和一個重孫。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老人的臉上依然那麼凝重。

  2009年,張國良和當地村民一道,開始集中修建抗震性能好的穿鬥結構木架房。張國良原有一些存款,又領到了政府重建補助款2萬多元,拿到了農村特困戶、農村低保、紅十字會、特殊黨費等多項援助資金3萬多元。如今,老人的新家達100多平方米。

  “現在,我生活得很好,兒子、兒媳都很孝順。”談到如今的生活,老人臉上露出了笑容:“政府對我們地震遇難家庭非常照顧。這個電爐,還有那一筐木炭,就是鎮上幹部送來的。本村鄉親也時常照顧我們,有啥困難都想辦法幫我們解決。”

  “陽光家園”、 邢家坪組的變遷只是汶川地震災區住房恢復重建的一個縮影。在災後恢復重建過程中,四川把“重建為民 為民重建”作為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先保障民生項目恢復重建。在抓緊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同時,四川先期啟動了一大批城鄉居民安置房、道路、學校、醫院、供水等事關災區群眾安置的生活設施和關鍵性基礎設施項目。在規劃實施中,四川還突出民生項目保障,把農村和城鎮居民的永久性住房和學校、醫院、康復機構等社會事業恢復重建作為重點,擺在優先位置,突出北川、汶川、青川縣城和映秀、漢旺等重災城鎮的恢復重建,突出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恢復重建。

  一組組數據見證了災後恢復重建的奇跡。

  在汶川,截至2009年底,除震中映秀鎮和因道路建設、集鎮拆遷、次生災害避讓等需二次搬遷的農房外,其餘重建農房已全部竣工,城鎮居民住房重建全部開工;全縣沿國道213線地區及重點村落已基本完成風貌改造。

  在北川,截至2009年底,新縣城建設總體進展順利,首批40萬平方米150多棟安居房項目大多數已封頂,路網及市政道路建設工程也已完成過半。2009年12月28日,北川中學主體結構實現封頂,新建的北川中學可供5200名學生學習和寄宿。

  在青川,到2009年底,農房重建已完成了96%,對於極少數仍住在過渡房裏的農戶,政府也對過渡房進行了加厚加固處理。全縣在2009年11月底以前就完成了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排查,棉衣被、糧油等已經儲備到了各鄉村,針對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交通中斷也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

  ……

  2009年,在災後恢復重建的有力支撐下,四川39個重災和極重災縣市經濟發展加快,重災區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均已達到或超過震前水平。

  奇跡是如何創造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家園自己建”、“大幹出大路、小幹出小路、不乾沒出路”……在地震災區採訪時常常看到這樣的橫幅。

  那一刻,我們豁然明白,它不僅是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傾力支持的成果,還是廣大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精神的體現。

  嘔心瀝血搞援建 “授人以漁”謀發展

  過去的一年,在汶川地震災區,除受災群眾外,還有一群普通人在不辭辛勞地忙碌著。他們就是災區對口援建工作者。無論嚴寒酷暑,無論佳節假期,他們都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用無比的智慧投身於災後重建。

  今年元旦,記者來到北川新縣城建設工地。雖然已是深夜,但北川新縣城裏仍然響徹著吊機轟隆的聲音,2萬多名山東對口援建工作者仍然在施工工地上“奮戰”,以確保今年9月底前新縣城重建項目能夠全部完工。

  “為保證北川人民能早日用上這些基礎設施,我們加班加點地爭取早日完成援建任務,雖然援建任務很重,工作很苦、很累,能參加對口援建工作,我感到很驕傲。”談到過去一年的對口援建,北川人民醫院援建工作人員王發起抬起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隨後,記者又來到北川新縣城的永昌第二小學施工現場,那裏的施工人員幾乎全部來自山東。這所小學是山東對口援建北川新縣城項目中首個開工的公用設施,建成後可容納36個教學班的1600多名學生就讀。據介紹,為保證施工進度,項目開工至今3個多月,施工人員沒有放過一天假。

  援建人員閆玉慶説:“我們所有的工人都希望這個工程能夠早日竣工,讓北川的孩子們能夠早一天來到新的學校上學。”他的一席話,道出了援建工作者共同的心聲。

  實際上,北川新縣城展現的援建場景,就是2009年災區對口援建工作的一個剪影,而且在過去的一年裏,對口援建工作可不是簡單地“建房蓋屋”,各對口援建省市還加大了對災區産業的扶持力度,提升災區“造血”能力,實現整個地震災區的可持續發展。

  在綿竹市九龍鎮清泉村的“綿竹江蘇高效農業示範園”管理培訓區裏,記者遇到了江蘇對口援建工作者劉照亭。

  從2008年7月奔赴四川綿竹援建至今,劉照亭還是不太適應那裏的生活,遠離家人、飯菜不合口味、山區的濕氣常常刺激著他脆弱的骨關節……然而,他帶來的農業新技術與現代農業理念卻顯示了強大生命力,把龍門山下“染”成了鬱鬱蔥蔥的一片。這也是讓他最欣慰的事。

  在擔任示範園負責人之前,劉照亭是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劉照亭説,到四川地震災區目的很明確,就是“把最先進的農業研究成果帶到災區,加快當地農業生産升級換代,幫助災區群眾致富。”

  2009年,劉照亭一直忙著為受災農戶提供水果、畜禽、蔬菜生産等方面的技術指導。“通過發酵床技術養豬,省水、省工、省料,而且極大降低圈舍修建成本……”每一堂培訓課,劉照亭所傳授的理念和技術,都讓台下的農民受益匪淺。

  譚紹華是清泉村的水果種植大戶,也算是個“土專家”。過去由於自己的果園品種單一,種植技術落後,每年每畝地只有一千來元利潤。2009年,在劉照亭等江蘇農業技術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下,他引進了先進品種,對種植方法進行改造,每畝利潤達到3000元。

  “在江蘇,我們的示範片每畝年收益能達到8000元左右。”劉照亭説,“清泉村的土質含沙量高,通水性好,加上氣候適宜果樹生長。如今,災區最缺乏的就是技術,只要管護到位了,這裡的果樹肯定會比江蘇本地還好!”

  對口援建,大愛如天;中華兒女,血濃于水。18個對口援建省市領導也多次來到四川,深入災區考察,加強協調溝通,密切合作交流。援建省市先後派出3萬多名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災區服務,為災區的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回首2009年,地震災區普通援建工作者,也給記者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山東援建者崔學選罹患癌症,但仍堅持奮戰在災區一線,獻出生命最後的余溫;北京援建者劉峰,舍下懷有身孕的妻子,來到什邡援建,只能在休息時通過電話來安慰妻子……

  正是這些普通援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換來了如今地震災區翻天覆地的變遷。一座座在廢墟上崛起的新城,見證了援建工作者的汗水和辛勞。

  在什邡市紅白鎮,北京援建者們充分利用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在保留原風貌的基礎上,打造出一個功能更加完善的新集鎮,那裏正逐漸成為西部地區旅遊的一片熱土。

  在成都市都江堰,上海援建者們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打造出10萬畝特色效益農業集聚區,推動了當地優質糧油、特色水果、道地藥材等優勢産業的發展。

  ……

  那一刻,我們突然發現,對口援建省市已與地震災區融為一體,那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體現,是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的結晶。

  “精神家園”拔地起 災區文化永傳承

  住房拔地而起、産業恢復振興……在走訪受災群眾時,記者從他們的眼中,還找到了2009年災區的一大變化:“精神家園”、文化産業的恢復重建。

  記者來到極重災區綿竹市棚花村時,37歲村民王彩霞正在年畫傳習所裏小心翼翼地繡著年畫“趙公鎮宅”。再過幾天,這幅年畫刺繡就將完成,據稱市場售價在2000元左右。

  “我手頭還有12幅繡品要趕制完。估計到臘月年畫節開幕的時候,我眼睛怕要看花,手要繡痛哦!”王彩霞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去年讓我最高興的事,就是年畫傳習所開門了,不僅重新繡上了我喜愛的年畫,還解決了今後的生活問題。”

  在棚花村的年畫傳習所裏,像王彩霞一樣靠年畫刺繡為生的村民還有很多。他們製作出來的年畫,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不僅有外地遊客前來購買,更有一些外地客商趕來訂制。

  棚花村曾有“年畫村”的美譽,有著悠久的繪製年畫習俗。然而,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卻讓這座小村莊瞬間淪為廢墟,年畫這一文化産業也遭受重創。

  棚花村黨委書記朱明俊説:“震前,村裏就有年畫刺繡班。震後,為了不讓文化産業就此消亡,村民們曾三五成群地在帳篷裏組織起了年畫生産。”

  為幫助當地傳承年畫技藝,對口援建的江蘇省常州市決定在棚花村修建一座年畫傳習所。2009年汶川地震一週年時,傳習所開館了,設有年畫展示銷售中心、年畫及刺繡培訓教室、老藝人工作室、實習基地等。

  記者在傳習所看到,除了位於一樓的銷售中心和培訓室外,在二樓還有一個展示館,那裏珍藏著許多古老而珍貴的年畫作品和拓版。一幅幅殘破的年代久遠的年畫上,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讓前來參觀的遊客對古人高超的畫藝嘆為觀止。

  年畫傳習所的對面,是一幢幢新建成的川西民居,那裏如今成了一個“農家樂”集散地。“鮮李園”的老闆鮮天全説:“震後,經過政府大力宣傳和扶持,綿竹年畫名氣比以前更響了。來這裡看年畫、買年畫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了。現在一個月,純利潤至少都有幾千元呢!”

  如今的“年畫村”,在解決農民致富的同時,繼續傳承著年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年畫村”裏,一座座雕梁鬥拱的川西民居,四面墻壁就繪製著多姿多彩的年畫,有“趙公鎮宅”“老鼠嫁女”“三星高照”“雙揚鞭”……

  “年畫村”2009年的崛起,是災區“精神家園”重建的一個産物。在地方黨委政府、對口支援省市的幫助下,一座座“精神家園”正在災區拔地而起。

  在汶川,廣東對口援建文化項目中,文化館、文化中心、影劇院、圖書館、禹羌博物館、大禹雕塑、工人文化宮等,應有盡有,一座即將落成的大型體育館將結束當地沒有公眾體育場館的歷史;在什邡,北京對口援建的“精神家園”建設項目也已全面啟動,並撥付了專項資金高達890萬元;在安縣,210個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動室,近千種農技書籍在各農家書屋間流轉……

  另外,許多行業協會、中外企業、愛心人士等也支持著災後“精神家園”重建:中國君仁愛心工程協會給綿竹市紫岩小學建設了一所“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中心”;北京一電信企業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8萬元,專款用於建設音樂教室……

  來自四川省文化廳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四川已向中央爭取到重建項目1400多個,其中427個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重建項目和22個文化産業項目已開工;1400多個文化市場經營網點完成重建;89個文物搶救保護工程項目開工重建。2009年,四川開展了“文化暖冬、撫慰心靈”演出,在災區巡迴演出1000余場,現場觀眾達5萬人次以上;原生態歌舞《羌魂》在北京首演也引起極大反響。

  那一刻,我們終於懂得,災難永遠無法停止文化傳承的腳步,更無法摧毀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完)(參與采寫記者:葉建平、陳健、江毅、侯大偉、黃毅、楊三軍)

責編:趙德禮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