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時期的都城形制是魏晉考古的重要成果

發佈時間:2010年01月14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2009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論壇14日在京舉行,論壇邀請安陽西高穴大墓發掘主持人和國家級考古機構的一線專家就墓葬形制、年代、出土人骨及相關出土文物進行分析,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進行獨家網絡直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介紹了漢魏洛陽城遺址的發掘情況。專家表示,對“曹操墓”的發掘幫助人們對曹魏時期的都城形制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魏晉考古的一個重要成果。

  [王巍]下面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先生介紹一下漢魏洛陽城遺址的發掘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曹操墓的發掘情況。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都城遺址之一,該城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最早始建於周代,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都把它當做都城,東漢的洛陽都城,公元25年光武帝在洛陽正式建都,對該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造,其城規模沒有超出秦、西漢洛陽城。

  據記載,兩漢時的洛陽城內宮城佈局是以南北宮為主,經過東漢時期的營繕,規模極為壯觀。東漢獻帝初平元年,整個洛陽城二百里內,都屋室蕩盡。秦漢以來形成一定規模與形制的東漢洛陽城毀滅于戰火。

  到了建安元年獻帝重返洛陽,都城已成一片廢墟。公元220年曹操西征歸來,不久曹操病死洛陽,葬鄴城西高陵,同年十月曹丕廢獻帝。北魏時期這個城址有較大的變化,還修建了百尺樓,在城的東北角還建立了一些防禦設施馬面。

  確定了甲城和乙城均為北魏以後建造的,只有丙城才是曹魏初期建的,引證了有關文獻記載,不僅解決了金墉城的始建範圍和沿革,也對漢魏洛陽城的形制有重新認識。新修的工程洛陽宮有兩次大的營建。穿鑿了宮內的水池和芳林院,修築了九華臺,第二次大建洛陽宮是在魏明帝青龍二年。

  魏晉時期的洛陽宮城,顯示出了魏晉洛陽城可能已經出現了與曹魏王都鄴北城格局相似的佈局變化。我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王巍]可見鄴城形成了單一格局,這個格局一直延續到了明清時期,比如説中軸線對稱格局。大家知道對曹操生前有很多的記載,但是對這個時期都城形制方面也不怎麼被人們所了解,這是魏晉考古一個重要成果。下面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振東,談談兩漢大型墓葬變化情況。

相關新聞:

  • 潘偉斌: 曹操墓 出土文物250余件 錢幣僅3枚 2010-01-14
  • 發掘主持人潘偉斌:墓主身份初步確定為曹操 2010-01-14
  • 王巍:“曹操墓”社會關注度超出考古專家預想 2010-01-14
  • "曹操墓"考古發佈會[實錄] 2010-01-14
  • 社科院今日將披露曹操墓考察結果 2010-01-14
  • 責編:汪蛟龍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