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個領導在位時得到讚揚不少見,在去職離位後得到讚揚不多見。
最近媒體報道山東壽光縣委老書記王伯祥,離開崗位已經18年,當地幹部群眾依然滔滔不絕地數説他在位時給老百姓辦的好事,委實令人感嘆。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做縣委書記時,撲下身子、一門心思為百姓謀利,“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他從壽光離任時,一輛130小貨車就拉走了他一家的全部家當,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愛戴。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位時的工作業績經受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這與當下一些幹部熱衷於立竿見影“面子活”,熱衷於“短平快”政績工程,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形成了鮮明對比。不要説十八年,有的在十八個月之後,這些“工程”便壞菜露餡,成了後來者的包袱。我國有句古語,叫“政如農功”,就是説為官幹事,也要勤耕善作,不能急功近利,這對當今一些領導幹部仍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
人們讚揚王伯祥,是因為時代需要王伯祥式的幹部,群眾需要王伯祥式的幹部。這樣的優秀幹部越多,我們的事業就越興旺,人民群眾就會得到更多的福祉。
感慨之餘,隨手寫下四句話,也算是對王伯祥的讚揚:
政聲人去後,
口碑勝金盃。
留得清名在,
百姓論是非。
責編:趙德禮
相關鏈結: